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投票大学科研能力的判断,川大vs牛剑 - 对西西河网友的测试 -- 仕女

共:💬52 🌺95 🌵17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30 / 0

    当前川大科研能力真超过牛津剑桥
    12/0
    我不相信以上陈述
    18/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国)科大

在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整个转变过程中,邓勇书记出力很大。但是并不怎么出名。他从04年开始以书记的身份作为法人代表,这在全国高校应该是比较早的。当然有一定历史特殊性,因为自建立起院长、校长长期由科大校长(脱钩后中科院一名副院长)兼任,并不管事,通常是常务副院长管事。但是高文走了邓勇管事,从书记【降】为常务副院长总有点别扭,所以就书记当法人了。到现在,书记是一把手是很多高校常例。

你说的【扭转乾坤】梗确实在科大学生中广为流传,但和地球自转关系大概率是杜撰的,看姿态并不像。真实原因我怀疑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这个有点敏感就不多说了。

科大学风很好。我入学的时候,流传的段子是钱学森考航天概论,乌兰夫儿子晕倒被担架抬出去这样的。还有【不要命的上科大】的说法。经常有早晨提个暖瓶出门,深夜才回宿舍的大神。不知道是时代变化还是人长大就变世俗,到我毕业的时候,身边关于经费的讨论就多了起来。

上世纪末,中科大进了一个什么计划(C9缘起)发达了、有钱了,而且基本放弃回北京,就对这个中科大研究生院(北京)当拖油瓶对待了。

当时这个计划,是教育部出钱,要求地方匹配为前提。清华是教育部出9亿,北京市出9亿,真金白银拿到18亿。科大是三个后娘。教育部出3亿倒真的给了。中科院出3个亿以科研项目形式给,其实相当于没给。因为给各下属单位自由竞争的科研项目,科大凭本事抢到的,算了算差不多就是这个数。而安徽省更猛,说是修一条大马路,算是给科大投资。那条路原来叫黄山路,在科大西区和安徽大学之间,有点斜,修新路拓宽拉直了,除了拆些平房,还趁机要求科大围墙后退若干米,安徽大学围墙前出若干米。这个投资效果是负的。不过对于科大这样的穷单位,能有3亿已经很不错了,清华的六分之一呢。

当然那会科大穷,研究生院确实如你所说更穷。我去的时候,还有很多平房。作为招待所的东小楼、西小楼,脏乱差比北京那种地下室小旅馆都不如。我们实验室有个青教,外地来访他的女同学(那会还是群演,后来演过几个不大出名角色,现在是经纪人)看了那个条件坚决不住,非在他的宿舍打地铺,于是当晚拿下他成了女朋友,再后来成了师母。另一个流传更广泛的段子是某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因为衣着破烂又没带身份证,遛弯时被玉泉路派出所扣了一晚。

邓勇书记任上搞了不少大修大建。前面提到那个青教就分到玉海园的房子,真心感谢邓书记和学校。现在他每年有段时间要奔波到雁栖湖上课,也毫无怨言。除了教工,也修学生宿舍楼,我们也在周边几个宾馆搬来搬去。有段时间住国防大学,有天夜里我和女朋友路过毛爷爷打车像后面,因为拉了下手,还被巡逻队制止。后来回玉泉路看一次,感觉学校高大上到已经快认不出来了。连门口的花鸟虫鱼市场(类似乡野版的合肥城隍庙批发市场)都改成了雕塑公园。

另: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改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同年,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也改名中关村中学。算是科大在北京余波的彻底消失。

我因为是科大本科,玉泉路读研,恰好经历了那段变动的时间,除了打游击一样的换宿舍,还有培养计划、毕业要求的改动,通知抬头,证件公章,文章署名单位的变化等等。所以知道的八卦多一点。

通宝推:梁效,普鲁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