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古诗词一字之差,哪个意境更好? -- 俺老孫

共:💬119 🌺56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之前很多人通过地理、气候、传抄考证等方面分析过了

比如从地理角度分析,玉门关距离离黄河最近的西宁市有690公里,且玉门关周围根本没有山,诗人如果是在玉门关写诗,既不会写“黄河远上白云间”也不会写“一片孤城万仞山”。从全诗看又明明是写景,所谓凉州在今天的甘肃武威,距黄河200多公里,如果诗人在凉州写的诗,根本看不见黄河。

而从气候角度分析,最著名的是竺可桢先生在《物候学》一书中所写,认为应作为“黄沙直上白云间”,以为这样写,很合乎凉州以西玉门关一带春天的情况。他引用唐代诗人的诗句作为旁证:与王之涣同时而齐名的诗人王昌龄,有一首《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维的《送刘司直赴西安》:“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都把黄沙与玉门关联系起来。的确,玉门关一带到春天,刮大风起黄沙是经常发生的。

从传抄上考证者,则认为是历来传抄的错误,认为把沙的草书认成河,黄河直上不好唱所以唱成黄河远上。又翻看诗集,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及宋·尤袤的《全唐诗话》中均写为,“黄沙直上白云间”,包括用唐代薛用弱的《集异记》的故事: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诗人在长安相遇,用伶人唱诗比谁的诗传唱广,双鬟起唱:“黄沙远上白云间……”做证。

但这些解释,其实都不足以证明。

地理、气候说,虽有道理,但查看王之涣的生平,其实他从来没有去过边塞,写的诗都是想象,自然跟诗人写诗在哪里无关了。

而认为传抄造成的错误,其实也解释不了如果诗人写的是“黄沙直上”,为何唐朝的《集异记》里写成了“黄沙远上”,又只有宋代《乐府诗集》及《全唐诗话》里是“黄沙直上”,而其他抄本中均做“黄河远上”。

我觉得,还应该从此诗的立意及诗人写作的背景分析。王之涣恰逢唐玄宗所在的开元盛唐时代,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这是众所周知的。上有所好下必从之。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就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敬献给唐玄宗。《乐苑》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唐玄宗尤其喜爱其中来自凉州的一种曲牌。玄宗把《凉州》交给教坊,让乐师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以演唱,教坊则以所进之地为曲调之名,这就是《凉州曲》与《凉州词》的来历。而王之涣借曲填词写成了诗,诗题又作《出塞》,但显然不是单纯的因为诗句优美而得以传唱,更因为其中的深意。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可以说点到了关键点。也就是说王之涣借此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故此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既然末尾说君恩不及边塞士卒,前面讲边塞士卒的辛苦才合理。而黄河远上显然体现不了这一点,只有“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用环境的艰苦才能体现戍边将士的辛苦,更用以呼应尾句的“春风不度玉门关”。

而如果按通常传抄的“黄河远上白云间”,此诗不过就是一个寻常写西北边塞风光的诗,美则美矣,但却没有什么内涵,更何况还是诗人想象出来的边塞。而用“黄沙直上白云间”,则体现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与对君恩不及的无奈,更富历史感与责任感。这应该也是此诗自写成就一直被传唱的原因吧。

通宝推:燕人,不远攸高,桥上,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