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RCT与RWS -- 懒厨

共:💬132 🌺434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关于RCT与RWS -- 有补充

我已经很久没有正经写点东西了,国庆几天吃吃喝喝,现在终于有点闲暇,静下心来,网上看了一些资料,是之前最近我和中医粉争论的一个验药的方法问题。

先把关键词解释一下:

RCT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随机对照试验。

RWS/RWD/RWE/RWR (Real World Study/Data/Evidence/Research)真实世界研究(数据/证据),四个简写说的是同一回事,以下使用RWS这个缩写。

这两种都是方法而已,除了验药,我还见过社会问题的研究,也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研究。而这里说的,涉及中西医之争,讨论限于验药的方法。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了,解释有误之处,恳请行家指点。

假如有一个新药上市,声称可以治某个病,我们要如何检验这个药效呢?

传统的做法,是使用RCT来验药,简单来说,做法如下:

1. 招募病人,有鉴定过程,需要保证两组病人的患者特征基本一致;

2. 将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3. 一组吃安慰剂,另一组吃新药;

4. 负责的医生不知道某个病人吃的到底是安慰剂还是新药;

5. 负责发药的人,也不知道新药和安慰剂分别发给了什么人;

6. 疗程结束后,公布哪些病人吃了安慰剂,哪些病人吃了新药,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

7. 最后,再根据统计结果,如果比安慰剂的一组高很多,即可视为有效。

需要强调两点:

1. 这个方法的模式基本是固定的,无论什么药,只要遵循这个模式,满足该模式下的各个具体要求,就能获得一个可靠的结果。

2. 这个模式操作起来确实麻烦,之所以这么麻烦也要这么操作,是因为有两个因素必须排除,其一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愈能力,其二是人体有一个安慰剂效应,假如一个人吃了药好了,其中的因果关系,要如何确认呢?到底是自愈,还是真的有效? RCT的方法,正是一个有效排除干扰因素的利器。

这些年开始提出RWS的验药方法,主要的区别在于C字,Controlled, 这种验药的方法,就直接用药,也有对照组,以争议起点的清肺排毒汤为例,他们实际上就是安排了一些病人喝这个中药,另一些病人没有喝药,然后对上万个病历进行分析统计,虽然没有严格控制的对照组病人,他们从病历数据下手,尽力排除干扰数据,从而推出相应的结论。

两种方法对比,很明显,无论数据如何挖掘,RWS方法里面,安慰剂效应是无法排除的,毕竟吃了药,听说这药有用,多少会影响病人的心理。这个不是我说的,是中医药抗疫的领军人士张伯礼说的,有截屏为证:

点看全图

于是,我接着上网调查,发现了这里有篇不错的文章,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097073/

想省时间的话,可以看两个表,第一个是两种方法的对比,

点看全图

我尝试翻译一下:

对比项 RCT RWE
目的 Efficacy 验证有效性 Effectiveness 验证效果
设置 按实验设置 按真实世界情形来设置
跟进 按设计进行 按实际情况进行
治疗 固定模式 可变模式
研究对象组别 同质 非同质
参与医生 仅限调查者 多个行医者
对照项 安慰剂或挑选过的其他干预方式 多种干预方式
病人监控 持续,按研究方法进行 可变

这个表里面,最重要的是第一条,两者的目的是不一样的,RCT是用来验证药的有效性(Efficacy),RWS用来验证药的效果(Effectiveness)(注意:英文里面Efficacy与Effectiveness是有微妙的区别的,按照我的理解,Efficacy存在因果关系,Effectiveness仅是用来说明效果,其效果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关于Efficacy以及Effectiveness的区别,还是以上述的例子,RCT可以用来证明,排除了人体自愈以及安慰剂效应等各种干扰因素,某种药物的有效性,而RWS则不然,这个方法只会告诉大家,吃了这个药,通过一些数据的处理,可以确认有效率达到某个百分比,至于这个是否由安慰剂效应导致的,我们无法排除。

然后我们可以看一下第二个表,这个是对比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Advantages

Less time and cost consumption compared with RCT

- Possible to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clinical research

- No period needed for patient recruitment/enrollment

Presentation of the directionality for RCT

Research that cannot be done with RCT is possible

- Safe research on high-risk groups

Detection of less frequent side effects

Rapid access/easier information and data retrieval

Prediction model or high-risk group selection

Set a foundation on AI

Limitation

For correct analysis, a massive amount of data should be collected.

