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农业文明的几个问题 -- ziyun2015

共:💬236 🌺1173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简单回复 -- 有补充

简单回复

一、「知行合一」概念的内涵很早就有了

孔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敏于行」

子思「力行近乎仁」「德之行」

朱熹「知行相须」「知先行重」

这是所有人文知识都会讨论的问题,并不需要等待心学

况且「巧言令色,鲜矣仁」

仅仅讨论知行问题,也就是言行分离,实际上是将心学窄化了

因为心学的知实际上是「良知」的知,沿承自先哲又有所不同

这里还有个隐藏问题,就是心学创立的背景是明学的「轻知」

二、「静」「动」实际上没那么简单

实际对应的是知与行、心与物、体与用……当然一般指静修与躬行

不过这句话的是实际出处是:张岱年《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

钱穆对乾嘉学派的批评「鑽入故紙堆中,與現實絕不相干」

实际上就是知行问题。

三、不算黑格尔那种

如果是指寻找「知识最普遍和基本的形式」

并「通过一个体系把所有知识都综合起来」

看起来有相似的地方,实际上是不同的。除了辩证法和集大成

这实际上是形而上学的范畴,心学不是这样。或者说不完全是

四、毛主席的辩证法

回答「杨昌济」「王守仁」或者「马克思」「列宁」都是错的

严格来说这里的「辩证法」实际是中国文化传统,说谁都不对

所以来自于谁并不重要。重要的这是一脉相传结合时代的产物

五、没有答案

这完全就是上个回复补充所批评的那种论证方式

单单是文化的影响显然是不足以做出这个结论的

况且朱熹也会辩证法

个人认为,党、人民、思想指导、国际形势缺一不可

六、个人认为是道德问题

这里不仅可以照搬阶级分析法,还可以照搬儒学的分析法

注意这里的道德品质不是「个人道德」而是「政治道德」

七、并没有什么认识错误

直接理解是这样,除非详细论证程朱理学派的看法

因为这就是六所说的出于个人道德而不顾政治道德

也即逐小利而弃大义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

其一、不能以现代的高观点看

其二、学派看法等于理学看法?

八、李贽的否定

这样的否定从古至今,不能仅仅通过否定来判断价值

不是说否定不好,而是说他有些不加选择、不顾实际

九、钱穆的否定

钱穆谈论的理学是「宋明理学」,也就是包括心学

他主要是否定清代理学

「宋明理学发展到朱熹与王守仁,可谓已攀登上相反方面之两极峰,把宋明理学家所要窥探的全领域,早已豁露无遗了。再循着两路线前进的,自然会逐渐转成下坡路。」

对王守仁的态度(注意不是心学)主要源自《朱子晚年定论》比如

「从来以一代大儒、一代宗师来写一本书,总没有像此书般的粗疏的。」

但是《阳明学述要》里又有这样的话

「此後我們要發揚王學……」

而《中国思想论丛》里面又有

「一切心学的精彩处,朱子都有。一切心学流弊,朱子都免。」

这实际上是说朱子学可以有心学的路向,也即如何解读

这样的话,就很难定义钱穆的「程朱理学」究竟是什么

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确认,并不符合Z兄在这里的表述

十、对青少年应该少讲观点,就算讲也要引用清楚

十一、不知所云

那个例子是用来说明混淆和偷换概念的

而不是用来拿一个人和一个阶级比较的

纠结这点毫无意义

之前用集合和元素的说法可能比较贴切

个人不喜欢不同概念混杂在一起的讨论,更不能接受一再说明应该限定之后,依然混杂而且还引入新的问题。言尽于此。

我觉得至此可以做一句真正的评价了。Z兄太过纠结于对立叙事,强调线性关系,喜欢给一个有限的结论以界外的意义。虽然看上去没有脱离前谓词思维,但是对心学却分得很清,这显然不是思维问题了。

没必要讨论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还有一点,就是把一般陈述当作价值判断了 -- 补充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