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辽左第一血战 -- 京华烟云AMIP
继续搬运相关部分:
作者:北溟客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89575/answer/2338606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部分喜欢叨叨岳飞辞职上庐山这事儿的人根本就没搞清楚刺激岳飞做出这一举动的是谁。这里借机再说明一次:导致岳飞绍兴七年辞职的,是宰相张浚,不是赵构。赵构出尔反尔之后岳飞并没有什么过激表示,而是去和张浚商量淮西军的主帅人选去了。结果商谈中张浚提出了一堆不靠谱的人选,甚至说打算用自己的亲信、从来没有实际带兵经验的文官吕祉去管这支军队,把岳飞吓傻了,苦口婆心给他解释为什么这些人不行、你这么干会出事儿、会出大事儿blabla;结果张浚自己心里有鬼下不来台,反而指责岳飞想要兵权。于是岳飞只好辞职。其次,这种举动在当时本来也没有什么。岳飞辞职的理由是要给母亲继续守孝,这在宋代是很常见的辞职理由和政治规则,相当于说“我保留不同意见,但不打算继续打搅你了”;而且和宰执冲突、特别是在被宰执指责为“想要兵权”的情况下,回到岳家军驻地武昌才是十分不智的做法,辞职正是为了避嫌。至于“意在要君”,那本身就是张浚恼羞成怒后对岳飞的诬陷,当时基本没人信,比如左司谏陈公辅就在赵构问到这事儿的时候说“前此采诸人言,皆谓飞忠义可用,不应近日便敢如此。恐别无他意,只是所见有异”。——这句话说白了其实就等于说“张浚说岳飞跋扈要君不过是出于私怨的胡说八道,谁信谁SB”;但张毕竟是宰相,还是要给他留点儿面子,所以说的比较委婉还加了句“飞本粗人,终少委曲”的客气话罢了~ 而稍晚些的南宋人评论这段史事,更是直接说张浚这些话是诬陷而且是很恶劣的诬陷。可见岳飞的举动本来是正常的表达意见的举动,在臣规之内,恶劣云云不过是张浚的造谣。最后,岳飞这一举动在当时的影响并没有今人渲染的那么严重。因为第一当时的朝堂舆论,几乎都站在岳飞一边,认为张浚自己不满足于当督军,想要实际兵权,而且一贯的刚愎自用咄咄逼人才逼的岳飞引退,也就是说当时真正被文臣们怀疑想要兵权、认为为人太飞扬跋扈的,不是岳飞,而是张浚。所谓“(张浚)谋取内外军柄,天下寒心”(《三朝北盟会编》卷199引朱胜非《秀水闲居录》)。其次就在岳飞辞职风波之后不久,淮西军果然因为张浚用的吕祉不能服众而哗变,赵构恼张浚恼到“朕宁亡国不用此人”的地步。这种情况下,以赵构那种情绪化且自私的性格,不但不会再怀疑岳飞和张浚冲突是有什么不臣之心,而且感激看重都来不及——事实上他也确实这么做了:一面要岳飞提兵东下驻扎江州保护空虚的淮西防区,一面一个劲儿催岳飞写信劝淮西兵变的首领郦琼反正~所以,还是之前那句话:揭短不要紧,请把事儿说完。就别说宋代的政治传统政治文化到底是什么样了,连前因后果都不交代完整,连具体过程都搞错,只抓住读者耳熟能详的人物渲染、曲解片段,这是典型的通过剪裁事实以诬人的刀笔吏行径。
这个回答很不错,关于岳飞的几个误区都说得很清楚。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0 层
🙂第一次见这话是《黄金甲》的电影台词 1 普鲁托 字27 2018-05-31 04:37:55
🙂这个没什么问题吧,一般客服都是这个原则啊 3 潜望镜 字273 2018-05-24 08:31:29
🙂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 3 朱测 字707 2018-05-24 20:48:49
🙂岳飞回庐山这事还真是史料剪裁的典范,张浚被华丽地无视了
🙂高宗感谢的是岳飞的建议 青色水 字332 2018-05-22 23:33:01
🙂哪怕是今天 青色水 字261 2018-05-22 21:41:43
🙂我料不到。 88 解甲 字4261 2018-05-23 01:08:26
🙂和历史发明家探讨真相真是件累人的事情,得赞一个 真理 字0 2018-05-23 1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