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对于温铁军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比较清楚的描述 -- 箪食瓢饮到中年

共:💬81 🌺318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陈一谘当年是这样说的

“包产到户”在我国农村发展中带来三个转变

  

  1.广大农民有眉飞色舞第二次解放的感觉。农民讲:“解放后有过两次好日子,一次是土改后到56年以前,一次是现在"。56年前的兴旺劲又出现了”。过去用了很多办法都搞不好的地方,现在地种成了“样板田"”。可见,我国农业发展不快,主要原因不在地不长,不在农不勤,不在没经验,不在投资少,而在于方针、政策有问题。安徽各地都反映生活不如解放初期好。巢湖地区一个老同志说,现在农民50%生活不如解放前,100%不如55、56年。很多农民反映,20多年没吃饱肚子,这两年吃饱了。所以,千条万条,农民有没有积极性是第一条。我国落后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每个农民一年多创造100元财富,全国就是800个亿。“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觉得自己又当家作主了,这是最大的转变。

  

  2.“合同制”的出现对我国农业发展有深远意义。许多地方出现的“合同制”虽还不完善,但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巨大进步。它一方面可以把用行政命令管理农业逐步改变为用经济办法,一方面可以逐步把农民和集体,国家置于等价交换的平等地位上。从长远看,它将使按行政办法和行政框架、自然村落和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不可避免带有自然经济和封建宗法特点的行政式农业经济体制,转变为自愿互利的真正的新型合作经济。

  

  3.中国农民找到了一种调动个体,发展群体的好形式。我们过去一谈个体积极性就批之曰“资本主义”。实际上没有每一个个体的积极性,何来集体的积极性?有人甚至宣传违反起码常识的什么“大河没水小河干”。否定了个性,也就没有共性;共性总是蕴于个性之中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种使个体与群体利益可以协调一致的办法。社会主义的政策必须恰当地解决这个问题。“包产到户”则正在摸索着向这个目标前进。

  ——《农村的曙光中国的希望——关于安徽省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考察报》

结果并没有变化,人口和经济优势依然形成了事实上的“宗族”,你贴的问题反而变本加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