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流痕
注册:2009-06-12 23:07:30
正九品上:儒林郎|仁勇校尉
正九品上:儒林郎|仁勇校尉
💧2808
🌟209
💓321
🌟209
💓321
家园
董卓之乱,指东汉中平六年(189年)至初平三年(192年)董卓入朝后,从中央到地方,发生的一系列变乱,最终为东汉的灭亡敲响了丧钟。 董卓之乱的始作俑者是袁绍,据《后汉书》: [QUOTE] 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 [/QUOT ...
继战国时代之后的另一个战争高峰期就是秦末。同战国那连绵三百多年的间歇性的战争不同,秦末的战争才维持了八年(所谓三年亡秦,五年灭楚),但在这片薄薄的历史切片里,却涌现出一批光芒四射的将星。正是这批将星把这个时代照耀得辉煌无比。 首先跃入我们眼球的巨星就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羽是战 ...
泰始九年的一天,晋武帝司马炎找给事中樊建(樊建是蜀汉的降将,蜀汉灭亡之前曾任侍中,尚书令)聊天。聊天的内容是诸葛亮是如何治国的。为什么不聊诸葛亮是如何用兵的呢?估计是怕聊到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八百里请战,畏亮如虎,这就尴尬了。 西晋建立已经九年了,司马炎初步稳定了政权,希 ...
东汉一朝,除了开国的光武帝及其后的明帝、章帝之外,均是幼主即位。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外戚当朝。 邓太后也是凡人,是凡人就有私心,更不要提邓绥是个政治才能卓著的女强人,她也不例外,立了幼年的安帝继承自己丈夫的帝位,目的就是自己长期执政。这一点毋庸讳言,然而邓太后只是遵循祖制 ...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年8月号 作者 王建英 [QUOTE] 一、中共中央秘书和秘书工作部门的早期设立 党的一大至二大期间,由于当时全党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只有五六个,只选出由三至五人组成的执委会,并未设立秘书职务。中央书记(二 ...
上承:[URL=http://view.ccthere.com/article/2811586]【井冈山】 序:霹雳一声暴动[/URL] 六十年代,革命元老,名人墨客,特赦的战争罪犯们纷纷走上井冈山,抚今追昔,或感慨万千,或忏悔流泪。其中,在润同志的建议下,郭老游历 ...
中国修史有一个传统,就是不在传主的本传里说他的坏话。然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总是会有缺点的。有缺点怎么办呢?写到别人的传记里。陈寿作为当时公认的良史,作为中国二十五史较早的一部史书《三国志》的编纂者,在这方面其实有一定的开创意义。 诸葛亮有三个历史形象,一个是真实的自我,这个已 ...
话说公元9世纪末,北欧的瓦良格人(就是维京人/诺曼人)在他们的首领留里克的带领下,向东占领了古罗斯人的诺夫哥罗德、基辅等城市,开始了俄国历史上的留里克王朝,史称基辅罗斯。随着各地方贵族日益强大,基辅罗斯逐步走向分裂,最后在13世纪被鞑靼蒙古人征服。后来,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不仅 ...
———有些事情看似荒诞不经,其中却隐含苦涩的哲理。 许攸最近的状态很不正常。建安五年他在关键时刻弃袁奔曹泄露军机引发了官渡之战的转折。然而此后他即默默无闻。史籍上并未记载曹操对他功业做出的褒赏,许攸也许正因此而愤愤不平。这也可以理解。然而许攸的对策是恃功而骄。最初,他和曹操 ...
二、徙戎还是绥靖? 当时在东嬴公司马腾的辖区并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境内,散居着大量匈奴人,数目不下于五十万。所谓成都王的昏招就是向这些匈奴借兵,在东嬴公的腹心之处捅把刀子。 (如果将史书中“落”视同“户”,再按“一户五口”的方法计算,大致可得人口数。我偷个懒,直接采用了 ...
一直没敢在本版发原创,一来我这人喜欢胡说八道,在演义和龙门混正合适,来春秋心里没底;二来开个系列的话怕自己坚持不下去。可是最近想把自己感兴趣的这段写写,就硬着头皮发出来了,还是改不了我胡说的习惯,您看着不顺眼的话尽管拍。 (一)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丈夫生当如此” ...
公权力到手再变现。 胡早几年就在中央想夺军权,叫邓按下去了,然后在文宣这块发力,八九年他突然死了,他儿子和余部,怕过气,就突击搞了这么个事。 你说的刘之类这种人,面上是显,就实际来说,七八线都进不去, 他们主要谋士和操手包遵信,后来海外出书的,当天和台湾的记者一起去胡家,然后去北 ...
雅典是怎样输掉伯罗奔尼撒战争的 序言: 公元前403年,决定东西方命运的两场大戏,各自落下了帷幕。 在东方,周天子在磨蹭了三十年后终于正式承认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合法,并册封三国国君为诸侯。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进一步丧失。中国历史进入了更加残酷的战国兼并时代。 在西方,雅典 ...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对于一个杂书动物而言,阅读的时机、缘分都是随机性的。我小学时就读了特里尔的《毛泽东传》,而且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那时心里颇为认可毛应该死于1956年——他声望的最高点。 随后,毛泽东的传记种种,读了不少,我以为对他已经相当了解了,虽然彼时我只读过 ...
前言:摸着石头过河 一部二十五史,不知从何说起。 我是个喜欢看历史的人,而我们写历史的书,也的确不少。从小时候读书时的官方钦定教科书,到各类史籍,从专家史论,到民间演义,再到现在的百家论坛,网络说史…… 然而我一直想看到的书,却还没有看到。 我是一个喜欢问“为什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