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说彭德怀反对毛的致命逻辑错误--到底谁有封建帝王思想? -- 海纳
因为新中国整个工业体系是在苏联援助下建立,而工业化进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投入才能维持的过程,苏联停止援助以后,中国中央没有资本继续推进工业化,所以只能动员地方财政继续推进工业化,而地方政府实际上也缺乏资本,只能投入人力资源充当资本。
苏联停止援助同时撤走援华专家,这令在苏联指导下建立生产管理体系缺乏足够的熟练工人跟管理者来维持。
地方政府大力投入人力资源到工业生产上面,可是因为缺乏相关人才,在工业建设上面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反倒因为大量挤占农业劳动力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这才是大跃进的本质。
下面引用温铁军的文章
这种牵涉国家主权的谈判无果而终,使得原有的主要依靠大规模外部投资拉动的、以重工业为主的、中央层次主导的“政府公司主义”经济难以为继。
其直接表现,就是经由苏联专家协助制定的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胎死腹中。
一般发展中国家如果维护主权,大都会遭遇投资国中辍投资,与此同时也都会出现经济基础的崩溃。随之而来的,与投资国资本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在没有投资维持的条件下就会发生“反作用”,而政治动乱也由此发生。
对于苏联中辍对“二五计划”投资,中央政府一方面通过维护双方政治关系的谈判,争取到数十个后续的项目投资;另一方面只能在毫无预案的情况下出台应对政策,同时在体制上也得作出调整——但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这种调整就叫“改革”——在1958年初提出“调动两个积极性”(试图发动地方政府参与原来被中央政府垄断的国家工业建设),依靠动员国内特别是地方的财政资金,勉为其难地维持对以重型工业为主的国民经济的拉动。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财政收支统计,1958年,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57年的29.0%骤然上升到55.7%。
就在苏联投资显著减少的1957—1958年,中央大规模下放了财权、计划管理权和企业管理权,号召地方大办“五小工业”。中国第一家社队工业——无锡春雷造船厂,就是在1958年成立的。
与此相对应,初尝财权、计划权和企业管理自主权的地方政府,在没有来得及建立工业化必需的“学习机制”的情况下,一般只会参照中央政府接受苏联投资形成的重工业模式,积极推进地方工业化,遂有被今人看得近乎荒唐的“大炼钢铁”和“大跃进”。
而财政占比在1958年陡然下降到仅约20%的中央政府,则以增发货币为手段加快积累。虽然在集市贸易上短缺的农产品价格波动明显;货币由于实际购买力受到票证的限制,对官方物价水平波动的影响不大,而且由于国家统购统销控制,市场可以自由买卖的商品上市量很小,难以据此作简单化的物价指数计算。于是,中央政府增发的货币一般会通过银行存款形成国民经济积累和再生产基金。因此,1958—1960年的财政收入和投资虽然增速递减,但从绝对值看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与此同时,政府赤字显著增加,终于在1960年爆发了赤字危机。
根据1958年政府财政决算报告,当年国家财政收入418.6亿元,相当于原预算数332亿元的126.1%,比1957年增加108.5亿元,实际增长35%。而此前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1957年)期间,财政收入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12%,即使在增长最快的1953年和1956年,也只有23%和16%。但在1958年,财政支出409.6亿元,相当于原预算332亿元的123.4%,比1957年增加105.4亿元,实际增长也是35%。支出超过预算的部分主要用来扩大基本建设的规模。全年经济、社会文教等各类支出中,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方面的总计为214亿元,比上年的126亿元增长70%。各地方各部门在预算以外自筹的基本建设投资,还不在这个数目之内。
尽管1958年中央发动地方政府开展的自主工业化建设维持了当年的高投资和高增长,但紧接着,就在苏联停止投资,撤走专家的同年陡然出现了国民经济的连续快速回落——1960年下滑超过21%!而就在同期,政府仍然竭尽全力维持这一财政收支连年高增长的势头,一直持续了3年,直到1961年才回落,这标志着国民经济进入以“休养生息”为名的“萧条阶段”。但,如果不计入债务平衡手段,则可知财政收支情况在1957年之后表现为急剧恶化的趋势,到1960年则滑落至谷底。
新中国进入国家工业化以来,1958—1960年可以看作是第一次强调向地方政府放权,目的是促其以国内资源的集中运用来替代突然中辍的国外资本投入,从而勉强使比例“偏重”的国家工业维持了高积累的局面。
