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另一个角度看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国庆节快乐 -- 真离
林彪在东北是不是声望很高?未必见得。进入东北的部队,大多数来自山东,辅之以罗政委,才拿住了基本盘。纵队首长更是来自各个山头。而且,林总八年抗战,平型关之后就没有一线指挥过部队。
来自于主席的东北战略决策,是政治,经济上的通盘考虑,是关乎所有解放区,解放军的。政治上,国军的全面进攻到战略进攻,虽然颓势尽显,但是解放区面积的萎缩是显著的。这带来的问题一个是信心的问题,另外更严重的是兵源和经济问题。除了东北,几乎所有解放区都很困难。至于外部世界。美军不会出兵东北是显而易见的,在欧洲苏联是强势,英美根本无暇顾及中国。
而对于战役的决策,天时地利人和。国民党置于东北的重兵集团,没有铁路网的支撑,在东北这样水网密集的平原,除了冬夏两季,机动性还不如两条腿的步兵。但是,这样的武装集团一旦退到华北,战斗力就会倍增。到48年,东北国军已经失去进攻能力,只能依托几个大城市做战略防御。这个时候,对其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是可能的。再加上东北解放军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东北国军的情况下,这个战略绝对是可以的。
主席从二月开始催促林彪,打锦州关上东北大门。这个时候,冬季上冻的田野开始解冻,廖耀湘,郑洞国根本不敢出城,出城就会陷在烂泥地里。过了这个时间点,打锦州,沈阳之敌是可以驰援的,所以夏天勉强同意让林彪打长春。幸亏是林彪在四平打怕了,稍遇抵抗就不敢打了,改成围困了。否则,硬攻长春反而不利于东北整个战略。攻下长春,很有可能沈阳的廖耀湘在锦州的接应下,全部逃入关内,那麻烦就大了。这二十多万国军,不管留在华北,还是南下华中其作用都不可低估,后果严重。
战争的目的,是政治,是经济。战争的胜利,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总加成。军校只是培养尉级军官的地方。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为什么是锦州? 27 呆头呆脑 字3497 2023-10-06 01:50:15
😂著名的“不打锦州打豆豆” 19 常挨揍 字988 2023-10-06 05:20:01
🙂你说是毛主席和林彪的分歧,这个肯定是事实,可见林彪在东北确实 15 真离 字7352 2023-10-06 03:45:29
🙂【讨论】
🙂林在初入东北时威信还是比较高的 16 袁大头 字1277 2023-10-06 22:23:36
🙂林在东北的军事威信是绝对的 9 杰瑞 字550 2023-10-07 23:58:02
🙂全去肯定不行,关内就崩了。 4 真离 字86 2023-10-08 03:06:38
🙂林彪打稳仗,粟裕打险仗 4 波素扬舟轻 字112 2023-10-08 02: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