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郑昭公为什么说齐大非偶 -- 林风清逸

共:💬67 🌺5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郭十一先生已经指正过我了。

周原甲骨“周”字从口,我所不知,尽管这个其实不影响我的结论,但我既然狂言在先,我向您认错。

但是,您既然赞同按学术标准来,我就还得多说几句。

首先,殷墟甲骨“周”不从口,这个观点我仍然未变,我这个观点,有学术著作作为依据。孙海波甲骨文编对“周”字的考释中明确写着“卜辞周不从口”,顺带一提,我所谓“周”字形变化较少的观点,也是来自该书,该书收有33个甲骨中的“周”字,“周”字是是该书考释的第99字,您可以自己去看看。

我并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因此很多知识有疏漏或者过时是很可能的。但恰恰就是由郭十一先生指正我的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点目前仍然被学界认可。郭十一先生的材料中仍然两次提到殷墟甲骨“周”不从口,我稍微检索了一下,该论文发表于2013年第2期历史研究,算是时效性很高的文献了。

然后,您这个让我用百度图片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不怎么学术。不过网上讨论,我很欢迎用这个方法解决问题,大家都方便,不过您是不是至少得把检索关键字给出来啊?我自己拿“周”和“甲骨文”做关键字检索,还真没看到能证明您观点的图片。

另外,网上讨论甲骨文,往往是来源可靠的二手材料更有参考价值一点,因为一手材料,譬如您所谓的“甲骨照片”,有个释读的问题。甲骨文要那么好释读,一般人都能看得“明明白白”,这也太侮辱许多专家的能力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