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如果没有156项工程,建立独立工业体系有可能比真实历史更快。 -- 乾道学派

共:💬321 🌺789 🌵2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提法触及根本

其实也是美国和苏联工业化路线的根本区别,高积累和高消费,对应的就是低迭代和高迭代,简言之,如果认为技术迭代快,那么高消费必然胜出,因为越后面生产的东西,效率越高,甚至会对前代产品产生碾压效果;而如果认为技术迭代慢,那就是类似农业社会,认为数量可以碾压技术,稳定的技术路线,大工厂大生产,迅速爆产能,T34群狼锤爆虎式豹式。说得更直白一点,高积累就是战时经济模式,在对手技术优势未完全转化为产量前,一波带走对手。所以如果认为三战很快就会爆发,那么高积累胜出,如果三战迟迟不爆发,高消费大概率胜出(因为还有一种可能,高积累等高消费烧出最新的成熟工艺后,再次大规模上产能,短期内形成对高消费的优势)。

按武侠世界的定义,高积累模式显然更像天魔解体大法等邪派武功,一旦积累的东西不能打出去,那么马上反噬自身(仓库里积压的武器、货物都过时了,巨额浪费),唯一指望的就是再玩一手吸星大法,如像前苏一样8%GDP靠偷技术。但无论怎么折腾,高积累工业化,就是要在高消费高迭代的对手完成技术爆产能前,一拳梭哈打死对手。因此上世纪只要三战不爆发,前苏就是稳输的下场。

话说回来,为什么高消费指向高迭代呢?工业化里的生产技术都来源于实验室,实验室产出的东西,不一定好,但是你要不小试中试一路扩大产能上去,你根本不知道这东西到底好不好,能不能大规模生产能不能用,于是中间各种试错时产生的废品和半成品,必须有人买单,如果全部国家买单,那么一项技术这么多分支,这么多半成品,那个成本是天文数字。于是美国发现了一条道路,以市场化,消费端来分摊这一成本,这样就可以减轻国家的压力,利用市场里各种尝鲜小歩快跑,迅速迭代出新一代的技术,由于不能明确技术最终的稳定版就是是哪一版,自然几乎不可能出现苏联那种一个产品几年十几年不变地大规模上产能,而是只有真的快要爆发三战了,才从众多市场迭代产品中选一个进行爆产能,或者干脆几种一起爆产能。

回到上世纪的中国,以中国的铁、石油、橡胶等主要工业原材料产量,中国几乎只有一个选项:即以美国的高消费、高迭代、低积累模式,才有可能完成局部工业化,走苏联路线,几乎就是找死。但是很可惜,毛公建国后很快就架空了政协,导致新中国彻底失去了高消费高迭代这个工业化路线,一群土老帽当然只能看懂苏联的一群工厂死命造,一条路走到黑的模式。于是新中国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很快就被傻大粗笨的苏联式工业化路线消耗一空。毛公通过156工程,总算看懂了工业化的皮毛,被迫只能赌中国的地里啥都有,于是赶鸭子上架,全国地质勘探,大炼钢铁,试图以农业的根底,赶上工业化的进程,但是工业化大工厂的吞金兽胃口(还是苏式工厂,吞金*N),又岂是手推车和遍地小高炉可以抹平的,于是156工程陆续无疾而终,这期间的损失,很少有人去算。但是我们以今天的视角可以很明晰地看懂,一家企业,资金链断裂会发生什么,一个国度能源和原材料枯竭会意味着什么?

其实乾道学派河友的观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河友普遍都被毛公的光环给炫晕了,根本看不到上世纪的中国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虽然中国在156工程后期,开始强行向低积累高迭代模式转变,但是没有市场来共同分担、检验工业半成品,结果就是80年代国营工厂产品普遍被欧美吊打。

最后说一句,谈论上世纪的中国工业化进程,请一定先隔绝毛公的光芒,否则你啥也看不清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