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茗谈142:七谈航空军------强-11 -- 本嘉明
(九)
强-11S飞机在建立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军事合作关系方面,作用惊人。在 1990 年代,中国军工主要出口k-8。到 2020 年,K-8已经落伍,只有性能优异的作战飞机(枭龙,歼-10A)会引起客户的兴趣。甚至连战力接近F-16C/D 的枭龙,价格也不得不一再升高,因为成飞推行标准化,出口军机性能归于统一,便于高效率生产,这导致标准型枭龙的报价上涨。美国就更不堪,封存在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剩余 F-16A 老飞机,每一架的整修升级费用是三千万至五千万美元,跟买中国的新飞机一样贵。许多国家的空军无钱购买或使用 F-16 飞机(零件会越来越贵),而美国又无法提供其他选择(除非你够资格够本钱买F-35),因而失去了与这些国家交易的机会,让俄国、中国和巴西乘虚而入。在非洲,中国用飞机交换矿产、石油和捕鱼权。在强-11S出现前,中国只能提供一种“洪都 / 雅科夫列夫”L-7(Yak-152)飞机,这种飞机在2009 年开始升空试飞,但性能远远比不上美国设计的A-29。
有些飞机如果是中国制造,但中国空军不用,其他国家会认为中国空军对这些飞机暗示了什么,往往很敏感。例如,外国客户就不愿购买枭龙飞机,觉得这种飞机“(理当)并不是很好”,不然为啥连中国自己都不装备? 同样对于强-11,最初中国空军只决定购买 35 架强-11系列飞机,那样一来,空军只能进行极其有限的试验和实践,等于浇灭了外界的兴趣。而航空军的设立,迫使航空军不得不为自己的唯一一个“亲儿子”项目而拼命奋斗,并终于在“朱日和大考”中获得陆军的敬意,打开了胜利之门。
直到 2019年下半年,国内军迷“扒墙党”发现航空军已开始装备“某新型武装侦察机”和轻型运输机之后,与中国关系一般般的那些外国才开始认真注意中国人在做些什么。对于世界上许多小国的空军而言,有机会与中国交流,受益于中国空军的崭新又先进的训练设施,显然有很大的吸引力,至于空军和航空军的区别,没有人想费事去搞明白。巴基斯坦有优先权,率先订购了 20 架强-11S飞机,早在2018年年底接收了第一批交付的六架。
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合作逐渐显示其优势,尤其是巴基斯坦空军向阿富汗政府军地面部队提供支援时。由中国航空军援外人员和巴基斯坦空军混编为一个机组,驾驶强-11S飞机,行动中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军事文化,一架飞机上要么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巴基斯坦人”,要么是“一个巴基斯坦人+一个阿富汗人”,哥俩必须摸索有效沟通方式,因而逐步发展为很有效的战场协调员。后来,随着巴基斯坦空军使用越来越多的强-11S飞机,所有轮调到阿富汗的巴方“强-11S中队”均配备一到两名阿富汗飞行员。
从建军之初,航空军就采取开放政策,强-11S飞机经常搭载外国机组人员。即使在不欢迎外国军事顾问的国家,短暂来访的强-11S中队的中国飞行员受邀示范飞行时,也不那么内向,而是乐意聊天,听取陪同的东道国人员的意见,毕竟飞行员跟飞行员之间有天然的亲切感,而航空军飞行员们的英语普遍良好。航空军的强-11S中队不仅是起公关作用,实际上成为许多外军飞行员的临时教官。
航空军的两个野战训练中心是对世界张开怀抱的军校,它们之所以能够持续存在,就是因为航空军首长热衷于训练外国强-11S机组人员。当然,外军不一定非要等到拥有了强-11飞机才能开始“伙伴合作”。对于底气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航空军示范的强-11飞机已经为他们打开了一道“实用之门”。应邀派遣一个四机编队去外国执行演习、操演或国庆盛典表演,对航空军来说并不困难,也不算费钱。因而中国航空军的军徽可以更经常地出现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第三世界,以至于被军委表扬为“带翅膀的外交官”。
在战术层面,强-11是个好平台,能有效地用于训练伙伴国家的“后座控制员”。强-11S飞机能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定期训练的成本较低,对学员的素质要求也低一些,甚至不拥有强-11S飞机的穷国也可参加航空军的这种培训,只要你愿意报名。在亚投行成员国范围内,以及在非洲拉美,有些国家尽管还没有像样的空中力量,也有机会在航空军的训练中心参加培训,以至于当中国政府派遣航空军的部队出境维和时,中国的强-11S机组人员在域外执行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时,经常会在无线电里接触到地面上受过强-11科目远程网上培训的东道国军官,立刻套上近乎了,于是电波中经常充满了各种口音的“吃了吗?”,一片祥和。
(九)
