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析论空城计札记 -- 凌云雕龙

共:💬17 🌺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四)空粮计

 

  (四)空粮计

 

  孔明北伐散关,号称粮尽退兵,结果曹魏将军王双以骑兵奇袭追击,孔明回师邀战,歼破来袭敌势,并同时斩杀敌将王双。(1)后来孔明再伐上邽,不带辎重而使敌误判粮运不继,结果先迎击郭淮及费曜(2),又在撤退中射杀追击的征西车骑将军张合(3)。二次对敌宣传蜀汉粮尽已空,所以假装不得不撤退,结果敌人皆轻信而追击,魏将却在对蜀军交战中双双失利。要是多来几次,曹魏能有多少将军可供牺牲?

 

  其实孔明向以谨慎著称,冒险无粮则犯大忌。兵出上邽之役尚可解释利用木牛运粮,故不采丘牛大车式之辎重装备。但再对照起五丈原之役前后七个月(同1),对恃屯兵百日(同3),而无粮尽之患,则知其中必有缘故:

 

  1.或以为当地因屯田可缓颊缺粮,但是蜀汉兵卒前后行军超过半年(二月至八月),在五丈原当地仅对峙百余日,三个月的时间顶多收割一获,在丰收之前,蜀汉供粮全属自携。要是再误判孔明军队在屯田收割之前必然粮运不继,因而趁虚追击,此时便落入空粮之陷阱,也难怪司马懿在五丈原退缩不肯交战。

 

  2.回头再看散关之役耗时不过二十余日,亦号称粮尽,必然不实,因计算屯田收割之前,已有能力运粮补给,既有能力渡过长时(百余日),怎可无力支撑一时(十余日)?

 

  很简单的对比:蜀汉可长达暴师半年,却称无法度过二十余日,后者必有蹊跷,前者亦藏原因。

 

  事实上孔明在散关之役围攻陈仓不果,在冷兵器时代攻城技术困难,是以以数万攻城兵奈何不了千余守兵(4),这才是真正撤退的主因,但为诱敌出击,只好对敌宣传粮尽退兵。所有敌已双方情报之中,就属来自敌方的情报最不可信,万一此为敌方有意的误导文宣,实情可能完全相反时,下场只得自行承担。

 

  第一次先称蜀汉粮秣已空,魏将王双挺而追击,但是没有回来;

 

  第二次再称蜀汉粮秣已空,魏将张合亦行追击,结果有去无返;

 

  第三次亦有蜀汉粮枺空乏,就等待司马懿追击,可惜未能发生。

 

  因为空粮暗示蜀汉在屯田收割之前,曝师于野,旷日费时,可能粮运不继。但是司马懿此时却坚忍不拔;甚至孔明以使者有意放出孔明事繁食少,即将死去,司马懿仍畏其佯扮空虚之意。因为这些来自敌方的情报并不可靠,万一只要蜀汉有粮,孔明无恙,司马懿大胆轻入的下场,请参考前二将。虽然孔明的状况愈来愈糟,但是魏将的下场愈死愈多,司马懿在战与守之间,不得不作出抉择。

 

  双方的形势强弱已明:

 

  故孔明自知能战,是以激敌求战攻势,不惜示弱空粮;

 

  司马懿忖度不敌,宁可千里请战演戏,也必守势避战。

 

  ───

 

  (1)《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2)《汉晋春秋》

 

  (3)《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4)《魏略》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