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Joshua Freeman:巨兽兴亡录 -- 万年看客

共:💬77 🌺39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1,成效几何?

巨型工厂是否在苏联取得了成功呢?工业巨型化在苏联存在之前就已经反复化身降世许多次了,每一次都有人质问它们的意义何在。但是针对苏联工业巨型化的提问要比此前的其他质问都更加沉重且更加意味深远。在苏联以外,大型工厂都是个人或者企业为了十分狭隘的目的而兴建的,这一目的就是增进投资人的经济收益。有时他们也抱有慈善或者社会改良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一般都是第二位的,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工厂的经济成功以及确保工厂创始人与投资人的经济回报。相反,苏联的巨型工厂全都被视作达成社会与政治层面的恢弘目标的手段,这些目标包括工业化、现代化、巩固国防以及实现社会主义。早期巨型工厂被视为扩大生产的手段,而苏联人却将巨型工厂当成了改造社会、文化乃至世界历史的工具。

若是依据生产总量与经济增长来衡量,那么三十年代的苏联工业化无疑十分成功。五年计划所发动的基建与工业化努力将苏联的工业增长率与总体国民经济增长率推高到了足以与西方国家相提并论的程度——此时大萧条早已让最主要的几个工业国陷入了增长停滞。苏联各个工业领域的产量全都在节节攀升,工业巨兽在许多情况下都发挥了重大作用。经济学家们曾经辩论过,此等程度的增长能否通过更加平衡的发展计划来实现——所谓平衡意味着不那么关注针对地标性巨型项目的集中投资。正如苏联人发现的那样,在俄罗斯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不发达国家兴建好几座巨型工业的孤岛非但不能发挥规模经济的长处,反而暴露了规模经济的短板。昂贵先进的设备要么使用不足且缺乏维护,要么使用过度以至提前报废。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再加上中央计划体制的协调能力远远赶不上市场体制,致使技术工人短缺的痼疾此起彼伏,供应链的创造与维持难上加难。由于官方渠道无法稳定可靠地提供品质有保障的各类物资,工业管理人员不得不依靠以物易物、卖人情以及其他手段在私下里建立各自的私人供应网络。这样做不仅会造成其他地区的物资短缺,还使得他们自己经常产出残次品。

但是巨型工厂成功与否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尺度。大型苏联工业项目的宏大规模本身就远比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项目规模更能发挥宣扬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巨型化促进了发展工业所必需的大规模社会动员,致使工业化在道德层面上具备了等同于革命以及内战的意义。苏联工厂与基建项目在世界历史尺度之下的自我定位助推了苏联的文化革命,将现代化/进步与苏维埃掌权/机械化联系了起来。这一招确实奏效了。千百万苏联公民确实拿出了英雄主义气概奋力拼搏,不仅建设了无数全新设施,还建设了一个全新的经济体与全新的社会。当然,实现这一切都有代价。苏联工业化建设从一开始就刻意与压榨农民财富联系在了一起,甚至几度引发了饥荒。一味蛮干的农业集体化迫使千百万农民背井离乡投身于工业岗位。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农村的环境尤其恶劣,但是工人们的实际工资与生活标准也下降了。新工厂的生活环境往往十分严苛,物资短缺无处不在。不过如果相对来看的话,情况就没那么糟糕了。住房确实十分拥挤,但是缺乏私人空间对于农民甚至城市工人来说早已经司空见惯了。对于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真正从没见过的东西是电力、自来水与中央供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英美两国的工业化早期阶段相比,苏联工人的工时可谓相当短。三十年代初期一般苏联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长只有七个小时(吃饭休息的时间不计),危险与特殊工种的工人每天只做六个小时。到了三十年代后期,工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更是有了显著提升。

