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是忠臣,还是权臣--闲谈霍光 -- 曹仲德
所谓取乱侮亡,秦二世而亡,历来受到很多抨击。可是汉朝所行还是秦法,仅仅是略有变易,却受到很大赞誉。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呢?
法家思想,讲法、术、势三大方略。按照先秦时代流行的传统思想,法是制度,执行制度还要看人。现在我们也这样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了法令,关键就要看执行者。法治必须辅以人治。
法令既定,则选贤任能。所以说明君之务,急在得人。
皇帝本身,就是职务最高的那个人。
战国之前,世卿世禄。贵族们世代当官。有一些官职甚至由特定家族世代担任。战国时代之后,为了几分利益而出卖智慧能力的官员大量增加,逐渐演变成为几乎所有官员都是流官的地步。在秦汉时代,基本上可以说只有皇帝一职还是世袭的。现在连皇帝都不世袭了。
皇帝也是政治职务。但是皇帝的任务不同于普通官员。普通官员的任务是奉公守法。丞相、太尉、御史的任务,是在各自的领域提纲挈领、分工合作。皇帝则需要决定大道,大政方针。
皇帝的职责就是舵手。
法术势,皇帝必须充分掌握法术势三项绝技。
汉宣帝就理解得很透彻。
他说汉家以霸、王道杂之,充分展示了他对汉朝政治特别是皇帝一职的深刻理解。
霸道,争霸天下,相互攻伐。
王道,徕远悦近,和同五方。
此外其实还有以黄老学说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重在养民,使民自治。
秦朝是走的霸道路线。取得天下之后,以骄主御疲民,崩了。后来汉朝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坚持黄老学说,休养生息清静无为。这个方法往坏里说就是父子相袭,封闭守旧,老子英雄儿好汉,接班制。所以黄老学说遭到越来越多的反对,最终在汉武帝时期被彻底推翻。那么黄老学说的合理性是什么呢?合理性就是恩养民力。而这就开始走向王道了。
以霸道为主体,参杂以王道,形成了汉元帝以前汉朝帝王的国家治理指导思想。
汉武帝时代据说是任用儒家,但是实际还是老杨:战而为民,可以说是王道,挟民而战,可以说是霸道,充分体现了二者的掺杂。
霸王道杂之,应该是选择王道思想中尊重民力的精神,坚持霸道思想中强化社会控制力、动员能力的部分,积极入世,但是又兼顾道家一派对社会看法的宽松态度,不走极端,不做过头事,不过分放纵自己的想法。
其实,所谓纯任德教,就是对自己的政治路线过度自信,四号不尊重其他人的理性的表现。而秦朝二世而亡,也是秦朝过度迷信自己的力量,不尊重其他人的理性的表现。按着自己的思路闷头去做,一点也不尊重别人,是汉宣帝以后和秦朝建立后的共同问题。
汉宣帝继续坚持了汉朝历代帝王所选定的、行之有效的、经受了时间检验的基本政治路线。
至少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家势力越来越强,特别是预备官员选拔制度以儒学为考核内容之后,儒家势力越来越强大。这造成了政治路线问题的争论。
汉宣帝对纯任德教的空想主义幼稚学说进行了批判,称之为纯任德教。汉宣帝自己是严格执法的。
法术势,法令是约束庞大的行政团队的基础工具。权术是掌握行政权力的防御工具。形势是引导行政方向的指导工具。所有这些东西,都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都建立在对力量运用或者说能量运行的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可是德教的客观现实基础是什么呢?
父母教育子女,都不会只靠说教,国家管束官员,惩治罪犯,指导社会生产,可以只靠说教吗?
汉宣帝当然会对德教不感兴趣。
汉宣帝最重大的错误就是选择了汉元帝。就像他剿灭霍光家族时没有充分考虑对后世的影响一样,汉宣帝铲除霍家、没有建立制衡儒家的政治学说、选择汉元帝,都暴露了他的一个致命的毛病:对后事的安排缺乏长远考虑。
这有可能是因为他死得太早了。汉宣帝去世的时候只是四十出头,很多事情可能还没有来得及完成。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司马光这话明显是从宋朝自己的开国故事中来的想法 5 曹仲德 字766 2005-04-04 02:51:58
🙂废立的问题汉宣帝肯定是要站霍光那边 青色水 字130 2015-09-07 20:12:48
同意对霍光的看法,不过对汉宣的看法有些不一样 铁手 字320 2005-04-02 11:44:16
🙂参考秦政
你看看司马温公是怎么评价汉宣的所作所为的: 温相 字322 2005-04-02 15:39:54
🙂不以一眚掩大德,汉宣帝战胜霍氏的战略是对的 16 林风清逸 字1758 2015-08-26 03:33:44
🙂霍家为了能让自己当皇后 青色水 字190 2015-09-05 22:24:09
🙂我实在看不出司马光的批评有什么道理。 25 解甲 字1898 2015-08-27 19: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