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茗谈(145):帝国的暮色 -- 本嘉明
王阳明因为家世是累代名士,所以年轻时功名心也很重,21岁浙江乡试中榜(这第一级台阶,毕竟对他不难),既想学于谦万古流芳(去涉猎兵家),又想长生不老(学气功导引),但最追求的,还是”成圣”。他去拜见名儒娄谅,娄谅跟娄自己的老师吴兴弼都以理学为正宗,但两人都相信“圣人必可学而至”,所以娄跟王一拍即合,可以说“心学”是早有萌芽,王是发扬光大罢了。
心学之所以想取代理学,是因为理学僵化已死,心学是试图重建儒学的精神境界,是儒学界的“文艺复兴”,并非托名“复古”而谋求打倒儒学。心学后来搞得声势浩大,就是符合了明朝中后期江南士人新的精神需求。但理学已经与权力结合,在“官本位”的中国,地位牢不可破,单靠中国人自己已经灭不掉它(后来礼教被灭掉,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丧权辱国,马克思主义,苏俄干涉中国内政,日本侵略,TG土改等一系列社会运动,前后相继,环环相扣才终于成功的)。
当时读书人的主要任务,就是“举子业”,即全职学习,背诵朱熹注释的《四书》,练习写八股文,应考。1493年,1496年,王两次会试,接连落第,对他打击很大,毕竟他要建功立业,不进入体制可不行。
从王一生的立言来看,他其实不反对“举子业”(就好比在今天不反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只是认为朱子那套以经注经的玩意太无聊,不能有效支撑这个体制。就是说,高考的方式虽然残酷,但没有错,错的是那些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材太差劲(与现实完全脱节),编教材的教育部长朱熹太操蛋,把优秀青年都赶到哈佛去了。心学后来在文艺界,文化界影响比较大,但始终没能“侵入”举子业,没能成为官方认定的教科书。心学比较好的一点,就是追求做实事,这一条没能进入中央党校的校训,那么大明的覆灭,确实无人能救。
总之,朱熹那套东西,朽烂不堪,放在明末,已经无一物可用。心学稍好,但随着时代发展,也陷入了不上不下的两难境地,王阳明固然志大,还是才疏,不可能编出比哈佛的德教授赛教授更好的教材来,去跟西方的坚船利炮叫板,后来渐渐就消散了,也不奇怪。当然,他注重实践/众生平等的思想,影响了日本和中华的仁人志士,包括孙毛,也很合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4 层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2 凤凰鸣 字2274 2016-06-19 09:55:27
🙂三人来,必有我师 23 本嘉明 字4014 2016-06-15 10:49:52
🙂我来讲讲我对心学和理学的看法 7 绝对不是白领 字5702 2016-06-19 07:05:03
🙂你前半段梳理得很好,对于心学则过于拔高了
🙂和我前半部分讲的一样 绝对不是白领 字190 2016-06-26 20:25:05
🙂上学的时候就很心痛 10 赵美成 字1613 2016-06-15 12:51:08
🙂不必悲观 12 本嘉明 字741 2016-06-16 14:43:30
🙂再讨论 7 本嘉明 字1555 2016-06-13 23: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