人们不可能将巨型工厂与三十年代苏联发生的一切大事——包括农业集体化与大清洗在内——割裂开来看待。因此想要确定作为发展战略的工业巨型化究竟成效几何也并不容易。不过有一个领域的成效记录看起来还是很清楚的:冶金工业、汽车工业以及拖拉机工业的创建,尤其是位于苏联腹地的工厂的建设,对于苏联抵御德军入侵以及最终赢得二战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初苏联之所以将这么多重工业集群安置在乌拉尔山附近,就是为了拉开它们与可能的侵略军之间的距离。在乌拉尔山的保护下,不仅地面部队无法针对这些重工业集群发动攻击,就连空袭轰炸也鞭长莫及。许多关键工业设施在设计之初就做好了迅速转产军械的准备。路瑟兄弟当年还在高尔基汽车厂工具车间工作的时候就经常会有军方专家前来监督他们制作特定规格的模具与夹具,以便日后生产武器。这些模具与夹具经过测试合格之后就会被封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二战期间,高尔基汽车厂生产了大量汽车、卡车、吉普车、救护车、装甲车、轻型坦克、自走式火炮以及各类弹药。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一开始也生产了大量轻型坦克,直到厂区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期间被德军摧毁为止。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还起到了更大的作用,生产了大量自行火炮零部件、榴弹炮以及轻重坦克。战争开始之后,许多其他工厂的机械与工人都集中到了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战争期间,扩建后的厂区生产了18000辆坦克与自行火炮,48500具坦克引擎,以及共计一千七百万件其他各类军械。正如约翰.斯科特在1942年初写道的那样,马格尼托格尔斯克工厂及其所属的乌拉尔山工业区“是俄国人战胜希特勒的最大底气”,英美两国能在西线取得胜利自然也沾了乌拉尔山工业区的光。*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响之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两万工人当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撤了出来。工厂也在战后得到了重建。下塔吉尔火车厂在二战期间同样转产军械,并且就像切尔雅宾斯克工厂一样保持着军民两用的生产路线,直到2016年还雇佣了一万三千名工人。】

但是如果说巨型苏联工厂确实为苏联的工业化、现代化以及国防做出了不可辨驳的贡献,那么这些工厂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贡献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定义。苏联的巨型工厂全都是国有企业,从属于一个以政府为核心——以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次级核心——构建起来的经济与社会体系。但是这一体系究竟意味着苏联是社会主义社会、国家资本主义社会还是某种全然不同的新型社会呢?这个问题曾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得到过激烈辩论。尽管关心这个问题的人数如今已经严重缩水,但是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议却丝毫没有减弱。进一步说,社会主义或者说国有制是否改变了工厂的内部关系呢?应该说多少有点改变,但并没有那么大。即便在大清洗势头最猛的时候,苏联工人依然可以围绕着工厂运营当中的具体问题畅所欲言地批评工厂管理层乃至政府官员,工会化之前的福特公司的工人们远远没有这么自由。不过讽刺的是,正当美国工会开始成长壮大之际,一度曾经为苏联工人提供过自主权基础的苏联工会却被拔掉了满口牙齿,失去了独立性与实权(尽管工会提供社会福利的职能得到了扩张)。三十年代的时候苏联工人偶尔还能借助怀疑所有人的政治氛围与秘密警察的力量来扳倒自己不喜欢的工厂管理人员。但是自从大清洗退潮之后,苏联出台了一系列严苛的劳动法律,将旷工迟到与无故离岗等等行为全都定义成了违法行径(难免让人想起早期英国工厂出现时的相关立法)。更重要的是,工厂内部的社会结构依然遵循等级制,与西方一般无二。某记者在描写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时写道,流水线“已经不再构成资本主义者与社会主义者之间的分歧了。”

1931年,有一位H.J.弗里恩参加了泰勒主义协会的会议并且围绕着一五计划的话题进行了演讲——过去四年他一直是苏联冶金工业的首席顾问。在科学管理法之父的苏联信徒们面前,他主张苏联是一个独裁国家,但是在当前阶段独裁统治的确“对于维护苏联人民的福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话又说回来,“现代企业几乎无法依照民主原则加以运营或者管理。”就像卡恩一样,弗里恩在讨论苏联工业化问题时也极少提到共产主义。*巨型工厂确实塑造了苏联的发展路径,并且在接下来几十年里成为了苏联经济增长与现代化理念的支柱。但是事实证明,巨型工厂体制几乎不会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渗透与影响,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巨型工厂自有一套运行规则。

*【其实弗里恩还觉得苏联有点太民主了;要是“更多的决定能够出自负责任的个人之手而不是一股脑地交给委员会来研究”,苏联的生产情况还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