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析论空城计札记 -- 凌云雕龙

共:💬17 🌺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改写演义

 

  2.改写演义

 

  此一野史传到后来,在《三国演义》变得更多采多姿,首先孔明不再单纯夸大军势,兵力比例则反向倒置,野史以司马懿二十万对孔明一万,但《三国演义》把魏军为十五万(1)对孔明三十万(2),其中孔明身边只领二千五百人,但是孔明另派关、张各领三千,还有张翼、姜维及马岱埋伏在旁,以及左面街亭有王平、魏延、高翔、申耽及申仪,及右面箕谷有赵云及邓芝,以孔明为中心向两翼延伸,形成鹤翼夹击关中之势。

 

  首先为地形,汉中至关中之间为典型石穴(3),四面峻岭峭壁环绕,荆棘纵横碍障难行,宛如当年长平之役的赵军处境。此地或通或挂,既隘且险,不但是重地,而且是争地。当年刘备在汉巴征战中,成功占领要点后就敢狂笑,就算曹操亲来,也无能为力(4),理由正是刘备已抢先占领必争之地,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形势,已享防守地利,攻方再多再强也无能为力,后来曹操果然徒劳无功,只能默引大军归返。

 

  其次为伏兵的位置,没有人规定伏兵一定要躲在城内,春秋战国时代的“悬门不发”、俟敌入城再关门打狗,那是古代的战法,后世早已时代进步,汉武帝在马邑设下埋伏(5),打算以三十万汉军围捕十余万匈奴,默认的战场若设定在城内,应先要考虑城内有无空间容纳三十万汉兵与十万匈奴骑兵举行合战,否则预计在城进行以三十万围剿十万,这个城一定得很大。事实上战国就开始有野外埋伏,魏太子申及庞涓在马陵被伏击而全军覆没(6),当时的魏兵虽拥十万之众(7),又不进入城,但是齐军以万弩齐发,郊外仍可将敌悉数歼灭。“人多又不进城”的魏军,反被“人少却享地利”的齐军,以远处制高点哨位置,点放默认目标,将落入陷阱猎物悉数歼灭。

 

  长平之役更是佳例,虽或受以“秦壁”包围,历来均将“壁”解释成战争“工事”,但是若把人墙式的军容,视为秦壁,也就是人肉组成的“万里长城”。因此更能解释赵卒被秦壁所包围的真相,不见得专指秦军在战时修筑工事(现代工兵也很难在一面作战中一面同时进行建墙筑壁),但是要随机集合敢死队或志愿军,把人群当成城墙,一样能完成城墙的任务。

 

  因此伏兵可以潜隐城内,也可以在藏身郊外。

 

  ───

 

  (1)《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2)《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3)《资别传》

 

  (4)《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5)《汉书.武帝纪》

 

  (6)《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7)《战国策.齐策一》:“齐、魏战于马陵,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十万之军。”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