强-11飞机产生了大量的后续效应,强-11能够 ------当然最好再加上几架Y-12飞机------使小国的空军只需要很少开销就挺像那么回事儿了。此外,购置这些飞机促进了当地民用航空业的发展,因为大多数国家都想尽快摆脱一穷二白的逗逼面貌。另外还有一个不大引人注意的效应 :培养了一代新的机组人员,他们更能适应和更善于在非正规军事行动中运用“空中城管力量”,更为开放,更倾向于数字时代的战斗模式,而且少尉们开始喜欢讲中文。
部署在“海警航空队”和“武警航空队”的强-11,使机组人员获得了数千小时的“(近似)攻击机和战斗机飞行经验”,从而为军队建立起第二波储备。毕竟,飞过强-11的警员去驾驶更高级的歼-10B, 比训练才从飞行学校毕业的空军准尉要容易些。部署在中国各省的警用强-11中队还承担国土安全和国防任务,执行毒品走私拦截、海上巡逻、边界安全、事后侦察、搜索与救援、甚至空中拦截等任务。如今报考空军飞行学院落选的年轻人,大都再去报名参加航空军的两个野战训练中心的“学员班”,因为要为武警/海警代培飞行员,这里对新生的需求很大。
在所有的附带效应中,最大的收益也许是强-11计划的经济效益。按美军2015财年每飞行小时的作战成本计算,F-16(对应我军是歼-10)超24500 美元,A-10 约为 11,000 美元,F-15E(对应歼-11) 约为 36,000 美元,B-1 约为 70,000美元,相比之下,强-11的发动机功率是A-10的75%,每飞行小时费用折算为美元不超过 5000美元(注意,“蝎子”和“超级巨嘴鸟”每小时也要3000美元以上)。歼-10B每飞一个小时的费用,够强-11飞3.5小时。更关键的有2点: 一,强-11S的后座飞行员可以专注地遥控一架无人机(同样使用岷江发动机,与强-11的飞行速度类似),组成“1架强-11S + 1架无人机”的混合编队,巡逻范围接近于2架强-11S,而费用则大幅摊低。二,强-11S的发动机维修是拆换下来,集中后送翻新,尤其受第三世界空军的欢迎,不但大大增加岷江发动机的出口数量,维修一次的麻烦度也大大降低,外军飞机的安全性也显著提高,保全了中国飞机的声誉,而客户们也更加依赖中国的售后服务。
一架歼-16飞100分钟一个单元的战斗科目,要消耗11吨燃油,而这些燃油足够一架军用型强-11飞行 5个小时。强-11计划的多重效益其实已经抵销了全部静态购机成本。 除了节省资金之外,强-11飞机基本不需要加油机支援(海军陆战队/海航以及短距型飞机除外,它们需要加油机支援),因而成为中国军队在跨洲战区间转移部署时,不依赖加油机中途加油,而用Y-20载运的首款攻击机。所以只有极少的强-11A型(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所属飞机和海航部分飞机)有空中加油装置。
最后,拥有“外贸款强-11”的其他国家空军,无论是否与中国有正式的协作关系,都能在军事合作方面踏出关键一步。“深度伙伴国家”使用强-11飞机,往往可在中国不便涉足的地方发挥作用。例如,巴基斯坦的强-11在 2023 年进入巴林平叛,并未引起负面反应 ;倘若中国军人和飞机进去,或者巴基斯坦的歼-10A进去,那伊朗的反应就不一样了。
马达加斯加的强-11飞到南太平洋许多地方(马方得到中国为鼓励此活动而建立的一个专项科考基金的资助),马达加斯加空军的巡逻机即使在一些最警觉的南太平洋岛国也不会引起骚动。同样的,土耳其教官参与约旦、摩洛哥和黎巴嫩的强-11训练计划。这些作战飞机具有零件互通性,易于转卖,价格合理,采用模块式结构,可交互操作,这使得对中国友好的国家能在世界各地建立各自的区域小圈子伙伴关系,互相拜把子。这个趋势至今方兴未艾。
中国空中力量一方面要继续开发第五代战机;另一方面必须参与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提供“公共服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压力下,必须用革新的思维来面对“两端的需求”。配备大量的强-11飞机,就能达到“高成本高科技作战能力”与“适中价格中等科技作战能力”的平衡。
在筹备阶段,强-11经常被人讥笑为“低科技”廉价平台,后来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当然其费用倒的确非常接近“土老冒”目标,飞机开着也省,人员培训也省。航空军不仅使解放军作为武装力量的整体明显受益,而且对空军也有”鲇鱼效应”,同时使得中国的航空工业面对两个主顾,发展更活跃。
重要的是,个性缤纷的航空军新一代飞行员们还产生了巨大的个人英雄主义魅力,吸引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精英青年羡慕的目光,使中央军委在 2024年提出的,体现全球空军大联合的“百团空军”得以成型。尽管阵容达到一百个飞行团的“百团空军联谊会”在配置上五花八门,远远不止一款机型,但鉴于其中强-11所占的比重之大,其龙头大哥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十)
退役美国空军皮上校(Col Michael W. Pietrucha, USAF),曾任(弗吉尼亚州)兰利空军基地空中作战司令部“A3D 处(非正规作战处)”副处长,坚定的“小飞机派”。在2025年,他参加了在委内瑞拉举办的“银雕年会”后,感慨良多,撰文仔细剖析了中美在这场“赛跑”中的表现。
首先,皮上校不得不承认,在起跑线上,其实美国方面的基础比中国人要好得多:A-10,“蝎子”都是现成的;使用COIN飞机的经验(越战期间的OV-10)很丰富;对SABA飞机的社会讨论,40年前就掀起热潮。那为什么最后是中国人抢走了大饼呢?