Much time needed for DQM

Experienced experts need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massive amount of data

Lack of privacy/confidentiality/lost data

Standardized research protocol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before research

- High possibility of bias

- Possible to interpret with bias or incorrectly based on research results

简单翻译如下:

优点:

- 时间与成本较低

----有可能缩短临床研究的时间

----无需耗时招募病人

- 为RCT展示了方向

- 可在RCT不适用的情况下进行研究

----在高风险组别的研究较为安全

- 可检查出较少发生的副作用

- 迅速获取信息与数据

- 可以用于预测模型或者高风险组别的选择

- 为人工智能奠定基础

缺点:

- 如要正确的分析,需要收集数量庞大的数据

- 需要很多时间进行数据质量管理

- 需要有经验的专家对数量庞大的数据进行分析

- 存在缺少隐私,保密,数据丢失的问题

- 在开始研究之前,需要对研究方法(protocol)进行标准化处理

---- 很高的可能性出现偏差

---- 对研究结果可能存在有偏差或者不正确的解读

总结一下:

对比完两者的目的和优劣,结论显而易见,这两个方法是互补的,换言之,在RCT不适用的情况下,可以用RWS顶上,但由于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其效果取决于研究者的本领。总而言之,根本就不存在用RWS代替RCT的问题。

当然,我的话中医粉可以不信,但进行清肺排毒汤RWS研究的人的话不能不信吧?请看这里:

qq97:补充,一篇与该论文相关的报道(节选)

“若能针对清肺排毒汤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将有望进一步确证其临床疗效,并推动其广泛应用,挽救全球数以万计的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李静补充道。

如果RWS足够完美,李静不会这么说吧?这不就默认了RWS就是不如RCT那么可靠吗?

中医想翻身,RCT这个坎是一定要过的,不要想着走捷径,用RWS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通宝推:从来,菜根谭,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原创】一个RCT实操例子 -- 补充帖

最近在看一本关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书,碰巧看到一个例子,关于RCT的,虽然不是真实案例,但很有意思,值得说一下:

有一个治疗高血压芬塔可的新药上市,招了2000人做试验,男女数目一样,分成两组,每组1000人,做RCT的总结如下:

治疗效果 A组: 芬塔可 B组: 安慰剂
有改善 560 350
无改善 440 650
改善率 56% 35%

从结果看,似乎这药还行,但是,由于性别这个因素很重要,我们又对性别做了一下细分,结果发现是这样的:

男性:

治疗效果 A组: 芬塔可 B组: 安慰剂
有改善 40 200
无改善 160 600
总数 200 800
改善率 20% 25%

而女性:

治疗效果 A组: 芬塔可 B组: 安慰剂
有改善 520 150
无改善 280 50
总数 800 200
改善率 65% 75%

太震惊了,只不过细分了一下而已,结论居然相反!一个优于安慰剂,另一个差过安慰剂!

为啥会有这种不同呢?其实就是由于性别这个因素非常重要,而这男女在这两组之中的占比并不一样,导致合并之后得不到一致的统计结果。

既然知道了性别是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同样占比的试验数据:

男性:

治疗效果 A组: 芬塔可 B组: 安慰剂
有改善 100 125
无改善 400 375
总数 500 500
改善率 20% 25%

女性:

治疗效果 A组: 芬塔可 B组: 安慰剂
有改善 325 375
无改善 175 125
总数 500 500
改善率 65% 75%

然后再看看合并的统计数据:

治疗效果 A组: 芬塔可 B组: 安慰剂
有改善 425 500
无改善 575 500
改善率 42.5% 50%

现在看,用于控制了性别这个关键变量,无论是性别分组,还是汇总,我们都能得到一致的结论,这个新药确实不如安慰剂。

这个例子简单吧,只要初中水平的数学能力,应该都能理解吧?RCT的原理就是这么简单,模式固定,自己去找变量,有对照组就是方便。

好了,轮到我来向RWS的粉丝提问了,这个药在没有安慰剂对照组的情况下,要如何操作?

先说说我的理解,RWS是直接上药,进行统计,肯定能够发现男性有20%的改善率,女性有65%的改善率,然后呢?

通宝推:光头佬,从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