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明清时期部分火炮资料整理 -- 阴霾信仰

共:💬101 🌺539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在明代西方就有那么多各种书籍?

第二,为什么这些书籍传入中国后,不能广泛传播,因而知者寥寥?

其实这两个问题在本质上与“李约瑟之问”是相同的。

近代欧洲,发生两件划时代大事,都与姓哥的两哥们相关。

其一是哥白尼革命,之所以称为革命,是因为哥白尼开辟了自然科学的道路,自此科学才走上了康庄大道;

其二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也就是欧洲所谓的地理大发现。

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欧洲率先搞起了工业化,地理大发现又为工业化提供了全球市场,从此西方称霸世界至今。

怎么就突然冒出了这两哥们?因为在这两人出生之前,一位德国小子发明了一样神器。

哥白尼生于1473年,哥伦布生于1451年。

而在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机。

古登堡活字印刷机的出现,其意义大概相当于当今PC电脑和移动互联网的问世,它使得信息传播,尤其是知识的传播,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跨台阶式的改变。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也就是说,书籍越多,人类进步越快。

在古登堡印刷机出现前,欧洲的书籍全部是手抄本,其数量之少,价格之贵,可想而知,客观上造成知识垄断在极少数人手里;

在古登堡印刷机出现之后,由于成书的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大降低,书籍出版和发行成为一个大产业,也才使得大量的人有了接触书籍,学习和了解知识的机会。

知识人口的基数大了,哥伦布、哥白尼这两哥们能冒出来也就不稀奇了。

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古登堡印刷机的出现,使得西方在明代就可以出版海量的书籍。

那么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古登堡印刷机的原理是活字印刷,而且毫无疑问还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中国在北宋就发明了活字印刷,但是一直到明清,占主流却是雕版印刷。

为什么活字印刷在古登堡那里就可以成为神器,而在我们这儿却如同鸡肋?

原因非常简单,却让人郁闷不已。

古登堡印刷一本书,因为是拼音文字,只要制作几十个活字就可以了;而我们古人印刷一本书,制作上万个活字是起步,考虑损耗,用金属活字,固然可以少点,但金属不便宜;用木活字,泥活字倒是便宜,可不耐用,用的活字数量又上去了,总之,就是一个贵,除了皇家,民间出书的一般印不起。

所以,首先活字印刷体现在成本上,中国和欧洲相差太大。

其次,使用门槛也不同,古登堡印刷排版,不识字的但能认全几十个字母的人就可以胜任,据说古登堡发明出印刷机后,手下的学徒干一段时间后,便纷纷离开他,自己去开印刷厂;而在中国,不识字的话很难从事排版。鲁迅等人建议将汉字改成拼音文字,那是因为,他们这些搞写文章谋生的人,也要经常到印刷车间去做校对,大概是深受其苦的缘故。

由于上述两条,中国的活字印刷与古登堡的,虽然技术原理相同,但在应用上推广方面,相差太多。

所以,中国一直以雕版印刷为主。有人统计过清代出版的书籍,采用活字印刷的仅占1%。

雕版印刷也不轻松,要把整本书先雕刻出来,工程不要太浩大,所以古人出一本书动辄数年。

由于出书太费劲,尽管明代就有很多西方书籍传进来,但还是不能得到较大的传播,这就是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大概在清末,1900年前后,西方传教士将现代印刷术传入中国,此时欧洲工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这些传教士用铅做活字,还编制汉字字典,短短数年内,便将书籍出版做成了一个大产业,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印刷机械,印刷油墨,印刷药品,印刷用纸在数百万元以上,不过也得益于此,后来才有报纸,白话文,新文化运动等等。

回顾这些历史,可以说中国近代的落后,主要在于我们使用的象形文字,先天限制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

但是,并不意味着象形文字就低等,相反,象形文字比拼音文字要高级。

拼音文字是人类在交往中自然产生的,是对人类相互沟通的原始记录;而象形文字产生与沟通无关,是人类思想和经验的记录。商人占卜,然后将占卜用甲骨文记录下来,其实是在试图通过无数个随机事件,代代相传,从而找出有规律的经验,甲骨文不是地中海西岸的人到东岸去做买卖,为了沟通需要,大家约定好都能听明白的一个单词。

所以,汉字一产生就代表着知识,而拼音文字仅仅是交流的工具。

就扯这些吧。

通宝推:唐家山,南宫长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