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那些真正精妙的东西 -- 雪月空明

共:💬2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那些真正精妙的东西

  那些真正精妙的东西来自突破约束,直达目标。直达目标在许多情况下要突破无数的约束,包括形式的与思想的约束。宫本武藏认为兵法是克敌制胜之道,主张对敌人要毫不手软,作战时出手要狠、准,不能有丝毫犹豫,要以杀死敌人为最终目的,这样的言论震惊了当时的日本兵法学界,但是,除了击败对手,兵法难道还应该有别的目标吗?

    截拳道同样试图避免一切肤浅、不实,而直贯复杂问题的核心。截拳道的哲学指导思想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武道来解放习武者,使他们不再受格斗形式、无数形式和各种既定主义的奴役。”李小龙认为,形式是无意义的,任何道路都可以通向真理。

    那些真正精妙的东西是简单的。李小龙写道,“截拳道的训练是一种不断精简的过程,或者说掌握截拳道并不意味着增加更多的东西,而是砍掉非本质的东西。”截拳道的三要素是效率、直觉和简朴:效率,速战速决,最好一出手就击倒对方,不必鏖战,更忌拖泥带水;直觉,一个人在实战中,不是依师傅传授之法攻闪避,而应是求生的本能在作用他的行动;简朴,李小龙最忌不切实际的花拳绣腿,招数应简化了再简化,最好就是一拳,或一脚。

    李小龙说:“有些武术家酷爱玩形式,招式越复杂越花巧就越好;有些则仰慕扭曲了的手手脚脚,献上大量时间心血去劈砖踢板;而我则认为武术的本质在乎简单,最简单的方法往往亦是最好的方法。”

    那些真正精妙的东西源自融会贯通、广闻博识、世事通明。宫本武藏在“兵法须知”一节写道,“武道也是文武兼通之道,其他行业如儒者、禅者、茶道、歌者,凡有助于磨练心性的,莫不可以为我所用。”“兵法虽然是一项专门的学问,但如果没有对整个世界的深刻洞察,恐怕很难达到‘道’的境界。”

    李小龙虽然不像宫本武藏这样强调“广闻博识、世事通明”,但他的武道却同样源自融会贯通。他最初的功夫根植咏春拳和其他中国武术流派,并吸取一些西方拳击的技巧,后他又学习空手道、西方剑术、跆拳道、柔道和泰拳等,汲取其中的精华,后来又包括了菲律宾武术、印尼格斗技、中国内家拳术及合气道等。李小龙也有着很好的哲学素养,这有助于他融会贯通,创立自己的武道哲学截拳道,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哲学,他也酷爱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道家、佛家哲学。

    那些真正精妙的东西源自“减少幻想,正视现实”。囿于招式、传统、规范的主要原因是不敢正视现实,因此返而求助那些僵死的招式。李小龙说,“一个头脑清晰、单纯的人并不选择:是便是,不是就是不是。”截拳道并无招式,它是“没有圆周的圆”,所有的技巧必须忘却,以无意识??直觉??来应付情况。宫本武藏告诫武士要了解不同兵器的优点和缺点,但不要说喜欢哪一种,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用最有利的兵器。

    那些真正精妙的东西是“空明之道”,即所谓看清事物,看清人我,看清一切。所谓“空明”之说有着浓重的东方色彩,在当今企业界不会受欢迎,因这与占据主导的西方管理理论走向相反的路径。但是,对于人(企业中的人或者说纯粹的人)来说,空明可能是达到自由境界的必由之路。

  

  宫本武藏在《五轮书》最后一部分“空之卷”写到,空明境界就是“目光如炬,洞悉一切事物的本质。”“最大的道就是直道而行,也就是保持一颗率真的童心。”兵法,乃心之事也。这是宫本武藏的忠告。

    而李小龙在《武道释义》开篇即开始“论禅”:“欲能由武术中有所启发,意谓着能破除‘真知’与‘真命’之障碍。同时,并能发展无限的自我,无限地扩展自我。……一无自我意识时,艺至其最高之境界。一个人一旦能超乎其所做事物成败之关切,则必可发现‘自由’为何。”他的“至真之路”最后一条亦为“沉静返空灵”。

