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一座有故事的桥--卢沟桥的前世今生 -- gobi

共:💬25 🌺21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一座有故事的桥--卢沟桥的前世今生(5)

宛平城(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宛平城是华北现存唯一的两门卫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东西有城门和瓮城,南北有敌楼、中心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城墙高10米宽5米,十分坚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修缮前的城门

七七事变宛平城破坏严重。1958年为交通通畅又拆了东西城门。1984年,为保护文物,重建了两座城楼和瓮城并参照明清卫城形制修缮了城墙。2001年,宛平城的第二次修缮恢复了4个角楼、4个敌楼、2个中心楼。2003年,宛平城内恢复宛平县衙、卢沟驿、兴隆寺、拱极营,形成仿古明清一条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历次修缮中保留了城墙上的部分弹痕--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七七事变后的损毁的宛平城东门顺治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损毁严重的城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历经历次修缮保留下来的七七事变弹痕

现在的宛平城是一个有着居民的活景点。

城内有小学、养老院、居委会、交通队,当然最引人注目的是抗战纪念馆。城内大街宽敞整洁,两旁建筑古色古香,就像很多装修过的景点一样。但即便游览的当时我并不知道那些酒肆、驿站的仿古建筑是近些年新修的,但那种簇新的感觉仍然扑面而来。我想看看宛平城日常的、未经装扮的样子,便走进了旁边拥挤的巷子。

小巷中十分普通,与北方大多数村镇别无二致,建筑大多是红砖或水泥墙面,应该最早不过是最近三四十年。走不几步便看到了城墙,但居民的房子沿着墙壁修了一排,很难靠近到城墙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又往东走回了一段,到了东门的北角附近,那里露出大段的城墙。脱落的砖让城墙到处坑坑洼洼,特别是最下面1米左右高的墙面基本没有多少完好的墙砖。青灰的城墙陈旧,但很难说有多古旧。我试着找寻历史的感受,但城墙和周围的房屋是那样的普通,让感怀、壮怀的尝试都徒劳而可笑。但我依然感觉到一些不同。这墙不同与那条簇新的仿古大街,它不再是景点供人远远的一瞥而过,而是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于古迹的保护人们总是处于矛盾的境地。清末以后国势衰微,很多古迹逐渐颓废毁坏,新建筑日渐西化,许多重修几乎等同于破坏。之后梁思成等学者倡导的"修旧如旧"保护了一批古迹。新政权成立,有着"敢叫旧貌换新颜"的气魄,提出"古为今用",让老古董接受新思想改造。几十年过去,一方面古迹受到破坏、另一方面为了开发旅游,众多的古迹又纷纷被圈养起来收费参观。

在荷兰、比利时城市中行走时,很欣赏欧洲古建筑与现代城市的交融。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随处可见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建筑。最感慨的是这些建筑仍然保持着功能性,是一个个活着的建筑,而不仅仅是景观。

没有维护的建筑是无法长久保存的。但只维护不使用则导致成本太高,也难以长久。"古为今用"赋予古迹以功能性,达到成本效益的平衡,其实是很好的思路,是长久保存古迹的良方。但类似卢沟桥的古为今用由于带给建筑过大的负担,却加速了建筑的毁坏。最后保护走向了极端,彻底停止了建筑的使用,这个建筑便失去了风采和神韵。最后为了保障维护,又通过收费将猛兽关进笼子。

其实,卢沟桥桥身坚固,屹立了八百年,非机动车和行人对于桥不会造成负载过重而破坏桥。卢沟桥闻名于世的魅力之一就是它历经八百年的传奇。不希望这个传奇由于圈养的景点而终止。

关键词(Tags): #宛平#卢沟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