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伊朗问题会失控吗,持续更新事态 -- 用户名继续保密

共:💬333 🌺2023 🌵8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觉得私心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是没有道路自信了

当时其实因为西方的冷战胜利,中国思想界,经济界心理上大都承认私有制,西方公司模式才是正确道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才搞的关停并转卖。但效果并不好。开始认为是必须忍受的阵痛,坚持了一会儿。但后来发现社会都快不稳定了,于是才又收了些手。很多央企才保留了下来。而这个过程中,确实一些企业,一些人才成长了起来,给了后续的改革提供了底气,也提供了新思路。比如华为当时也想卖给老外的。只是别人变卦不想要了。才开始另外探索新路。这和你文中提的新思路很吻合。但在当时,估计2不符合主流的卖的思路,因为卖不掉才不得已的选择。但谁想到这条路走通了。于是成了今天摆上桌面的路。

这就是中共比饿共东欧共厉害的地方。他认准了一条路,也不全力投入,而是一边做,一边看效果。不行了,会立马踩刹车。而且过程中,一直保持道路多样性,看谁的路好,就推广谁。中共的调研工作做得比很多人想象的细和严谨。

在80年代包产到户时,也有华西村和大邱庄。没有搞一刀切。而是给自己多点观察样本,比较思路。那两个社会主义典型,我小时有机会看了些资料,有学者是深入研究了这些典型。那些文章见解很中肯,研究也挺细腻。其中一点我现在都记得,那就是他们成绩建立在领导人的超强能力和人格力量上,不具备制度扩展力。举例说,华西村的头几桶金来源于村长超强的政策研判和投资能力。他长期研究中央工作报告和人民日报。根据这些信息,能研判经济形式。他们头几桶金就是在中央具体刺激经济政策前,钢铝价格不高时,贷款买来囤积,然后不到半年转手卖出,有了自己办钢厂的资金。村里有个寡妇带着孤女生活困难。吴村长命令二儿子时常去照顾。结果这家人看上吴家儿子,要求结亲。村长同意。但吴家二儿子不同意,觉得这种个人幸福咋能拿来做好人好事。村长给二儿子一个选择,要么娶寡妇家孤女,然后继承村长位置。要么和华西村脱离关系。二儿子负气离开华西村。在外闯荡了多年,发现离开了话西村这个平台,没啥个人发展机会。于是回来,同意这门亲事。之后吴村长退休,村委会选举,二儿子100%选票当选。如果当时中国村长大部分有这种能力和品格,估计中央政策就不会是包产到户。许多我们现在看到的当时该采取的好政策,其实是没考虑到当时的人才和钱,资源的窘迫状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