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印度会崛起吗?(上) -- 晨枫

共:💬491 🌺5506 🌵1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跟脑袋兄唱唱反调

脑袋兄的帖子,要么完全赞同,要么基本赞同,但这个帖子却是个例外,俺的观点基本与脑袋兄相反。

毛主席在接见日本友人的时候,日本友人不断地道歉,毛说,我们还要感谢日本人,日本的入侵,使中国人团结起来了。

毛的这些话,并非只是客套,也是事实,当然,很多反毛的人也抓住这些话不放,认为是日本的入侵,才给土共生存发展的机会,因此,毛才感谢日本。

总体而言,日本的入侵,一方面真正使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促使中国人实现了最大的团结。另一方面也的确给中共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我们这样的大国,要实现最大的团结是十分困难的,鲁迅就说,在中国,即使搬张桌子,挪张凳子,都要流血,即使留了血也不一定搬成。

满清的皇帝没了,却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土皇帝冒出来一大堆,还如韭菜一样割不断,因此,很多人都说,民国还不如满清,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来看,的确如此。

印度与中国类似,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但印度比中国更复杂,也就更难统一。

总结现代文明的特点,更统一,更多次元,是现代文明的两大根本特征,不能实现更大的统一,更多的次元,进入以工业大生产为核心的现代文明,就是白日做梦。

相对而言,统一难,多次元更难,因为,统一可以通过后天的组织实现,而多次元主要是源自先天的社会结构。

统一,或者联盟,主要是基于两大原因而产生,一是基于共同的利益,也就是共生效应,二是基于共同的敌人,也就是排他效应。相对而言,共生更难,排他较易,因此,共同的敌人,甚至比共同的利益还可靠。

印度要实现更大的统一化,需要的就是一个共同的敌人,而印度要独霸南亚,中国也是最大的威胁,巴基斯坦不够格,小巴背后的中国,才是印度最好的敌人。

可以说,印度将中国视为共同的敌人,最大的敌人,是印度国内外的正确战略选择,难道中国还要配合印度这种战略选择么?中国过于重视印度,正中了印度的下怀。

你打你的,我的我的,印度将中国作为敌人,中国却不应该把印度放在眼里,只应该将印度作为中美博弈的棋子,而且,其他任何国家都是中美博弈的棋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中美博弈为中心,应该是中国长期的战略目标。

我们再来看看印度,任何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的崛起,必须要实现更大的统一,更多的次元,印度的统一化之路,共生效应很差,最好的战略就是基于排他效应,树立一个共同的敌人。

但是,要贯彻这种战略,必须要统一的组织领导,印度现在主要有三大政治势力,一是代表上层又西化的国大党,二是基于中层,以印度教为核心的印度人民党,三是基于底层的印度共产党。

国大党是一个十分松散的政党,甚至可以说国大党是英国殖民者的干儿子,在英国人走后,继续扮演者殖民者的角色,还做的更差,只是在勉力维持。

印人党是近些年才崛起的,势头很猛,毕竟国大党组织性太差,难以与印度教为核心的印人党抗衡,随着更多上层人士加入印人党,这个党很有可能彻底取代国大党,成为长期执政的政党。

而各种印度共产党,在没有外国势力支持的情况下,只能是地方性的政党,难以取得全国政权。

总体而言,松散的国大党执政,对中国最有利,但中国却不得不面对印人党的崛起,甚至长期执政的状况。

印人党是一个排他性十分严重的政党,一方面是在国外的排他性,针对的主要是中国,另一方面是在国内的排他性,排斥穆斯林和其他宗教族群。

可以说,印人党的成功主要是基于排他性,将来要败,也会源自排他性,主要是源自国内的排他性,国内的大范围的严重宗教种族冲突,将是印人垮台的主要缘由。

而印度对外的拍他性,也就是针对中国,除非彻底将印度打痛,甚至打残,否则,这种排他性反而会更加凝聚。

我们要问,在现在的国际局势下,中国能彻底将印度打痛,打残么?就中国的发展战略来看,中国又有必要将印度打痛打残么?

高看一个小人,实际上也将自己拉小了,又统一,又多次元的现代工业文明,是极难实现的,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印度绝对没戏。中国应对印度的长期挑衅,只需战术层面的应对即可,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脚,不先发第一枪,不扩大对抗,坐看印度内部的矛盾爆发,永远着眼美国,那才是中国真正的战略对手。

以斗争求团结,这是对美国的战略,以和解看争斗,这是对印度的战术,说穿了,印度就如一个无赖的孩童,中国真要与他较真,反而正对它的下怀,更可能成就印度,而破坏了中国的长远战略。

只是个人的一点浅见,感觉河友们太瞧得上印度了,印度绝对没戏,松散的国大党没戏,还能勉力维持,排他的印人党,则会激化矛盾,关键在于国内,国际矛盾的转化,中国要发扬自己的太极手段,将矛盾转移到印度国内,而不是硬来。

通宝推:心有戚戚,暗夜行路,脑袋,muqi,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