长文的大意如下:
第一,是中国军人自毛时代就具备的个人主动性,即“军内民主”。当军委主席号召“一切为打赢”后,军队内部出现了很多的建议,甚至大胆到“干扰”联席参谋部的年度演习计划和演习大纲。这种“军内民主”固然也带来“不和谐”的牢骚,但军委往往是比较默认的,因为容易听到基层的声音,年轻士官和军官也比较活跃,而且在部队的中下层保持了“好奇”的气氛。
“军内民主”倾向于基层的“老粗”,不大考虑专业意见的权威性,有时候反而是好事。所谓“专业”,往往也代表墨守成规。一个陆军的旅长,对喷气战斗机的维护是个外行,他提出的“异想天开”当然被空军将领们嗤之以鼻,但强行把这个参数注入电脑推演后,结果却是军委首长需要的,即他们似乎找到了一条打败斯崔克旅的路径。这时候军委主席的介入,似乎是建立在科学的结论(兵棋推演的结果)上的------即使空军的人都知道这个结论是不切实际的,但中国军队的“政治挂帅”使得所有人都不能质疑主席的“小强上刺刀”。将军们一致表态,既然主席那么说了,那么我们就必须努力去拥有一款“小强”,而且能够“上刺刀”------于是项目和经费都有了。
这个项目如果由空军主持到底,很可能是失败的,或至少搞成半吊子。因为一旦立项,就是高度专业的事,陆军那几个“捣蛋鬼”被排斥在外,“异想天开”不再是“军事变革的核动力”了,项目事实上也失去生命力了,毕竟空军的将领私底下都认为这搞不成,搞得成对空军也没好处,反而干扰了“紧盯美国”战略。但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
军委主席对军队事务表现出惊人准确的远见和直觉,他认识到,“空天军”已经进化为常规国防力量的核心,空军亡则国恒亡。这么重要的事,好像最好去做两遍,哪怕是一遍半。
于是在2016年年底,主席发布命令,建立“航空军”。“航空军”是军委直管,具备部分战略价值的兵种,比军种低半级,比其他兵种高半级,可以说是“半个空军”的摊子。军委的期望,航空军将是“不像(现有)空军的第二空军”,这样万一空军被敌人找到弱点击败了,航空军能另辟蹊径,扳回来,或至少能为反击赢得时间。
而对于新成立的航空军指挥班子来说,强-11是唯一在手的项目,做成了,就能站住脚。做砸了,军委会把陆军航空兵的部分王牌部队作为“优质资产”,注入到“航空军”这个壳里,以后依靠直升机部队执行一些带外交/战略性质的“出境任务”,而现在这个旧班子就彻底靠边了。所以这是背水一战,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主观上,他们同空军对于强-11项目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
而另一方面,项目承包商------中国的洪都公司,是最接近我们美国“复合比例公司”特质的,比较活泼的飞机制造商,在中国算是较小较边缘的军火供应商,此前只做教练机/强击机,一直挤不进第一梯队,拿不到大订单。因此他们也把这次项目看作难得的升级机会。
第三个因素比较奇特,中国陆军内部有很多的“山头”,互不买账,但在“朱日和”历年演习中,不论哪路王牌,都被蓝军打得大丢脸面,所有人都发誓要报仇。航空军嘛,将来不知道会怎么样,反正现在摆明了要单挑蓝军,打不通这关,连生存都是问题,这就跟陆军野战军大多数将士的立场一致了,得到了陆军方面明的暗的大力支持,这在下面会说到。
A-10是一种老旧设计的廉价简易攻击机,中国军工下决心仿制并不困难,难点在于时间太紧,怕赶不上2018年的大演习。洪都打破常规,以“验证机”的名义,一口气预生产了20架。这20架飞机虽然能飞起来,但内脏都不齐全,幸好演习不是真打,只要到场了就能生成参数。
