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扛着曾用旧名
xxpaladin
死扛着
曾用旧名
xxpaladin
注册:2004-02-29 17:33:23
正四品上:正议大夫|忠武将军
正四品上:正议大夫|忠武将军
💧115504
🌟1705
💓25703
🌟1705
💓25703
家园
我去过几个大小水电站,其实应访叫微水电站。 我们村其实是四面围河的,三大一小,最后汇成一条。在我们公社范围内,当年有两个水电站,其中一个是阶级拦河,一个是山溪水。 阶级拦河坝就在我们村边,其实当年河两边河中坝都是我们村的土地山场,现在不知道了。在河中拦 ...
(某种意义上其实要感谢房地产),如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不再由乡镇负担,转移支付大幅面向农村,提留没必要存在了。 二是农民出门打工或做生意越来越普遍,提留那几个钱不再影响家庭生活了。 中国农民能活下去的很少有反抗精神。 [QUOTE] 上世纪90年代,农村最尖锐的问题就是税费负担 ...
威远友谊渡槽是威远县长葫灌区的一个渡槽。长葫灌区由长沙坝和葫芦口两个中型水库和团结渠、联合渠渠道体系组成,灌溉农田31万亩,其中威远县境内26万亩。整个长葫灌区从1963年开始建长沙坝水库开始,至1979年基本建成(又是1979年),前后历时16年,边建边受益。 团结渠、联合渠计 ...
[IMG]/picture/0,2405/26720_24163334.png[/IMG] 我觉得粮食产量和所有制真不见得很大,但是和具体的运作制度关系却非常大。 我老家就有好几个国营农场,农场上的粮食单产都一直明显高于周边的分田单干的农户,畜牧业也是如此。原因在于两者的科技加 ...
长得和大枣差不多,心是猕猴桃,一口可以炫一个。去年一些直播间助农推广过,东北的大学生回家创业,在全村搞这种猕猴桃,一斤二十块钱左右。特别适合爱吃猕猴桃但是嫌剥皮麻烦的人,这个可以像吸果冻一样吃掉。 ...
是不是没有见识过东北真正的良田,有多良呢?就在河边的黑土地,现在长着高高的芦苇。 为啥没人种地呢?因为过去交通比较偏,种了粮食运出去可能也挣不了多少钱了,当年农业社会的时候,家家自给自足。那里曾经是一个上百户人家的屯子。现在人早就走光了。地自然也就荒了。我为啥知道这么多,因为那 ...
当年我小时候去玩就是一条小溪。2008年左右变成一条很宽的小河。上游曾经有个土水库。而且过去上游用水灌溉也很厉害。现在都没了,河水又恢复本来面目。很多地方变成夏天被淹的状态。良田也种不了地了。 ...
[QUOTE]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报纸上对于大寨的宣传少了很多,大寨也渐渐从大家的视野中淡去了。 时代变了,陈永贵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国家需要全新的发展方向,这样才是真正为人民谋幸福。 1980年8月30日,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大会接受了陈永贵要求解除他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请求,他轰 ...
我这个观点相当反主流,所以一直没提。 中国千年来皇权不下乡,再上流水官铁打吏,县以下治权一般情况下掌握在当豪族士绅手上。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后,由互助组开始,到初级社,开始打破农村的封闭,到了人员公社,正式把封闭的农村打开,各自然村不再是一个外人无法干涉的独立经济体兼自治 ...
我们从春节后说起。 春节后就没啥事,一直等到开春,地里开始长草,就准备锄草。到麦子有小腿深,就开始打猪草,就这些活计。 然后是下秧,下秧涉及整秧田。秧下好后,得有一阵让孩子看秧田,免得鸟把谷种从秧田给啄食了。 来到5月底,6月初,然后就是大型农忙活动,收小麦,挑粪,整稻田,插秧 ...
50,60年代的农村几乎没有机械,所有农活都靠人力和畜力,人力居多。就以我所知的南方农村为例,两季水稻。开春的时候,先育秧,秧田要弄得特别平整,由于秧田面积不太大,不算很累。然后要给水田车水,完全靠人力驱动水车,一亩地差不多要半天吧,这活挺累,和连续半天划船差不多。接下来犁田,牛 ...
@雪夜灯光 接着给老王捧场。 ============ 改开后的乡镇企业基本都是集体所有制,用以区别全民所有制。其所有权既不是全民、也不是个人,而是乡村集体,是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支柱。乡镇企业的衰败(以下把“集体所有制”省略),是一连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政策,由有专门针对农 ...
那我可以告诉您,78到84是我国粮食数字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是也是化肥弹性数值最大的时期。 根据我看到的论文反应,这一时期粮食产量的增长受到了其他因素干扰拖累了化肥的增产作用。 我再说清楚点,从数据研究上看78到84这段时间对于粮食的产量增幅除掉化肥以外的因素总体是负效果。 其实 ...
1 华国锋时代进口粮食大幅提高,补充了粮食缺口。 2 43方案项目投产,开始向农村输送大量化肥和农用机械,本来也算是工业反哺一直被剪刀差的农业,但在当时由于各种原因被视作负担。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东北三省适合机械化的土地上强行推行分田单干的原因,这一地区很适合集体耕作,但是对化肥和 ...
这个调研应该有个结论。尽管调研的河友已经不愿意跟我交流,但我还是赞赏他不粉饰调研记录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B]“包产到户”时期萍乡粮食产量变化的趋势改变了吗?[/B] 1970-1978年,萍乡粮食总产量从25843万公斤提升到30130万公斤,总计增长了42869万公斤,平均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