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三国有感随笔 -- 解甲
共:💬252 🌺3049 🌵9
复 短篇一则
与面包叔讨论想到的话题,因为侧重点不同,单独发出来。
史书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臧否人物的记载,这个风气在后汉魏晋时代很盛行。但识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是缺乏充分的亲身接触而做出的判断,恐怕准确概率不会很高。当然在史书记载中这类判断往往很准,我认为其原因也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不准的,史书也就不会记了。
所以说这种话往往不必太当真。三国志中有个很好的例子,陆逊在指挥夷陵之战期间,对孙权上疏:
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日争之,当令必谐。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材,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
然而陆逊对诸将却是另一个口径:
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剪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
这可以说明一点:这种对人物的臧否,往往是为某种目的服务的。我们读史,过于关注这类言论,是舍本逐末了。
另有一点有趣的,就我的阅读印象(我没做准确统计),三国志中这种记载是吴书最多。是吴书材料来源的问题,还是吴地这种风气最盛,我所不知了。
通宝推:桥上,楚庄王,李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我不知道怎么在不发图的情况下简单描述 3 有型的马里昂 字855 2022-05-27 03:27:12
🙂欢迎谈风月 1 燕人 字36 2022-05-26 14:17:32
🙂短篇一则 29 解甲 字2092 2018-07-07 03:14:05
🙂短篇再一则
🙂关于这两段话 3 烤面包的胖大叔 字145 2018-07-17 21:24:33
🙂短篇又一则 13 解甲 字3720 2018-07-13 00:11:13
🙂反过来的话他还怎么带兵? 4 青色水 字315 2018-07-12 02:28:28
🙂是的。 1 解甲 字112 2018-07-12 12: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