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美贸易协议中方到底做错什么了? -- 龙眼

共:💬96 🌺485 🌵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中美贸易协议中方到底做错什么了?

过去看过一部连载小说《烟壶》,讲的是清朝末年的事情,抛开故事主线不讲,有一个情节很让人回味。说当时清朝已经日薄西山,很多八旗家族奴仆易位,旗主好吃懒做,坐吃山空,加上兵戎干戈,很多人破落了,流落街头做了乞丐。而很多旗奴刻苦经营,日积月累变成富人财主。就有落魄的旗主跑到发达的旗奴家门前堵着骂大街,说你小子当年如何下贱卑微,现在发达了就忘恩负义,如何如何。直到主人叫人出来给俩赏钱,还不依不饶,一边掂着钱一边骂骂咧咧地走了。等钱花完了再来堵门骂大街,如此反反复复。这种情况不是比喻现在的中美贸易谈判,而是比喻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现实,就是中国赚了美国的钱,但必须拿很大一部分钱来买很多美债,以堵美国人的嘴。

现在的情况有变化了,就是那个旗主家里有人要自食其力了,他家虽然破败但毕竟还有良田千顷,猪牛无数,石油滚滚。有人也要勤劳生产,让你买他东西,而不是卖一堆废纸给你。这对双方是不是一种进步?至于言辞之中骂骂咧咧,吆五喝六,那是双方心态的问题。一个是曾经的主子,一个是曾经的奴才,美国的霸权路线和邓氏的改开路线,双方当年的心态就是如此。毛领袖当年拉美国对抗苏联是平等关系,而邓氏改开则是完全投靠,关系地位完全不同,那么‘人在江湖,早晚要还’,‘一日为奴,早晚挨骂’,所以不能让现在的政府背锅,过去二十年就是这样,哪次不是骂你两句,立刻就买人家的国债?问题是美国要越来越不行了,买越来越多的美债不是早晚要变一堆废纸吗?到底是不断买一堆又一堆可能的废纸好呢,还是买真心需要,也真的经济实惠的石油猪肉农产品好呢?不言自明。

这里主要出问题确实是出在合同字句的措辞上面,正如年初中国讲的:措辞太不平衡了,不是在谈买卖,而是在骂大街,因为美国人要借着贸易谈判之际,把二十多年来主奴易位,乾坤倒转的这个口恶气,化作恶毒的文字,来一吐为快:以前美国是装大爷被中国耍了,现在要装孙子讨糖吃找回来。这个谈买卖变骂大街的问题是在谈判一开始就有了的,没有被当时在一线的谈判人员及时纠正,主要是这些人受邓派奴才路线毒害太深,英语的措辞又理解不好,不负责任,以后发现问题再上交国家领导人再纠正就难了。搞过谈判的人都清楚,在正式签字以前,经过反复磋商,多数内容应该都基本敲定了,临时变卦,以没签字就可以不算来搪塞是不恰当的。国外的多数谈判是一个私下切磋很久,逐渐趋向统一,最后签字走形式的过程。否则,如果什么都以签字不签字为准,以前的措辞都可以作废重搞,那么什么谈判都没法进行了。

而中美两国的领导体制也造成了年初的误会,就是美国是民主集中后的总统独裁制,而中国是集中后的常委民主制。所以年初谈好的脚本,在美国方面基本是定稿的,总统签字就能生效。但中国这边是要7常委投票,民主表决才能通过的,前面谈的稿子未必是定稿,如果有人发现这份协议内容是又讨饭又骂娘,气愤不过就不支持也是有其道理的,这就造成了上一年惊天动地的贸易大战。

现在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双方损失四六开或三七开,但毕竟过去的旗主,一代大帝,已经跌份到和别人滚地乱打的地步,面子真是丢了不少,双方的日子总要过,美国共和党骂人的嘴臭,可东西不臭,相反,猪肉很香,石油很好,大豆无人能比,还有其他好东西,所谓破家值万贯。更关键的是,只要两家有买有卖,而且买卖越搞越大,嘴再臭也不会落草为寇,挖你家墙角。相反,偏房里不肖的台湾子孙该借机好好收拾一下了。

对美国放水,对台湾抽水,这正是我在去年建议的策略,天赐良机,机不可失。只要能收复台湾,中国买多少美国的猪肉石油大豆土豆都没有关系,就是把美国买空了都值得。

过去买美债的问题是普通美国老百姓体会不到好处,而美国金融受益者又都是精英阶层,不但是白眼狼,而且知道中国在一天天强大,越买美债人家越害怕,越发慌,越要对中国下手,贸易顺差加上大买美债,两头都不买好,而买来的是敌意。不如直接面向广大美国的普通劳动者和消费者,让他们在消费中国商品的同时也成为中国消费品的供应者,这样心里就平衡了,也更能拉进双方人民的心理距离。他们从中国消费者那里直接赚了钱,也会心安理得地购买更多的中国商品,这么滚雪球地越滚越多,贸易规模就越滚越大,‘中美国’的雏形就成型了,太平洋就会成为中美国的内湖,而台湾就是挡在中美国内湖中的一粒沙石,一脚就会被踢开。

中美贸易协议总的方向是对的,战略是成功的,战术是有缺陷的,战斗有失误的,但只要能借着金毛在台上的机会,实质性地解决台湾问题,那么一切代价都是值得的。

通宝推:从北苑到太古,醉寺,青颍路,anne2607,红军迷,莫问前程,陈王奋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