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这部小说的作者有望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 俺老孫
明明就是城市里的无产阶级,因为经济发展了,手里的某些个资产(比如房子股票什么的,根本就不是生产资料)增值了,就膨胀了,自己把自己代入资产阶级的角色了,一切的心理审美还有意识全面和资产阶级接轨了。
来源:新京报评论2017-05-26
“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这所谓的中产鄙视链背后,是一种出身焦虑。为摆脱这种焦虑,很多家长用消费行为来定义自己的新“身份”。
▲2014年7月16日,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区楼门口张贴着托管广告,进入暑期,各种兴趣班、托管班火热开班。
文/ 张丰
最近,有媒体以“中产阶级”之名,报道了一种现象:在一个商场,有位小朋友找同伴玩耍,因为没有英文名被拒绝了。英文名意味着小朋友已经开始到补习班学习英语了,文中讲述的那位家长,每学期要为孩子花2万5千元。
这和上次成都的一些家长“每年花费4万元让孩子上国学班”是一个道理。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花钱上补习班这件事本身。在有些家长那里,这已经变成区分阶层的一个标志:我舍得花钱,我花得起,这让我和你不同。
每个人都在通过这样的消费行为,来定义自己的“身份”。读私立学校的,比公立学校自豪;开奔驰的,可以鄙视开桑塔纳的;到国外旅游的,瞧不起去大理丽江的。媒体捕捉到的这个小朋友拒绝没有英文名的伙伴的故事,当然是一个略微极端的案例,但类似的或者更轻微的“鄙视”,却时时刻刻发生着。
但是,这种鄙视,与其说故意伤害别人,还不如说是自己奋力向上爬升时的一种下意识行为。
成都小区竞争学区房和这次“小朋友拒绝和没有英文名的一起玩”,都反映了一些富裕起来的家庭在教育领域的焦虑,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教育类话题成为社会核心议题,本身就是这些家庭社会能见度的一个标志。更精英的阶层(上层)以及真正的底层,都不会为孩子读书焦虑到如此程度。
▲2016年6月19日,北京市东城分司厅小学幼升小现场,各路小朋友在老师面前各显其能,图为两位小朋友在展示刚学的武术操。
一些家长习惯把自己此生的竞争,延续到下一代身上。把孩子与自己捆绑在一起,希望他能在自己的阶层上更进一步。自己要跑赢房价、跑赢CPI,而孩子则要在起跑线上就开始冲刺,典型如报道中所称,要“赢在子宫里”。
某种程度上,这也反映出这些家长对自己出身的不满和恐慌。
这样的新闻越来越多,当然会让人感到悲哀,但这也是一些新富裕起来的家庭自身特点决定的。作为一个新兴群体,它一直是“被定义”的。被地产商定义,被汽车商定义,在更大的背景下,被城市化进程所定义。
作为大城市中新崛起的个体,这些家庭要努力寻找自己的“共同体”是相当困难的道路。每个人获得眼前的地位,都是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达到的,他首先会把同类看成是一个竞争者来警惕,而不是相互“照顾”的利益共同体。
只是,不和没有英文名的孩子做朋友,这样的心态,还能交到真朋友吗?如果眼睛只会一味向上看,注定也会迷失。
这就是一些新富裕起来的家庭的命运。他们注定会忧郁,自我怀疑,有时候还会被嘲笑。但是不管如何,这都是我们社会中新兴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未来,同样也关乎到这个社会的未来。
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力,这些个所谓“中产阶级”明明只是小康,有点小钱而已,也跟着跳出来对政府要这要那。资产阶级要求政府保障他们的财富和权力,这些个“中产阶级”有样学样。公权力侵犯私产,这些个“中产”跳出骂得比谁都狠。。。。
身份上明明还是无产阶级,却在心理上主动和资产阶级接轨,这TMD到底算什么?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别说那些小资了,一些脑残红二代也是 5 梓童 字529 2017-06-07 01:30:56
🙂都想穿越过去当皇帝,一睁眼却是太监。 雄阔天 字0 2017-05-31 21:19:02
🙂可曾有大规模的童工、雏妓、纺织业十几小时的强迫劳动?这个 4 雄阔天 字6 2017-06-07 04:05:55
🙂所谓中产阶级的焦虑就是这样
🙂就是有病,得治,但他们拒绝吃药,这样的人很多。 雄阔天 字0 2017-06-11 05:26:45
🙂每次看到“中产阶级”四个字就觉得好笑 29 叶入林 字426 2017-05-31 03:45:21
🙂城市小资产阶级,就是最市侩的一群人 2 anne2607 字180 2017-06-07 21:22:02
🙂小资产阶级不是无产阶级 5 鸥盟 字314 2017-05-29 05: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