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林风清逸

共:💬72 🌺489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准颇自矜澶渊之功,虽帝亦以此待准甚厚。王钦若深嫉之。一日会朝,准先退,帝目送之,钦若因进曰:“陛下敬寇准,为其有社稷功邪?”帝曰:“然。”钦若曰:“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帝愕然曰:“何故?”钦若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帝愀然为之不悦。钦若曰:“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由是帝顾准浸衰。(《宋史·寇准传》)

以前读这一段的时候,觉得王钦若是个小人。后来读宋朝马政史,向敏中以边境彻警、战马无用为由,劝宋真宗大量出卖战马,甚至于连小马都不留,王钦若表示反对,认为有害国防。觉得这个人似乎也不见得就是一个大坏蛋。这个时候重新再读这一段,虽然并不为王钦若翻案,但是发现了一个早先忽略的问题:

“准颇自矜澶渊之功。”

以前还读过另一篇文章,是这样说的: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公子竟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问题就出在这里:

“客有说公子。”

为什么寇准没有这样一个门客呢?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人又说,一人智短,二人计长。古人还说,一人计不如二人议。那么为什么寇准没有这样一个门客呢?

我又想起了另一篇文章:

或告右丞魏徵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徵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徵,且曰:“自今宜存形迹。”他日,徵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俱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徵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逄、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赐绢五百匹。(《资治通鉴·唐纪八》)

魏征毕竟是少的。他的出身是唐太宗政敌,有资格和唐太宗玩君臣相得的游戏。那么大部分人,就不能不注意不要在事情上授人以柄。 也就不能不在结交朋友上有所顾忌。与此同时,人才也不大可能通过成为门客而获得进身之阶。即便结交朋友,也难以获得足够优秀、视野独特而又愿意屈身从事的人才。这样也就不太可能出现战国时代门客大盛的背景下,信陵君门下那种极为杰出的门客做出精彩劝谏的事情了。

通宝推:冬晓,kiyohide,老阿,時千峰,秦波仁者,年青是福,三笑,ton,蓝鸟,脊梁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