这个阶段相对有效的经验就是,以工农大众能够接受的通俗化“阶级斗争”和工具化的“继续革命”理论为意识形态和国民动员手段,发动了几乎全体官员、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参与到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进程中来,主要用劳动力的集中投入成功地替代了长期绝对稀缺(稀缺程度近于0)的资金要素——大规模投入于政府作为所有者的国家工业化所必需的大型基本建设之中,再反过来形成对国有大型设备制造业的国家需求。
20世纪60年代强调“自力更生”方针以后,替代稀缺程度几乎为零的资本要素、并在社会大生产中发挥龙头作用的,是在长期战争和均分制土地改革过程中奠定的国民动员基础,以及在传统村社的社会资源再资本化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资本——而体现了西方后工业化需求的个体化意识形态对这两者最典型的舆论表述则是极权主义压抑个性的“人海战术”和毛泽东时代个人崇拜条件下的“大拨哄、大呼隆”。
此外,没有条件及时建立工业化“学习机制”,却忽然得到资源资本化权力的地方政府,唯一能参照的历史经验就是五十年代苏联大规模投资期间的高增长和革命战争时期的国民动员!有分析认为,作为“制度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的结果,就出现了几乎没有任何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地方工业化“大干快上”遍地开花的现象——这仍然是对“大跃进”造成的极大损失的一种过于单薄的解释。
当时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业生产,被发动进行“大炼钢铁”的工业化劳动。曾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的薛暮桥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载:“1958年年底全国用于钢铁行业的劳动力达到了9000万人,加上直接间接支援的人,全国投入大炼钢铁的劳动力超过一亿。”而离开苏联专家的技术支援,地方政府的干部根本不可能懂得如何发展钢铁工业,这段时间进行的工业化只能是“高成本、高浪费”的,不只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农业劳动力的大幅度减少客观上也对主要依靠劳动力,还得兼作套种和家庭多种经营的农村多元化生产造成很大破坏。
虽然付出了众所周知的极大代价,但毕竟维持了国家工业化进程不中断和新政权相对稳定的局面。
而这一轮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中之所以国民动员能够得以实施,与1956年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也不无关系。
随着重工业和军事装备工业的大量引进,中国迅速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并且主要按该体制的要求很快在1956年完成了对所有私营工商业和小农户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以城市单位和农村合作社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组织体系,是此期间国民动员得以实施的组织载体。在农村,政府正是有了合作社这样的“腿”,粮食征购、大兴农田水利、抚恤军烈属等客观上需要高强度提取农村剩余价值的工作才有了抓手,但也导致部分社员因合作社政策负担重,认为不如单干户合算而闹退社。
1960年,一方面国家实现了572.29亿元的新中国建立以来最高的财政收入,但另一方面由于上述经济建设中的问题碍难再靠地方投入维持增长势头,经济出现负增长。并且由于片面强调扩大基本建设领域的政府投资而导致高额赤字,挤占了财政用于维持经济正常运行的开支。政府公司化体制下的财政赤字危机爆发之后,是城市经济的萧条阶段。这时,由于投资被迫中辍,城市就业随即从1960年的最高峰值1.3亿,陡然大幅下降到1962年的4537万,两年时间减少8000多万人。是为经济危机爆发连带造成的社会代价。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8 层
😄没人说他们是清白的。。。。 4 叶入林 字81 2014-07-18 12:24:34
🙂毛对大跃进问题负总责的最有效方案就是后来发动文革 150 龙眼 字7681 2014-07-18 04:11:18
🙂写的很好。毛的确是工业革命第一个有力的推手 1 Ace 字75 2017-08-15 20:24:51
🙂大跃进是对苏联撤援的应激反应
🙂大跃进发动在前,苏联撤援在后。 1 乾道学派 字0 2017-08-09 03:00:10
🙂中苏分道扬镳有一个过程 catspace 字57 2017-08-09 12:54:43
🙂58年中苏关系还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乾道学派 字0 2017-08-09 22:39:07
🙂长波电台跟联合舰队还不够大? catspace 字0 2017-08-10 0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