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增长的几个要素 -- flyingcatgm
国内化肥产能有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1980年开始陆续投产。1980年进口尿素2800万吨,才是关键因素。
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动,历史上可与“分田到户”类比的,是“土地改革”。“分田到户”前与“土地改革”前的生产方式有某些相似之处。
“土地改革”前的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地主或者雇“长工”经营,或者将土地租给佃户经营。无论是雇“长工”经营土地的地主,还是租土地的佃户,相对于整个人群来说,都是种庄稼的好手,技术是比较高的(个中道理,想一下就明白了)。“土地改革”后,一个原因是对生产力的破坏,有的人家分到了农具却没有牲畜,有的人家分到了牲畜但缺少农具;二个原因是有些家庭缺少劳力,经营不好分到手的田地;三个原因是种田技术不行,整个人群比起种庄稼好手经营,总的产量要少,那时又没有进口化肥起补偿作用,所以“土地改革”后总的粮食产量是减少的,比如东北地区,“土地改革”后竟然发生了饥荒。但总的来说,“土地改革”后,政府的征收能力是增加了,因为消灭了地主阶级,没有了地主的中间截留。
后来的“集体化”,开始时就是农民们自发的,就是为了减少“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单干的不利因素。
“分田到户”前,如何种庄稼,是由集体中技术好的人指导的。这个不需要论证吧。“分田到户”后,与“土地改革”后一样,同样有这么几个不利因素:对生产力的破坏,农机具的破坏;有些家庭劳动力不行,无力种好庄稼;技术能力。但这一次,与“土地改革”不同的是,有了进口化肥。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分田到户”的意义 孔老大 字576 2006-11-17 23:25:45
🙂“分田到户”后的农村互助与“以工补农” 孔老大 字330 2006-11-17 23:10:06
🙂“分田到户”的当年,安徽粮食减产 孔老大 字118 2006-11-17 22:16:16
🙂1980年进口尿素2800万吨
🙂如果我记得没错 1 伊粟 字796 2006-11-17 23:13:36
🙂这不是个相声的内容吗? fakeone 字98 2006-11-17 14:05:18
🙂老大说的这事儿,有点匪夷所思 日月光华 字441 2006-11-17 00:58:44
🙂蛇皮袋不是的确良!蛇皮袋是塑料做的!的确良是化纤一种。 none空空 字0 2006-11-17 07: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