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爱西河 箱底红货】老爸与长征运载火箭(1) -- 山而王

共:💬404 🌺119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软件外包问题

我觉得中国的“意识形态”不是一个大问题。北美高科技公司,只要不涉及国防项目,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就不会在意。中国竞争不过印度除了语言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更重要,就是中国没有真正的软件工业。中国的软件“工业”,规模太小,基本还是“小作坊”的作业方式,而不是大工业的协作方式。中国人很聪明,也很勤劳,但中国人做软件非常的不规范,也不喜欢写文档。搞软件外包,实际和“来料加工”类似,必须按照北美的标准和设计做coding和documentation。这其实是典型的“蓝领”工作,而中国从事软件开发的人基本都属于“精英”人才,自视很高。让他们完全按照别人的设计和标准去写代码,是拿千里马拉大车,效果绝对好不了。

据我所知,中国在国际上销售比较成功的软件,大部分都是中国自己设计开发的。所以中国现有的软件“精英”,还是应该致力于自主设计创新型的软件开发。而软件外包,应该另辟蹊径。

搞软件外包,关键要有两种人才:一种是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的软件设计和组织管理人才,一种是踏实肯干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最好使用在国外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海归,作业人员则最好不是大学毕业生,而是中专、技校、甚至职业培训班即可。这些作业人员不要求懂得计算机工作原理,只需要懂得计算机语言,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工作认真细致即可。软件外包,做为一种工业,这些作业人员和工厂的工人其实没什么两样,太聪明的人往往干不好。

没有大量的“蓝领工人”,就不可能压低成本,也就不可能高薪聘请海归做软件设计和管理。海外销售的“中国制造”,绝大多数都是外国品牌。这就说明,它们都是中国的外资企业或者合资企业生产的,显然都有外语程度很高的管理人员,和大量文化程度不高的产业工人。中国要想占领“软件外包”这块阵地,就得模仿这种企业模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