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儒家和中国思想 -- 燕人

共:💬242 🌺1270 🌵1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做一个补充

下面要车轱辘话了

原本是对中国本体论和认识论并不区分的解释。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实在是糟糕。

本体只能是认识构建的本体,认识只能是由这种本体构建。所以不存在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分野。关键在于,这里的认识不是由个体知识来确认的,这里的本体不是由直接认识来组成的。实际上,它们是意义组合及逻辑基础。或者说,是我们已经确定的恒常秩序。也即天理。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

  

天即理也。

天是由天理组成的,本质上是一种建构,而不是一种实在。天不是自然界本身,而是指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实际上是基于天理构建出来的。

  

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

  

心即理也。

我们拿什么来认定花和颜色?构成我们判断的前提,花是什么、颜色是什么……规定了这些事物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法则。这就是理。而所有理的组合就是天,在这里是心,也即超验主体。

换句话说,所有这些概念、规则构成的(可能性)集合就是超验主体。

 

这意味着花的存在是由意识构造的,或者说「所有的存在都是意识相关的」,我们所了解的只能是经验实在。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

但这很容易理解为唯心。这不就是在说旗不动心动吗?要注意,这种存在并非等于客观世界的存在。而是意义世界的存在。

回到花的例子,有这样的可能:我们可以说那是一朵花,却无法说明那个花是什么。因为只知道它符合花的基本特征,不知道它的实质(具体)。然而它可能只是塑料。所以花并不能规定它本身,只是对我们意识中经验(知识)的一种描述。

即便那是真花,我们也不能确定它的本质是什么,只能给出一种概念描述。比如它是植物的器官,它是植物。它是能固着生活和自养的生物,它是生物。它是有生命的物体,它是生命……只是对现象的规定,而不是本质。或者说,只是意义世界中的本质。

这实质上是说,虽然旗在客观世界中动了,我们才能认识到旗动,但这种动了是人所意识到的现象,旗和动了是人意识的一种描述,我们所知道的是意识中的感觉。

熟悉的河友估计早就看出来了,这其实就是康德的说法。

  

我们的一切直观无非是关于现象的表象,我们所直观的事物不是自在之物本身……如果我们把我们的主体、哪怕只要把一般感官的主观性状取消掉了的话,客体在空间和时间里的一切性状、一切关系,乃至于空间和时间本身就会消失,并且它们作为现象不能自在地实存,而只能在我们里面实存。对象自在地,离开我们感性的这一切接受性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这在我们仍然是完全不知道。我们知道的只不过是我们知觉它们的方式。

 

重新看花的例子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超验主体是一种建构,包含了对事物(可能)的描述,所以汝和花都在里面,也就是「不在心外」。但它不是一种存在(实在),所以是「同归于寂」。当明确意向(指向事物)之后就会存在,也就是意义生成了,所以会「一时明白过来」。

个人总结为「义成有待,物感心动」一个来自道家,一个来自儒家。恰好对应。

通宝推:燕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