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沉默的大多数 -- 孔老大

共:💬93 🌺166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回答麻子网友

不用假使,59年~61年有地方就是风调雨顺,那里确是没有饥荒。

不熟悉乌克兰的情况。

当时全国不是每个地方都饥荒。全国大跃进、人民公社等错误,却都是搞了的。(除了西藏等地)这不是在强调。而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史实。

高指标、高估产的结果,就产生了高征购,购了过头粮。1958年实收粮食18266万斤,除了三留外,只剩1180万斤;而我们却征购了7102万斤,特别是1959年,总产只有10960万斤,按当时标准,仅够全县口粮,而我们却购了5974万斤,结果就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生活安排。这一年从秋收结束到12月底的两个月中,农村中没有供应口粮。

高征购(7012万斤+5974万斤=) 12086万斤,征来的粮食去向?

怎么一个天灾都没有提呢?

您的意思是没有发生天灾?

62年周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忧心如焚的说:工厂企业增加太多,职工人数3年内增加 3000多万人。

今年计划粮食产量为2900亿斤,即使完成计划,也不足供养1.2亿城镇人口,甚至即使恢复到1957年的粮食产量(3900亿斤),也负担不了目前城镇人口的正常供应。这就是我们面对的严酷现实。

因此中央决定,城镇人口减少 2000万人。

中国东部农村人多地少是事实。

一下子增加城镇人口,确实不是“有步骤、按比例地发展”,是头脑发热的结果,会造成经济损失。可是即使工厂企业增加太多,职工人数3年内增加 3000多万人,他们进了城,原籍乡下的口粮就“不需要”了,没有在城里吃一份,乡下还吃一份的吃双份特权。这3000万人也进了城,同时农村就少了3000万张嘴,不能只看一面,关键还是人多地少或人少地多。百分之5~6%的农民,分三年进城,安排的好,城乡可以“双赢”,问题是他们进城后进入轻、重工业的比例也弄错了。

所以,让人返乡还有一层意思,要调正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部骤。有人批评甚至攻击说这是“国家转移负担”给农民。城里,不能“让”回乡的,当时有的就是坐着,但每月工资要照发。

中科院关于建国后耕地面积的一份分析指出:1958~1961年,是中国耕地面积流失最为严重的时期。4年间耕地减少约850万公顷(1.27亿亩).农业部的估算是725万公顷(1.09亿亩).

关键是50年代农业生产力不高。耕地现在少得多,人口增加一倍,能养活。耕地面积减少,这种数据要联系总耕地面积、那时农业生产水平等才能说明问题,建一条铁路,要减少多少耕地?而铁路又有重大经济和国防意义。即使是为了攻击我,也要那么表达才行。耕地减少,对粮食大面积的减产,起多少作用。可以用数据说话,曾有人作过,记不得具体的了,不是起了很大作用,否则就恐怕会作为借口,掩饰中央的错误了,呵呵……。

一句话,如果您认为没有天灾,行,全是大跃进之过--->路线政策--->GCD(制定政策者)--->领袖(责任人),也行。我曾经那么认为。也与人争辨过。

但是我从来承认史实:发生了天灾。有的地方没有饥荒,大跃进等的错误后果都存在,上面您引述这些“比例失调”“头脑发热”……却统统都有。

您要是认为全国都发生了饥荒也行啊,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