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析论空城计札记 -- 凌云雕龙

共:💬17 🌺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五)空将计

 

  (五)空将计

 

  城可空、营可空、堤可空、粮可空,还有什么可以空呢?答案是将领,也就是空将计。

 

  使用平庸或劣将带兵,宛如没有将领统率军队,这种没有指挥没有组织军队,形同临时集合的散沙群众。利用此一心理,即使名将率军,也会故意装作提出不在场证明,以大智若愚的姿态,用以诱骗没有经验的外行人。

 

  秦军以口袋战术包围上党,兵出三面,独缺一面,这种突出形势分明有所企图,所以沙场老将廉颇坚守不出,消极守卫突出部颈位,采取避战防守。(1)赵括自以为谈兵易耳,故力求表现,不过赵括也非泛泛,这从后来被包围而能分兵突袭,不在惊恐中自乱阵脚,可知赵括的确在战术上用兵组织颇有心得,并非无能之辈(2),只是全局战略的方向未能看清,见树不见林总会有所不足。秦军以王龁为将,故意让赵军以为有机可趁,因此秦军只要吸引赵军深入,便可发挥口袋收缩战术。

 

  ===========================

 

  |战前    初战    中战     终战    |

 

  ===========================

 

  |秦秦秦   秦秦秦   秦秦秦秦秦  秦秦秦秦秦 |

 

  |秦 赵赵  秦赵秦赵  秦赵秦赵秦  秦 秦 秦 |

 

  |秦秦秦   秦秦秦   秦秦秦秦秦  秦秦秦秦秦 |

 

  ===========================

 

  廉颇并非畏惧王龁,而所领赵军也未必比秦军还多,因为秦国并不是一个比赵国还小的国家,在赵将对秦、赵卒对对秦兵形势皆未明之下,没有必要大意轻敌。不要以为长平地方很小,能有多少伏兵,在赵卒四十余万的前提下,占享极大的人数优势。因为秦国以强兵闻名,史书虽言战时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参战(同1),孰知战前业已投入多少兵力。四十万在三十万之前也许很多,但是四十万在五十万或一百万的面前相形见小。山西大学靳生禾教授就估算秦军兵力应在一百万以上(3),所以才能包围赵卒四十五余万而不使逃脱。也许长平当地可能理论上容不下如此多的人数,而以一般技术水平也可能无法供应如此行军动员,但没人规定一定要秦军进入长平,若是布重兵于长平之外,照样能完成包围赵卒的任务,只要秦军比赵卒还多,那赵卒就死定了。

 

  在“将孰有能?兵众孰强?”前提下粗算:赵括自比王龁强,而赵卒四十余万又认为比秦军多,将比将胜,兵比兵胜,于是全面发动攻击。此时刚好误中秦国空将、空兵之计,因为真正的情况应为白起比赵括,秦军百万比赵卒四十余万,真正将优兵多的一方为秦军胜算。很多人就拿长平顶多只能容纳三十余万,所以认为再多不可能,也许赵括就是如此估算,一般长平当地只能挤进三十万,如今赵卒已带足四十万,一定在兵力占优势,再加上秦将昏庸,有将等于无将,就兵力、就将领──均为赵军胜算。

 

  但是轻敌往往是失败的开始,秦军有将而故意示之空将,正因隐藏白起这类良将,准备有所作为。附带说一句,当时不叫屠,而是坑或破,所以《史记》称之破赵卒(4),而非屠赵卒,当时的“破”字含意杀人不多,才四十五万赵卒而已,还放走二百四十名赵卒未杀,仅为破赵卒四十五万,并非屠赵卒四十五万。老是有人说破比屠杀人少,也不顺便问候一下长平被破的赵卒四十五万,明明是坑是破,效果一点也不亚于用屠。

 

  秦已有实力吞赵,故求决一死战,但赵将廉颇不为所动,秦军只好故作空将之计,以佯骗赵将入局,果然赵括中计,结局为秦赵两军斗阵交战,以实力决定优胜劣败。

 

  秦军在战前就知道能战,先胜而后求战;赵军在战时还不知死活,先战而后求胜。

 

  ───

 

  (1)《史记.蔺相如廉颇列传》

 

  (2)《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3)《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书名,靳生禾、谢鸿喜着,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8年3月第1版

 

  (4)《史记.秦始皇本纪》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