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农村一角 -- 审度

共:💬272 🌺524 🌵1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包产到户好不好 - 鱼英的回答 - 知乎

《黄河边的中国》:

一名县政法委主任,三名乡镇党委书记,年龄都在三四十岁之间,皆大专文凭。河南县乡两级官员,差不多年轻化、知识化了。我主要请他们谈谈农村基层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谈谈他们在多年的农村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与忧虑。

一、关于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问题。

他们说,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村的改革始于土地家庭承包制。如今全国上下都说集体化搞糟了,都说分田单干好。其实,这种说法既不客观也不公正。应该说,集体化与分田单干各有利弊。河南省直到1983年才全面推行分田单干,行政指令,一级一级压下来,非分不可,而且分得越彻底越好。多年来的集体积累,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还美其名曰“分光吃光,不留后遗症”。其实,最大的后遗症就在于,村集体一旦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村委就形不成一个健全的组织,有许多公共事务就办不成。村委组织的健全与否,关系十分重大,因为村委组织乃是党和政府与千百万农户的直接接触点,是中国农村社会基层政权的一块基石。

他们说,如果当时不采取强硬的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而是充分尊重各公社、各大队、各小队的实际情况与村、组农民的多数意愿,那就好了。如果干部与群众愿意继续走集体化道路,就让他们继续搞下去;如果干部与群众愿意分田单干,那么就分田单干。总之不必用行政指令强求一律,让两种体制有个竞争、有个比较那该多好。就河南农业来说,在集体化时代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公社与大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小麦亩产已近千斤,耕地基本上实行机械化,集体积累也比较多。像这样的大队,多数农民对分田单干的要求并不迫切,甚至没有这个要求。就从开封数县情况来看,如按原来的道路走下来,小麦亩产普遍达到目前的水平(平均亩产600~700斤),似乎并没有什么大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那时农村没有贫富分化,干部比较廉洁,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当时几个公社合用一个派出所,每个公社只有一名公安干警,公社党政

机构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二三十人,哪有现在这样庞大?!

他们说,推行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从1983年算起十几年过去了。客观地讲,农民群众是接受这个制度的,但从农村与农业管理的角度来说,分田单干也暴露出来不少问题:一是村集体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因此,这一级基层政权组织的基础不牢靠。二是大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与投入十分困难。三是对土地本身的投入与耕地的有效使用问题。中央一会儿提出搞双层管理,一会儿提出推行两田制,前几年又提出稳定土地家庭承包制一定30年不变。中央似乎想用上述政策来解决土地家庭承包制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套句时髦话来说,难以操作。如硬性推行,又会产生新的更严重的问题。例如,土地承包,一定三十年不变,但在这三十年内,家庭的人口却不断发生变化。女嫁它村,难道不得回老家耕种自己的那份承包地?有些农户全家经济重心转移到城镇,听任耕地荒芜是不是一种耕地资源的浪费?转包取租,是不是一种变相剥削?人口增加的农户强烈要求重新调整耕地,而人口减少的农户拿着中央一定三十年不变的文件拒绝分出耕地。那些该分而未能分到土地的农民往往暗中破坏别人的庄稼果树,或借口拒交公粮。我们乡镇这几年发生好几起这样的案件。又如村与农户的双层管理,管理是要成本要钱的,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村,只能在耕地上打主意。在人均耕地较多的村,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但在人均耕地只有一亩左右的村,能把多少耕地收归村集体所有?。。。

包产到户好不好? - 鱼英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9728075/answer/3540415579

通宝推:qq9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