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姬喵:汉末往事——年少相逢是洛阳 -- 万年看客
年少相遇是洛阳。白马东门,黄犬西城,丝竹罗裳竟深恩;
老来恩怨江湖上。铁骑沉沉,长剑铮铮,南北山河各一生。
这正是即将分裂天下的曹操和刘备初次相逢的那一刻,他们风华正茂,指点江山。那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彼此会成为宿命中的对手,并且将在漫长的对峙中,看到秦汉帝国在自己的手中化为灰烬。那个时候的他们,只是凭借本能发现了对方,从对方的眼睛里读出了相似的东西:
是不甘,是不为人知的狂想,和超越流俗的野望。
是热血,是“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要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的疯癫。
是不羁,是马上的狂歌和心中的雷火。
是责任,是“在这举国暗哑的末日狂欢里,居然还有你我这般的人”的叹息。
这些复杂的情绪如同风暴一般升腾起来,妆点着少年刘备和曹操的初次相逢,刘备也许是吴臣推荐加入的,第一次结交京城高门子弟的他显得局促又不甘人后,而有趣的是,曹操也是一个名声不佳的圈子毒药: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三国志·武帝纪》
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三国志·武帝纪》
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三国志·武帝纪》
这也就意味着,除了这两个明眼人,在大部分人的眼里,曹操就是一个无赖。这个时候,来自边郡的刘备加入了这个圈子,两个同样和圈子主流有隔阂的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只有这样,日后的“复与曹公出城募兵”和“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才是符合逻辑的。否则,如果二人之前互不相识,曹操对他的看重从何说起?
除非,他们不但是英雄,还是故交,还是挚友。
除非,在175年洛阳的奢靡与和平里,他们已经相互看重,探讨过更加深刻的东西。
除非,他们纠结在中国往何处去的宏大命题里,在醉笑中狂欢,在黎明的微光中,发誓要在时光的洪流里,为自己,也为后人,留下一些不会褪色的东西。
中国往何处去?这是秦汉帝国走不下去的时候,每个人心中的疑问和呐喊。这是刘备和曹操开始探讨的一切,在这种时而戏谑,时而严肃的对谈中,未来的昭烈皇帝和魏武帝逐渐忘掉了自己尴尬的出身,能够终结这个世界对自己的撕扯的,只有这个世界本身的走向,能够让周围的一切喧嚣都安静下来的,只有洛阳城外不断蔓延的恐惧,和伴随着这种恐惧悄然而至的宏大未来。
游猎,玩过了。音乐会,听过了。华服美女,带来的一瞬间的快感也消散了。刘备用宗族的资金和自己的勇敢换来了一张乱世的入场券,却不幸坐在了最后一排,如果我们不知道吴巨就是吴臣,不知道他和曹操的初次相逢,我们压根不会看到,在袁绍和袁术试图用游侠结社和党人运动掀起滔天巨浪的最后,是刘备卑微而坚定的影子。
在这些朝堂上下激烈斗争,袁绍和袁术暗地里资助党人的时候,作为袁绍死党的吴臣,当然会对刘备吐露更多朝廷内部的真实情况。这可能才是刘备进一步和公孙瓒分道扬镳,乃至回乡组织武装力量的关键。虽然在涉及党人运动的问题上,刘备未必就站在袁绍这一边,但是当时激烈暗哑的政治氛围已经告诉了刘备一个明确的事实:
天下将乱,生灵涂炭,将待英雄重整河山。
如果国家即将灭亡,一纸文凭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山河即将破碎,孝廉和孝廉换来的官职又岂能保护黎民?
