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林风清逸
资源在无能者手里是祸根,在强者手里就是神兵利刃,这话很对。
可惜历史上的皇帝不是无能的问题,而是不强的问题。
我曾经说过,有没有的问题好讨论,因为标准太明白,绝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但是强弱好坏的问题不好讨论,因为标准太精细,很多人不具备区分的能力。
比如说有子弹和没子弹,这很好区分,有就是有,没就是没。弹药充足和弹药不足,这就不好区分了。不想打仗的,弹药充足也可以说弹药不足;想打仗的,弹药不足也可以打一打。这就需要精细的判断标准,指明多少弹药就算充足。但是这仍然防备不了有些人故意隐瞒数字,事后说有什么弹药在哪当时没找到所以没有算在内。
谈有没有很容易,谈强弱很难,就在于标准较为模糊。在可以量化计算的领域,强弱的标准易于计算,最简单的情况是直接比较大小即可,复杂一点,也可以划定一个数字范围,在范围内就算,再复杂一些,数字也可以作为参照。最困难的是不能量化计算的领域,标准会更加模糊。
我不过是对统计学有一点兴趣,所以发现对于君臣强弱的问题可以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来计算其整体趋势,作为理解君臣关系的参照。
封建帝王的选拔范围太小了,优秀率是很可值得怀疑的事情。毕竟,封建帝王和封建官僚接受的教育,在学识上实际上是差不多的,而在见识和锻炼上却相差很多。在教育上也并不占明显优势,甚至未见得就占优势。
选拔圈子这一点,统治阶级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阶级上较为固化的社会,都会选择将贵族集团封闭起来,或者至少将知识阶层封闭起来,其要害就在于选拔圈子太小。近代以来的西方的教育体系,将平民教育与贵族教育分那么开,让平民子弟在学校里傻乐,让贵族子弟在学校里接受军事化管理,就是出于阶级本性而做的事情。此举就是要让教育水平分层,然后在教育水平的高层里面保证贵族子弟数量,从而在高层形成贵族子弟的选拔优势。中国建国以来一直坚持保障工农子弟的入学率和工农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其目的就是要保证统治阶级——工农阶级——的人才数量。但是随着公办教育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侵蚀,这种坚持变得十分艰难。我很担心,随着将来教育水平彻底分层,教育水平高层没有足够的平民子弟,将来会没有平民子弟说话的份。
多说一句不相干的话,没有统计学基础,是不能理解社会的。我并非是统计学专业出身,但是我发现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具。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这是北宋皇帝被架空的写照啊 39 任爱杰 字2470 2017-04-17 00:30:22
🙂我觉得,封建皇权一直是个外强中干的东西 43 林风清逸 字12681 2017-04-18 00:49:23
🙂真外强中干名分就不重要了,资源在无能者手里是祸根 迷途笨狼 字184 2017-04-22 10:17:25
🙂东晋南朝多位皇帝表示名分确实是祸根
🙂曹操司马懿刘裕赵匡胤等是强臣,这样的多还是皇帝多? 3 迷途笨狼 字852 2017-04-23 10:02:11
🙂用封建社会称呼秦朝以后的中国,是错误的 2 hwd99 字632 2017-04-21 09:28:02
🙂晓得,目前有什么合适的新名词吗? 林风清逸 字0 2017-04-21 22:54:35
🙂不要把制度和个人能力混为一谈 10 任爱杰 字2293 2017-04-20 21: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