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谁说女子不如男?-中国体育“阴盛阳衰”之迷 -- 大鹏翔宇

共:💬36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生理原因对冲击生理极限类运动最具决定性,但对足球

当然不能说毫无关系,但我觉得关系不象表现出来的那样差距悬殊。

我们假定拿中国男足与德国男足做比较吧。

从理论上,两国男足水平能力上的巨大差距来自四个方面:

1 大赛经验 (这个是最顶层的因素,也是容易短期内解决弥补的)

2 训练水平和教练水平 (明显比1解决起来要困难,但依然是可以做到的)

3 饮食习惯 (这个就比较困难了。下面会谈)

4 生理因素 (对此我们无能为力)

我想重点谈一下3,饮食习惯。我举三个例子。

1 大学时另一系某厮,身高不过175,但身形如熊虎般厚重 面色特别滋润,说话也嗡声嗡气的,正常时候呼吸声音非常沉重。这小子长跑不行但膂力很大,同学都跟他叫大熊。后来一次其父母来校给他送东西,我们看后不禁吃了一惊 --- 他父母都是非常羸弱瘦小之人,熊虎儿子与他们恰成对比。我们系一哥们儿打小跟大熊一个院儿长大,他说大熊的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象自己这样出奇的瘦小,于是在大熊长身体时省吃俭用挤出一点钱来,保证大熊每天都能吃上半小罐牛肉。这个习惯一直伴随大熊进入大学。大熊之能成为大熊,是几十头牛的生命和鲜血在那里支撑着。

2 大学的外教是个纯华裔血统的美国人(但大学和研究生都是在英国剑桥上的)。这厮身高181,浑身都是肌肉,体重至少也有80公斤。他父母祖籍福建,在他刚两三岁时父母带着他偷渡去了美国,然后靠拼命工作赚钱终于在美国安顿了下来,并为儿子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条件。据他说,他父亲连1米6都不到,母亲也是一米5出头。但他自己从小就暴喜欢吃美国食物,什么黄油啦牛肉啦。

3 说了半天不相干的,还是说点足球人物吧 --- 杨晨。

杨晨的妈妈烧得一手好菜。杨晨去德国安顿下来后就把父母都接过去了。杨妈妈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一番忙碌之后桌上堆满了杨晨打小就特别爱吃的菜肴,但却意外地发现杨晨吃的不多。夜里,因时差原因无法入睡的杨妈妈起来后发现厨房的灯还亮着,过去一看,发现杨晨在那里捧着一堆黄油奶酪和牛肉在大嚼特嚼。杨妈妈伤心地问儿子:是不是不喜欢吃妈做的菜啊?杨晨赶紧解释:怎么会啊,妈妈的菜一直是我最喜欢吃的。我现在吃这些不是因为喜欢吃,而是必须要吃这些东西以保证我的体能。

--------------

我们假定一个情景 --- 如果中国挑出十万个10岁左右的身体强健精神也强大的小孩子,让他们的营养习惯彻底西化 同时配以长年大运动量训练(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调整以免积累伤病)。我相信这批孩子与西方那些拥有同样训练程度和比赛经验的孩子相比,不会逊色到哪里。

反过来,如果弄十万个白人小孩来整天让他们吃中国美食,我相信等他们长到18岁时,一定不如上面一组(中国小孩吃西餐)体能更强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