2018年年中,航空军押上了全部家当,打完了“朱日和演习”第一场,结果还算满意,没想到军委主席突然指示“再打一轮”,红蓝军都换了,航空军不换,继续。总算航空军和洪都预先准备得充分,早在几个月前,就在朱日和训练基地附近,向陆军军分区借用了一个坦克大修厂的空车间,建立了较完备的维修站。现在要打第二轮,20架样机普遍扛不住了。这时候强-11的发动机“即插即用”设计展现了巨大优势,洪都紧急运输了55套带发动机短舱的“发动机套件”到前线,把全部旧发动机换下来,用直升机和卡车送进维修站维修,然后能翻新的几套再送回朱日和,源源不断地轮换使用,撑到了演习结束。
航空军上下很明白: 只有这次演习,红方获得压倒性的胜利,才能证明强-11,证明航空军的价值。但样机刚刚出厂,勉强能飞,也就唬唬外人,自己的飞行员连作战装备都没看到,参数一个都没有,就算“假打”,怎么比划?
航空军的首任司令W曾到英国和法国空军去长驻交流过,他提出一个大胆的战术:借刀杀人。由于中国陆军长期不能依靠空中掩护,因此野战部队拥有两个巨大的“强项”,即远程火箭炮部队和野战防空部队。但野战军的防空单位有个弱点,机动速度不快,只能驻守待机。W的计划,就是以强-11为诱饵,诱使蓝军的歼-10战斗机不知不觉落入地面防空网的陷阱------光“守株待兔”不够,要把兔子引进来。
由于2016年兵棋推演的心理阴影,蓝军195旅对于强-11颇为忌惮,急于先捕杀之。2018年朱日和对抗,一开局就与众不同,头几天双方的地面部队根本没机会打照面,都是空中力量在互相摸底试探,就像两个拳手在拳击台上绕圈子。A旅方面,用欺骗部队在明处安排了假的防空营,把真实兵力部署成口袋阵后,用强-11S引诱蓝军的歼-10B进入伏击圈,一举敲掉了3架。蓝军反应过来后小心一点了,但演习导演组不同意增补歼-10,只同意再增援一些直-10给蓝军。
强-11S虽然号称“上刺刀”,其实这种说法还是有误导性的,因为强-11S飞行速度大大快于直-10,大家同样在离火线100公里处部署,强-11S接到呼叫后,从起飞到抵达,在15分钟以内;而直-10至少要半小时。等直-10赶到,地面战斗早结束了,如果地面战斗没结束就可能是个诱饵,人家可能等着伏击你呢,所以蓝军的武直飞行员一出任务普遍很紧张,体能消耗大。强-11比较麻烦的地方,一是每到一地都需要较长的跑道,坦荡荡无法隐蔽;二是负责繁杂维护作业的技术队伍,要跟随地面部队的推进而不断向前移动,适应前线的艰苦生活条件(这里面还有很多洪都工厂的技师)。普通的喷气战斗机,往往就守在一个大型机场不再移动,工作/生活条件好,但与陆军部队也很隔膜;而强-11为了缩短反应时间并贴近陆军指挥系统,确实离火线比较近,更辛苦一些,但至少还是在对方远程火炮和地地导弹的射程以外的,并非离战线仅几十公里那种样子。
195旅虽然得到更多的直-10,但由于歼-10的战损无法弥补,剩下的歼-10频繁出动,非常疲惫;而单单靠直-10,又无法制服强-11,结果蓝旅苦斗之后,还是败下阵来。航空军刚刚要庆祝胜利,军委突然命令“再打一轮”,这一次,换上来的“蓝二旅”非常小心,步步为营,红方一时无计可施,地面部队盼着航空军再放个大招。
而W手里确实还有一张王牌。中国的一家军工研究所开发出一种能吸收雷达波的涂料(幽灵涂料),但必须在飞机机身涂很厚的一层“腻子”,而超音速飞行时由于空气摩擦会使“腻子”干裂剥落,再加上沿途吸收空气中各种敌我雷达波的能量,涂层有自燃的危险。中国空军认为这个涂层不实用,枪毙了,但W敏锐地捡了起来,主动与对方合作。强-11的飞行速度是亚音速,最低可以在150公里左右时速,飞行时涂层不易开裂;重装甲的原设计使得飞机只要卸掉部分装甲,就可以承担加厚型涂层的额外重量。经过反复试验,航空军得到了2架勉强可实用的样机,并带到了朱日和。
演习的导调部有自己专用的预警机监视全局,但导调部没有发现这2架飞机有什么异常,因为飞机上装了角反射器,预警机的雷达看过去,还是普通的强-11。W在政治上不糊涂,动用这2架幽灵飞机前,先通报了导调部,等到最佳战机后,把拆去了角反射器的这2架飞机派了出去。
