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评论】盖棺才可开始定论,定论却未必永恒 - 回温相 -- 任爱杰

共:💬12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评论】盖棺才可开始定论,定论却未必永恒 - 回温相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下士时。

若是当年身便死,

一生真伪有谁知?

我以为评论一个历史人物有各种标准,但是不变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人死了之后才能够开始定论。如果还没有盖棺就开始定论显然是不客观的。但是盖棺之后并不是只能有一种评价,而且评价是在不断演变中的。

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绝不能简单的分为君子或者小人,义士或者流氓。君子和小人,义士和流氓往往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的。

刘邦是个大流氓,得到天下的手段也不怎么光明正大。但是这人的手段虽下作,却迅速结束了秦末的动乱。要是换了光明正大的项羽获胜,可能中国到现在还是四分五裂的几十个小国。那么,评价刘邦到底应该看他的哪一方面呢?

曹操雄才大略,正如他自己说的,汉室没有了他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但是他专权的结果固然让汉室维持了一段时间,却也奠定了他的儿子篡位的基础。那么评价曹操是应当看他安定北方,匡扶汉室呢,还是应当看他是篡位者的老爸?

唐太宗李世民,靠发动血腥的政变,杀掉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上台。但是上台之后却实施一系列富国安民的政策,对外又一战消灭突厥,汉朝要用百年才能完成的功业,在他手中只用了几年就达到。这又如何评价?然而,李世民以下犯上,以幼夺长而得到天下,从此为唐朝统治者立下榜样。唐朝自太宗之后政变不断,间接种下日后长达百年的战乱,唐太宗又当负什么责任?

宋太祖赵匡胤,靠欺负别人孤儿寡妇上台,但是却结束五代的战乱,又没有滥杀功臣。然而伴随着不滥杀功臣而来的却是对武将权力的全面剥夺,导致北宋一代对外战争屡战屡败,最后连皇帝也被人掳去。半壁江山陷于外族之手。这又该把他当作君子还是小人?

明思宗崇祯,消灭阉党,勤于政事。明朝皇帝中可算异数。但是此人生性多疑,刻薄寡恩,最终自毁长城,明朝终于灭亡。这又该如何评价?

所以评价历史人物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条:

1。成王败寇。嘿嘿,说出这条来很多人可能都要跳起来大声反对。可是不管你怎样不喜欢,这一条涵盖了至少 90% 以上的历史人物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如果不能回应历史的挑战,抓住历史的机遇,他自然要被历史所淘汰。那么评价怎么高的起来?反之,不管这个历史人物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只要他成功了,自然就会得到高度评价。

2。第一条的例外有没有?有的。好比项羽,岳飞,袁崇焕就是。这些人虽然失败,但是败的光明磊落,对比他的敌人的下流无耻,自然突出了他的悲剧英雄的地位。但是为什么需要悲剧英雄?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悲剧英雄在,那么就只剩下弱肉强食了。这是不符合人类的道德原则的。所以第一条是对历史无可奈何的承认。第二条是对历史有所必为的逆反。

3。对后世的影响。直接了当的说,是对现实利益的影响。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为后人称颂时,是因为后人不希望武将夺权,又不希望看到残酷的政治斗争。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为后人诅咒时,是因为后人被外敌欺负的狠了,追本朔源,自然要把军队的积弱归罪于这个始作俑者。

4。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这本是第三条的一个分支,但是有必要特别指出一下。以前不是一个国家的成了一个国家,以前不是一个民族的成了一个民族。这时当然不能再天天翻老帐,揭疮疤。否则一个国家会重新分裂,一个民族会自相残杀。

5。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比较喜欢这种分析方法。但是,仔细分析的话,难道评论者真的能够不带自己的一点私心,不用自己的一点学识,完全按照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就算如此,还是未免“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评论者既然并不生活在那个时代,有怎能够完全模拟当时的情况?最终还是要回到前面的四条中去。

6。黑白分明的两分法。这一种其实比第5条还要糟糕。第5条至少还归纳整理当时的情况,先入为主的成分尚少。还可以说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但是两分法一上来就先入为主的把人定性为君子或者小人,义士或者流氓。既然先下了结论,自然证明的过程就不重要了。

所以评价历史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我即敌。而是各个历史时期的评论者根据自己的学识,经验和需要来进行评论的。而不同历史时期的评论是不同的。象小不什之流倒是把世界看的非黑即白,非我即敌。但是这么做的后果如何,相信大家已经看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