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长安那些事——街坊与乡亲 -- gb2312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
我们把城里的邻居叫街坊,村里的邻居叫乡亲。这种说法从何而来呢?
据《唐六典》: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村、坊皆有正,以司督察。(里正兼课植农桑,催驱赋役)四家为邻,五家为保。
也就是说每100户组成一个“里”, 每5个“里”组成一个“乡”。
城内是按照“坊”来划分的,城外是按照“村”来划分的。
这里面并没有规定“乡”,“里”,和“村”的关系,主要是因为“乡”和“里”是按户数划分的,而“村”是自然形成聚落。“村”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官方没办法规定每个“村”有多少户。
“坊”在城内,城里面有多少个“坊”,以及每个“坊”的大小都是可规划的。
唐朝长安城内就有108个“坊”(加上“东市”,和“西市”,总计110个“坊”)。
如上图,可以看出唐长安的“坊”的规划十分严整。
北部的皇城附近的“坊”面积较大,人口也较多。
“坊”之间和“坊”内部,由街道联通,所以有“街坊”之称。
“坊”之间是封闭的,有点像现在的封闭式小区。
即便现在的北京,规划也做不到如此严整。
所以采用“街道办”,“居委会”的管理方式更符合现在的需要。
当然,现在“街坊”之间的互助,有时候也很暖心。
今天(2024-3-31),我在街坊微信群里看到这样一条消息:
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的:有一位老人家需要卖一些废品补贴家用,街坊们就默默地把纸箱子放在她家门口,现在她已经不住在这里了,新的住户发现还有很多人把纸箱子放在门口……
守望相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再说说乡亲这个词:
“乡亲”这个说法广义上讲是同乡,狭义上讲是同村的村民。
“乡亲”似乎比“街坊”这个词体现了一种更紧密的关系,我觉得原因是同村的村民一般需要共同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这要比仅仅居住在附近的“街坊”联系更紧密。另一方面,村民们往往需要共同应对一些乡野的野兽的威胁。
比如,据《旧唐书》记载:
四年九月己卯,虎入京城长寿坊元载私庙,将军周皓格杀之。
大历四年,也就是公元769年。有猛虎进入长安长寿坊(上图中标红的区域)元载家的私庙,被将军周皓格杀。
在长安城内,都难免有猛虎溜达进来。然后被全副武装,武艺高强的将领格杀。这要是城外的村庄,乡亲们大概只能团结起来,用简单的农具自保了。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农民总是中国革命的生力军。乡亲们共同从事生产活动,共同面对诸如野兽,流寇,苛捐杂税等种种生存威胁,比市民更容易团结起来,形成一股如同洪流般的力量。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长安那些事——街坊与乡亲
🙂很困惑老虎是怎么进城的 5 回车 字255 2024-04-06 23:50:42
🙂游泳进去的可能确实很大 3 gb2312 字217 2024-04-07 08:07:17
🙂老虎会游泳吧,《动物世界》看来的 2 普鲁托 字208 2024-04-07 06:10:03
🙂我一直以为“街坊”是北方/北京方言 3 普鲁托 字182 2024-04-06 12:11:26
🙂“教坊”确实是从唐朝开始设立的 3 gb2312 字149 2024-04-06 2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