这2架幽灵飞机只是比较简陋的“隐形”,飞行舱玻璃罩也没有镀黄金膜,飞得又低又慢,本来用红外探测设备和其他特种雷达都可以“看”到这2架飞机的微弱信号,而且地面人员肉眼也看得见。但交战双方的地面部队都没有想到动用其他雷达,飞机上又漆了醒目的“ 八一电影制片厂”字样,机翼下没有挂武器,只左右各挂一枚云爆弹,伪装成副油箱的样子。双方地面防空哨都以为是导调部派来航拍的,没有上报。结果这2架“幽灵飞机”超低空飞行,大摇大摆飞到了“蓝二旅”的旅部上空,把旅部“端”了。导调组震惊之余,只好暂停演习,上报军委。两支大军,万人千车,各自机动上千公里来到朱日和,很多后续部队还没有展开投入演习,花了这么多经费和精力准备的演习,就打完了?军委主席闷头想了想说:“演习即实战,愿赌服输,还有什么好讲的,收尾吧。”
2架幽灵飞机返回基地途中,一架自燃坠毁,飞行员跳伞;第二架由于蒙皮表面温度到了危险值,不得不紧急迫降。总之,这是一次近乎自杀性的斩首行动。
演习一结束,W司令员立刻被飞机接到北京,向军委领导汇报。原来,W早在任驻外武官时,就在业余研究中国的“马六甲困局”。
进口到中国的石油中,除了通过管道和铁路运输的10%,其他有85%要通过马六甲海峡,与可以适度地从北部航线获取供养的日本和韩国不同,中国没有这样的地理优势。不管与中国发生什么样的冲突,美国都会处在比1941年的美日之战时更有利的条件。在两栖作战上,今天的中国不能跟当年的日本帝国相提并论,并且中国也没有在亚洲长达十年的领土扩张作为开始条件。在海洋地理上的不利条件以及对海上贸易的依赖,使得中国容易受到美日两军的战略性封锁。“战略性封锁”的首要目标是大型的运油船(油轮)。次要目标是运煤船,以及不带集装箱的船只、运输散货的船只和客轮。这些战略不求杀人,而是围捕和俘虏中国的船只。
要突破“马六甲困局”,最彻底的方法是中国陆军从陆路南下贯通马来半岛,直抵马六甲海峡北岸,但这样做就必须穿越泰国,而泰国和新加坡都是美国的盟友,牵扯太大了。W司令员的设想,是在缅甸的实兑港,COCO群岛,以及缅甸最南端的德林达伊省南缘,建立3处强-11基地,驻扎至少30架中国的强-11飞机,由北向南三点一线,向西抑制印度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驻军和雷达设施,向南兼顾马六甲海峡。这些飞机的作战性能并不强大,和平时期对驻马六甲的大国军事力量没有“有效威胁”,万一海峡有事,可以迅速抵达现场侦察,至少搞明白当场的状况。而如果能有一种方法,令这些低成本飞机在紧急事态下还可以有效威胁大国舰队的生存,那么中国在马六甲,就不那么脆弱了。对雷达隐身的“幽灵飞机”,就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强-11虽然小,如果携带中子弹或其他特种武器,对庞大的敌舰仍然是致命的威胁。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这个嘛 1 北纬42度 字1148 2016-02-05 20:11:08
🙂对付连便携导弹都没有的游击队,螺旋桨飞机更好 1 迷途笨狼 字141 2016-02-05 07:12:19
🙂这篇其实是仿一个MBA案例 4 本嘉明 字4356 2016-02-05 12:07:04
🙂茗谈142-4
🙂资料 1 本嘉明 字246 2016-08-17 17:28:04
🙂对呀。一架35可以顶好几架16和10。 空中吴钩 字0 2016-08-17 18:41:18
🙂茗谈142-3 11 本嘉明 字18858 2016-02-04 00:06:43
🙂茗谈142-2 12 本嘉明 字13098 2016-02-03 23: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