除了血缘一无所有的刘备决心回家。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他如何与曹操,袁绍,吴臣和卢植告别,在这些铁石心肠的人中,只有诗人曹操是唯一一个会因离别而伤感的人。但是刘备已经没有时间去照顾朋友们的情绪,他心中的世界早就不再和平。
刘备就这样回到了故乡,别人问起洛阳的见闻,他报以没有笑容的沉默。就在洛阳的朋友们仍然在置酒高会的时候,毫无本钱的刘备已经决定一个人面对乱世的风暴。很快,他就自己拉起了队伍,并且认识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
关羽、张飞
然后,也许就是176年的某个阳光明媚的三月,有了三人结为生死之交的那一幕。
那一幕震撼天地,被父老传唱千年,又在许多年后以桃园结义的形式写进了罗贯中那不朽的名著里,最终化成三义宫内的宝相庄严,伫立至今。
刘备在故乡时常想起洛阳的朋友们。在帝国即将崩塌的暗哑世界里,不甘心的少数人正在奋力挣扎,他那个时候应该已有预感,最终能看到乱世结局的只有他和曹操,但是他一定想不到,二人的相互成就是以一生为敌为代价的。
命中注定,他们在历史的漩涡中相逢,相交,相知;
命中注定,他们在末日的风暴中穿行,有时候站在同一条战线,最后却拔刀相向,天各一方;
命中注定,他们在秦汉帝国毁灭的宿命中挣扎,斗争,向着命运怒吼;他们的失败,就是华夏民族的命运。
袁绍、袁术则不同。对于这些四世三公的家族后人来说,帝国已经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是轮到他们振臂一呼,实现正义的时候了。175年的和平正是帝国在东亚世界的最后恩泽,乱世即将到来,有人磨牙吮血,准备杀人如麻。
比起暴发户之子曹操,毫无底牌的刘备觉醒的更早一些,在短暂的浮浪生活之后,刘备就毅然回乡,去组织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而曹操则经历了宦海沉浮后,才最终和他的朋友刘备一样明白:
想要从朝廷内部拯救天下,最终无非是一场徒劳。
曾经的无赖儿曹操,最终变成了一个坚毅的青年。他开始读书,射猎,循环往复,那一天终将到来。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
曹操应招从军,立下战功。随后加入西园八校尉,目睹了袁绍等人的翻云覆雨,目睹了汉朝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全过程;
刘备则带着故乡子弟,加入了校尉邹靖的北路军。他在战争中几乎丧命,却只得到了安喜县尉这样一个官职,并且,在他还来不及对命运不满时,督邮就带来了更坏的消息。
虽然,他是洛阳的朋友中最早为乱世做准备的那个人。
“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公平。”在殴打着督邮的时候,刘备的心里应该回荡着这句话。他是一文不名的汉室宗亲,他努力地混着帝都的权贵圈子,他从军报国,他结交豪侠,他力战有功,然后,就因为督邮的一句话,他就失去了一切。尽管这一切都卑微的不值一提,但只有刘备知道,这小小的县尉,也是无数士兵的命才换来的。
那应该是一个闷热的下午,督邮在刘备闷雷般的怒骂中不断哀嚎。“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的前安喜县尉突然爆发了,爆发出督邮这种人永远不可能体会的情感来。
是愤怒。是“我为国除贼,反遭小人坑害”的狷桀。
是绝望。是“当年我在洛阳看到的一切污秽,和这一切比起来,都称得上是良辰”的心死。
是不甘。是“我不能反抗命运,但我还不能反抗你吗”的枭猛。
是阴郁。是“我倒是要看看,老天爷你能拿我怎么办”的疏狂。
在把对世界的所有不满都发泄在督邮身上之后,刘备的表情恢复了常态。
刘备提剑,长啸,上马,关羽和张飞沉默地跟上了他。
“我们去洛阳。”刘备简单地解释了一句。敏锐的政治嗅觉让他明白了接下来要做的一切。
这正是帝国即将解体的前一年,未来的左将军刘备骑着一匹暴烈的白马向帝都狂奔。这样的夜奔让刘备想起上一次走这条路的时候,那年他十五岁,帝国的阳光还普照着他熟知的一切。他憧憬着自己的未来,憧憬着汉军在边疆立功的传奇。
现在战争到来了。没有荣誉,也没有童话。只有死亡,瘟疫,阴谋和背叛。只有“你以为已经为挣脱命运拼尽了全力,却刚刚知道,为了挣脱命运拼尽全力,也是命运的一部分”。
这一年,曹操即将加入西园军,袁绍等人已经加入了何进的幕府,公孙瓒已经威震塞外,只有他,刚刚失去了一切。
刘备的青年时代就这么结束了。一夜无眠,三人的马蹄声如同惊雷一样在空气中轰鸣。
这一年,刘备二十九岁。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6
🙂我的一个猜想,吴巨(吴臣)可能不是长沙出身,而是陈留 4 流浪肥猫 字1472 2020-11-29 05:07:10
🙂同学少年 11 万年看客 字12752 2020-11-23 07: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