    宫本武藏和李小龙最大的不同在于,宫本武藏认为在掌握了武道的基本原则之后,还需要常年的刻苦修行,随时保持平常心,而李小龙是个撒下种子就想摘果子的人,异常浮躁和暴躁,当然这是对他的苛求。

    对节奏或韵律的重视可能是宫本武藏武道中不能忽略的亮点之一。宫本武藏认为,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节奏,悲剧的发生有时正是因为某种固有节奏的紊乱。将节奏应用于兵法,就是在掌握敌人节奏之时,使出敌人意想不到的招数,打破敌人的节奏,同时以自己强且和谐的节奏发动进攻。

  

   兵法之道在生活的一切方面体现的就是,在任何情况下,自立自强、主动进攻、保持不败、重视名誉的求胜之道。

  

  

  真正的兵法只是简单的求胜之道。兵法,就是求胜,为此,你只需要注意很少的东西,那就是:几种基本的架势,几个基本的招数,再就是勤学苦练,在实战中体验,在实战中进步。

  

   学习“二天一流”兵法的基本原则:

   1. 去掉邪恶的心思;

   2. 刻苦修炼,完全靠自己的功夫和领悟;

   3. 广泛的阅世,增加自己的人生体验;

   4. 熟悉各行各业的基本方法和要旨;

   5. 要明辨得失,头脑清楚;

   6. 要有鉴赏力和超凡的眼光;

   7. 要能知微察渐,有敏锐的观察力;

   8. 小事情不得疏忽;

   9. 不做无聊和没有意义的事情。

  

  

  掌握兵法原则后,还需要常年的刻苦修行。你所要达到的境界是,你的技艺控制着你的整个的身心。这种状态下,不仅是你的武器、你的双手,包括你的眼神、身体以及你的心智,无不是你的兵法的延伸。此时,你身体的每一部分已完全能够被你的意志自由所控制。这种境界,就是无人能击倒你的不败之境。

  

  

  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说,就要做到静处时不能心如死灰,行动时要心如止水,精神不能为外物所累,而身体的状态更不能受到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必须将全部精力凝结到一点,而不能过于散缓。心中过满,感情过于充裕不可取;心中过空,感情过于淡然也不利于作战。所以,作战心理要调整到表面上平稳,甚至柔弱,心里的气势却很强盛,有一种不可挫伤的刚强。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别人看破自己的心态。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突破自己身体状况的局限,获得精神和见识的双重增长。比如,一个身材瘦小的人,要了解身材高大的人的反应,就要以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反之亦然。局限在自己的身体是不行的,这样完全按照应激的反应进行动作,很容易被别人抓住要害。

  

  

  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完整,突破个人状况的局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涤除玄览”。也就是保持清醒,努力增进心智的意思。只有心智澄明,你才能明辨世间的一切事情的是非善恶,才会通晓一切事物的道理,任何事情都要蒙蔽不了你,只有到了这个境界,你才能真正明白剑法的意义,成为真正的武林高手。

  

  

  无构之构,也就是没有架势的架势,没有位置的位置,在兵法中它的意义是说在具体的进攻中,不要拘泥于某一种架势,而要灵活应变。总的原则是,要善于取势,意思就是要引利趋势,化有构为无构。在战斗中,如果考虑太多,反而会贻误战机。这个时候,头脑之中只能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消灭敌人。进攻、防守全要以此为准则。因此,把握战机就成为最大的关键,要做到无论是刺、斩、劈、闪、挡,全都是自然发出,应用灵活。

  

   “二天一流”的最高境界,便是无知无觉、空无一物的“空明境界”。

   完全的空无一物是不可能的,我所说的“空”,既是知“无”,又是知“有”。

   最大的道,就是直道而行。也就是保持一颗率真的童心。这样的心可以扫除无数阴霾,助你看清天地间万事万物--这就是“空”的境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