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关于针灸甚至中医药的新思维 -- 东海后学

共:💬52 🌺31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真是大粉似黑

传统上讲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切就是把脉,对吧?

对于中医非常重要的诊断环节,把脉,请问有没有哪家医院用某些设备将脉搏的振动记录下来,如果没有,或者说这种记录手段在中医诊断过程中并不普遍的话,我是不是可以认定,在中医治疗发生纠纷的时候,诊断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没有客观记录?

说完记录,再说标准,

晋 王叔和 《脉经》细分为二十四脉, 明 李时珍 《濒湖脉学》增为二十七脉, 明 李中梓 《诊家正眼》增为二十八脉。

摘自百度百科,百科里面还有一张《察病指南》的脉象示意图,33种,这33张图确实各有特点,但是和实际把脉如何对应,请问是否存在一个中医界公认的对应关系,把这33种脉象和你所谓脉搏振动的模式一一对应。如果不存在,我是不是可以认为标准很模糊或者说难以认定?

再说西医的听诊器,就我看病的经历讲,听诊器用处有三个:一个是量血压用,简单讲量血压的时候听诊器就是用来听声音有没有,标准明确;再一个是体检时候测每分钟心跳次数,以及心跳间隔是否有明显的波动,如果心跳间隔波动明显,就要上心电图进一步检查了;还有一个就是听呼吸有没有杂音。听诊器还有其他功能,我不了解不乱说,但是这三个用处,我想你不会质疑没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吧。

至于你说的心电图是不是量化,我觉得是,第一心电图的记录是客观的,第二不同心脏疾病对应的心电图是有标准的,你要是搜索室性早搏,会出现很多室性早搏的心电图范例,这就是标准。西医会误判,谁也不能否认,毕竟做出判断的是人是主观的,但是标准是客观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前面说的中医把脉,如何记录,如何把记录的脉象或者说振动和《察病指南》的脉象示意图对应,做不到就是没标准。

你还说什么西医之前没有心电图,这就是胡搅蛮缠了,谁也不会穿越到一百年前去看西医,咱们说的是现在,是当下。

我相信中医,也支持中医,但是拿不出标准,在现代社会,和现代医学的各种诊断标准相比,就是落后。没有标准,既不能保护病人也不能保护医生,只能是一团浆糊。

我支持中医,所以我希望中医能够随时代发展,想办法量化诊断过程,制定诊断标准,既能保护医生也能保护病人。标准就是用来评判对错保护相关各方的利益的。

现在提倡的个体化医疗,其实就是现代医学在学习中医,同样是感冒,不同人采取不同的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中医一直在做的。只不过现代医学采取的选择更多的可以量化的判断标准来给病人分类,再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手段。中医呢,个体化治疗的前提就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区分开,中医的区分标准在哪里呢,看得见摸着吗,?

劝你两句,你这不是真的支持中医,你这就是典型的一粉顶十黑。

看看你是怎么反驳我的

“西医一个签字搞定所有麻烦”,那是因为西医认定自己不是完美的科学,会出现意外,中医呢,中医为什么不用签字这样的办法保护自己呢,还是说中医认定一定就能药到病除?

我说中医不能量化,最好的反驳就是你拿出中医能够量化的证据啊,拿出证据大家就知道中医可以量化了,是有标准的了,结果你反问我让我证明中医不能量化,你自己想一想,这种话说出去,大家会觉得中医到底能量化有标准,还是不能量化没有标准。

还可笑的质疑过去的西医没有标准,的确过去的西医不如现代医学,可是现代医学在进步,中医呢,你不过是在强调中医固步自封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真的想问问你,你到底是中医粉还是中医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