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西西河为什么没落? -- 淡淡忧伤
首先,你的第一句话,就是无法实现的:
西西河是一个公开注册的开放论坛,除了突破人伦底线、扰乱公序良俗等一些内容是不被允许之外,说什么都是可以的,没有谁规定了只能在自己专精的领域发言。
如果说考虑专业度的话,早期的知乎倒是接近你所说的,因为知乎是问答制,并且早期用户以理工科居多,在专业领域能收获高赞的答主能迅速圈粉,成为KOL。
但随着话题和流量以及用户数逐渐增长后,原来的KOL都不会满足于本专业,而都会向其他专业以及公共领域延伸,即所谓“破圈”。但话题讨论度和用户范围一放开,又会面临众生喧嚣泥沙俱下的问题。现在的知乎用你这段描述来概括也毫不违和:
可见公共论坛的讨论质量下降不是孤例。
另一方面,如果当年河中的那些大牛留到今天,会发生什么情况?我认为并不会如你期望的,大牛的声望与日俱增,河众嗷嗷待哺,相敬如宾,岁月静好。我认为坛中大牛更有可能遭遇如下两种情况:
1, 因为知识结构和理论解释力的增进不能跟上社会和世界的变化趋势而逐渐“人设崩塌”;
2, 因为立场和利益归属的问题,逐渐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人。
这里需要辨析的是,到底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静下心来,恐怕还得承认,是相互成就的关系。西西河03-08年的“黄金时代”,那种群英荟萃,众星捧月(中华文化这轮月),固然是参与者自身素质出类拔萃,但同时也不能忽视,这恰恰是中国加入WTO后到金融危机前,与整个世界同频共振蒸蒸日上的一个蓬勃的上升期,惟其如此,才有那种阳光普照、雨露均沾、和谐共生的氛围。
然而08年之后,世界巨变磕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共同改进局面不再(所谓共同改进,就是上限共同富裕,底线帕累托改进)。一个阶层的跃升必须以暂时放弃另一个阶层为代价,这个格局下,输出观点者的专业素养固然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更重要的恐怕是操守和人伦底线,而这恰恰是难以证实却很容易证伪的。
举个例子,关于要不要建对撞机的问题,到底丘成桐王贻芳和杨振宁王孟源哪个是对的?这点如果单从专业知识上,恐怕你我一个也没有资格参与讨论。但另一方面,建不建对撞机这从来不只是一个专业问题,同样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一个专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外行难以企及的话语权和置信力,但在公共领域,很有可能是一个白痴或傻瓜,而现代的学术制度某种程度上甚至鼓励这种傻瓜。
因此,西河的讨论从来不只是一个专业度的PK,或者华山论剑那样的神仙会。同样,西西河也不是类似奥林比亚学院,或者启蒙运动时代的那种高级沙龙。所有在西西河之外试图营造那种高端精英的小圈子、话语知识闭环,无论是风眼、茶馆还是爱吱声等,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而早期大牛的星光熠熠,是因为在他们进入西河之前,在各自的领域以及人生搏击中,已经有了足够的积淀和浸染,在河中因为观点的交锋和融合,又提升了理论的纯度、厚度和博度。
但在08年之后,世界以肉眼可见的加速度方式变化,原有的经验很多已经不适用。而大牛在过去时代形成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酷烈的变化,本身就是一个疑问——在这点上我认为大牛相对于普通人,反而还有劣势。再加上利益格局的分化,每个人都试图突破原有的领域去抢占公共领域,这时候能不能坚持所谓的“初心”,就更是一个问题。
现如今认为西西河的讨论质量下降是源于“左派入侵”,我倒是认为如今的种种乱象,在当初的“黄金时代”就埋下了种子,即:西西河从来没有建立或者试图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有解释力和可行性的理论体系以及思想图谱,而是建立在一种非常宽泛的文化认同上的松散的联盟。这种联盟以大牛的专业技能、素养为骨架的客观知识体系,以及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主观人生体验为基础,以大牛间惺惺相惜、与受众间的无私分享为互动机制,以中华文化传播普及世界为愿景,创造了所谓03-08的“黄金时代”。
但这个联盟从来没有有效回答以下问题:1.我们应该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世界)?2.在共同改进局面不能维持的时候,谁应该站出来引领局面,谁又应该率先做出牺牲?3.群体间的信任机制是什么?怎么维护这种信任机制?
这三个问题,除了第三个算是论坛管理者的责任和分内事务外,第一、第二个问题都是需要所有河众深入思考和参与的问题,而不是某个大牛的脑力激荡或者“内心冲动的成果”。世界不是某个人的理想国,它是沟通构建的结果。论坛也是如此。
因此,西河不是一个“知识拼图”,它不应只解决“实然”的问题,还要包括“应然”。大牛在黄金时代没能解决这个问题,给了左派,极右,乃至虚无主义乘虚而入的空间。虽然我并不认为大牛应为此负责,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太大太难;但同样,如果因此而造成空间狭小或其他原因不得不离开论坛,也不应抱怨。一句俗话,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当你的能力撑不住这份责任,或者觉得自己没有义务去撑起的时候,转身离开是理智的选择。
至于“政见不合”、“负气出走”的案例,其实论坛矛盾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和延伸,知识分子有傲气这不难理解,但在生活中找不到桃花源,在西河找到是你的幸运,找不到才是大概率事件。03-08年的西河,在整个中文互联网中,无论时间还是空间维度上本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有幸参与本是幸运,失去也无需可惜。而还有水军试图占领这块舆论阵地,证明西西河还是很“香”的,只是没有以前那么香而已。那么该怎么办呢?毛那代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做出了他们的选择,就是拿起武器,准备战斗。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他们当然已经很好的朋友恰饭了 甲戊山人 字225 2021-01-16 19:46:56
🙂不止是恰饭 68 达闻奇 字2191 2021-01-16 00:33:21
🙂我心目中的大牛,不在奶多少,而在初心 17 七天 字1335 2021-01-17 09:06:51
🙂问题是一样的
🙂我觉得你过于理想化西西河了 2 燕人 字439 2021-01-17 16:59:36
🙂我没有过于理想化西西河 10 达闻奇 字889 2021-01-17 20:46:37
🙂几个重要转折点,老铁的出手都导致了最坏的结果 10 七天 字1165 2021-01-15 11:57:11
🙂是海峰参与用下作手段围攻老广被铁手封,还是海峰因批评中国 3 淡淡忧伤 字542 2021-01-15 2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