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民国的建立说起 -- gb2312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创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为民国元年。
民国不同于中国以往的封建王朝,孙中山说:“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民国的建立,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这也激励了很多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
李叔同在得知民国建立之后,写了一首:《民国肇造填此志感》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作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河山,英雄造。
这首词写得慷慨激昂,振奋人心。但也能看出一点小问题:
“看从今,一担好河山,英雄造。”——这明显更接近“英雄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也是那个时候仁人志士的思想的主流。
那时候,只有个别远见卓识的人物,才能意识到:人民大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比如梁启超曾说过:“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
再看中华民国成立时,西装笔挺的政要的合影照片,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以接受西方思想的精英主导的政府。
这里面有一个人能代表工人吗?没有。
有一个人能代表农民吗?也没有。
所以,这个南京临时政府注定不能长久。
历史的潮流终究不可阻挡,经过南京国民政府和袁世凯一系列的战斗和谈判之后:
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下诏退位,历时268年的清朝,正式结束。
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唐德刚先生曾风趣地说,民国的建立是“孙文创制,宣统退位,袁氏当国”。
孙中山的特点是对于大势认识得比较清楚,也就是大局观比较好。他领导的同盟会,发动了多次不太成熟的起义,虽然多次失败,但确是顺天下大势而为,早晚有一次会成功。
袁世凯的特点是对时机的把握比较好,善于借势而为。他一方面借北洋军的势,迫使革命党和他谈判。一方面借革命军的势,迫使宣统皇帝退位。又以此为条件,迫使孙中山辞职,自己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的问题是私心作祟,私心作祟必然看不清大势。
孙中山以大局为重,只当了45天的临时大总统,就毅然辞职,必然流芳史册。
袁世凯私心作祟,甚至妄想恢复帝制。那就是逆势而为,借来的一切都要还回去。后来,不仅革命党反对他,甚至北洋军都通电要求他下野,他在忧惧中死去,然后遗臭万年,也是必然的结果。
总之,无论是权力,财产,声誉,还是天下大势,把借来的当成自己的,终究不会有好的结果。
《道德经》说:“神器不可执之”就是这个道理。
(欢迎关注:公众号,百家号:总钻风有来有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3
🙂【原创】从民国的建立说起
🙂中华民国还是对封建传统落后腐朽中国的继承 2 真离 字158 2023-09-22 22:19:49
🙂民国的建立代表这政治合法性范式的变化 4 大秦猛士 字90 2023-09-21 21: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