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析论空城计札记 -- 凌云雕龙

共:💬17 🌺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3.关键所在

 

  3.关键所在

 

  司马懿的反应则是不相信孔明有意放出的情报,宁愿再派斥候调查,因为己方搜索的情报一定比敌方有意无意显露的情报为佳。是以司马懿对西城暂望敌情,却刻意在附近山林侦察,而孔明在布置空城之前,亦预先在山林中先藏伏兵,一个怕被围,一个佯欲围,刚好合理解释双方的行为。

 

  蜀汉早在右翼箕谷不利(赵云疑军佯吸曹魏主力),而左翼街亭又失利时,再来中路的孔明也知应该撤退,但是单纯的傻退必一路受追击所攻,是以孔明在没有发生危机之前,就预先指派张苞及关兴埋伏于山林谷间,在众人所遗忘的“分拨已定”后,方始分兵五千兵运粮。而司马懿也不是怕事的冬烘,忽然邂逅敌方大本营总指挥,状况不外有二:

 

  第一,敌人设计圈套,故意示虚而请君入瓮;

 

  第二,非常幸运,巧遇没有护卫的落单主将。

 

  但是蜀汉大举来袭,兵洒三郡(1),遍蹈箕谷(关中南端)及街亭(关中西端),差一点孔明就重演韩信故事“明修栈道(关中南端)、暗渡陈仓(关中西端)”,虽然曹魏在关南及关西分别双击蜀汉兵卒,但是若太得意忘形,以为一切都事事顺利,那就太不小心。因为孔明的主力不见了,赵云不过是疑军(2),马谡也只是参军(3),大部分的蜀汉主力一直没有出现,司马懿若以为孔明忘了带主力就北伐,蜀汉北伐军顶多就赵云与马谡二人,那司马懿当然可以放手大胆一战,追杀没有主力的蜀汉大本营。

 

  但是蜀汉北伐有可能不带主力吗?

 

  再说孔明也不以个人武艺闻名,儒将通常集结高手或拥兵护卫,只有战将才亲拼力斗,不在乎敌己众寡,身边没有武林高手没关系,武将本身就以个人武艺分高低。司马懿也是儒将出身,生平从未亲手摘过首功,以己度人,司马懿不可能会作的事,想必孔明也应如此。特别在进入天井、天陷、天罗的石穴地形,晓兵者皆知应保其退路,万一有什么不测,可就有去无回。当后方被仁川奇袭时,此时本军若不急速撤退,远征军的未来必定被断后路,不但从此没有兵力再援,也不会有粮弹的补给,下场如何已可预知。正如廉颇宁可保持联络通道,也不愿像赵括轻入长平,被断后路的下场,即使是十几万的大军,也会被围得坐困愁死。

 

  也有人说司马懿其实可以先派人轻取空城,从十五万中随便派兵一万或二万,马上就知道空城的虚实,而且搞不好还能活捉孔明。从后面讲起,司马懿以前没有见过孔明,并不认识孔明是谁,初次见面还久仰其名。

 

  万一这个城中弹琴的孔明是影武者,或者是王龁之类的副将,这不是不可能。

 

  真正的主力却在城外郊区隐匿埋伏,或者是白起之属的主将,非常极有机会。

 

  司马懿此时已身陷圈套,宛若当年赵括,十五万魏军有如昔日赵卒四十五万。

 

  一但到了目视距离,或是耳听琴声的远近,司马懿此时就来不及了,彼此距离不过百步或千步之间,刚好就是弓弩的射程之内。马陵之战的庞涓虽见刻字大惊,但却逃脱无路,正因当时来不及。因此司马懿不敢犹豫迟延,选择立刻离开,反过来说若司马懿真有怀疑的话,其实并不须进攻,只要稍待片刻,或用箭试射,一但孔明的伏兵没有出现,司马懿便可安心大举进攻。

 

  因此《三国演义》便营造出孔明有心在城外及城内故作疑阵,而司马懿也担心被城外伏兵包围,刚好两造谋合,共同演出空城计。只是世人多从孔明“分拨已定”之后开始解读空城计,故不能多识孔明布置几何,多数纳闷司马懿所惧孰在,百思不得其解。

 

  ───

 

  (1)《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2)《三国志.蜀书.赵云传》

 

  (3)《三国志.蜀书.马谡传》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