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战国风流》 之 孙膑(1) -- Bater

共:💬50 🌺6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战国风流》 之 孙膑(1)

    《战国风流》 之 孙膑(1)

    就在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的第一年(公元前356年),东方的齐国进入了齐威王时代。早在威王即位之前,相邻的魏国经李悝、吴起的治理已然傲视群雄,尚为太子的齐威王时时感受到来自强魏的威胁,所以威王一上来就把强齐弱魏列为战略重心。

    齐威王是个明白人,清楚人才才是强国之本,一上台就大刀阔斧整顿官场。首先是严明赏罚,亲自考察官员的政绩,对政绩显著者,重赏;对文过饰非者,烹杀——又一狠角儿。同时礼贤下士,招揽可用之才,把人才真正视为国之重宝,对于举荐人才的官员予与厚待。一代军事奇才孙膑就是在这么一个背景下被人携至齐国。

    孙膑是兵家始祖孙武的后代,原名不传,后因受膑刑(剔除膝盖骨)而得名。自然,说起孙膑,就不得不提他这位‘膑其骨’的师弟庞涓了。相传孙膑、庞涓均为齐国人,曾同师鬼谷子先生学习兵法。不过这个说法值得怀疑。因为鬼谷子先生的强项并不是兵法,而是精于纵横之术(关于纵横术见本系列另一篇《张仪》),也就是辩论啊、外交啊什么的,与用兵之道隔得远了点,难以相信他能教出孙膑这样的军事大家,况且也没人说过孙膑口才如何如何、如何能言善辩什么的。不管怎样,孙膑与庞涓是一师所带的师兄弟,这一点当无别论。

    庞涓虽是师弟,出道却比孙膑早些,‘事魏’,官拜魏惠王的大将军。此人领悟力一流,自视也高,然而学艺期间他师兄孙膑表现出的军事才能却总在他之上,连庞涓也‘自以为能不及孙膑’。孙膑看上去老实巴交,一点也不像很聪明的样子。庞涓想不出孙膑比自己厉害的道理,便猜测孙膑有从祖上秘传下来的“私货”,谁让他祖上是孙武孙老爷子呢?

    当上大将军之后,庞涓对孙膑的“私货”念念不忘,坚信只要从他师兄手里取过来研读一番,凭自己的资质,水平必居师兄之上,进而天下无敌。于是乎魔由心生,派人去招请孙膑,说:分手日久,很是想念,奈何军务繁忙,脱不开身,烦请师兄移步魏营一叙,师兄弟见见面、侃侃山啥的。

    看起来孙膑确实有点老实巴交,丝毫没怀疑这位师弟的“良苦用心”,就这么欣欣然进了魏营。师兄弟见了面一讨论业务,庞涓惊诧于师兄的用兵见地又上新台阶,嫉妒得连毫毛都是酸的,生怕师兄一个不小心被人发现而任用,那会儿哪还有我庞涓的汤喝?于是恶从胆边生,诈称孙膑是奸细,对师兄处于膑刑。废了他两条腿还不算完,又在他脸上纹上黑字——如此对待师兄,只能评他四个字“丧心病狂”!

    庞涓这么做,无非是‘欲隐勿见’,目的就是要让孙膑不再抛头露面,以免被人发现而任用,否则孙膑是敌是友都没我庞涓的好果子吃。另一方面,留着孙膑一条命,继续索要也不知道是不是实有其事的祖传私货。

    孙膑轻信师弟而致其祸,完全可以理解。各位设想,如若某一天你的同学殷勤相邀,你会前往么?

    孙膑虽为人实诚却不是傻瓜,为了麻痹看守他的魏兵,孙膑开始装疯,直至嚼咽马粪的地步。也曾拦驾魏惠王欲诉冤屈,卫士们回了一句:“那是个获罪腿残的疯汉”,魏惠王即避之唯恐不及,就这样又与一个旷世奇才擦肩而过。

    后来有个齐国使者到魏国送礼,鉴于齐威王对贤才推荐者的一贯厚待,如今的齐国官员们走到哪儿都是俩眼瞪得溜圆,看看能不能瞜着几个可用之才送上去捞点外快,这位齐使也不例外。孙膑于是利用装疯换来的守卫松懈的机会去见齐使。这位齐使倒也有些眼光,并不以孙膑身残貌败而拒之门外,而是给了孙膑一个自荐的机会。于是孙膑‘说齐使’。这位齐使对用兵一知半解,不过孙膑的老祖宗孙武帮了他的大忙,听说他是孙武之后,‘齐使以为奇’,偷偷把孙膑藏在运马匹草料的车里运回了齐国——感谢上苍,终于跳出火坑了。

    进入齐国之后,这个齐使找到大将军田忌,想让田忌帮着鉴定一下孙膑到底是真才实学还是为了活命而攀龙附凤。田忌自己是搞军事的,当然识货。和孙膑没聊几句,就捧出一大包银子把那个齐使打发了。孙膑呢?被田忌咪了。

    孙膑从此成为田忌门客。同样是在军界混的人,同样是深知自己才不及孙膑,庞涓废人腿、黥人面,而田忌‘善而客待之’。人品高下,一目了然。

    那田忌为什么没有把孙膑直接荐与齐威王而是让他暂为门客呢?这有个缘故,时养士之风渐起,各达官贵人,都去社会上搜刮一些小有本事的无业游民养起来,称作门客,以期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当时官吏选拔制度不健全,有点野心的人先给人做门客借主子的推荐而入仕的大有人在。自然,如果门客里偶尔能出几个大才,主子脸上顿时也贴满金纸,极有面子。

    田忌是大将军,将孙膑以自己门客的身份荐于齐威王,显然是有利于其政治资本的积累的。另一方面,让孙膑在齐国先呆一段,积累点知名度以后再荐给齐威王,获得重用的机会也会大增的。所以说,田忌,是个明白人。

    好在孙膑没花多少时间就引起了齐王的注意了,这就是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这个人,爱赌马,经常和威王、王子们赛马赌钱。王子们的马也还罢了,威王乃一国之君,想搞几匹好马自然比田忌容易些,所以与王赛,田忌罕有胜绩。结果孙膑看了几场赛事以后,就胸有成竹地告诉田大将军:“将军尽管下重注,‘臣能令君胜’”。

    如今对孙膑的话,田忌是深信不疑了,结果赌注就从百两一跃而上千两了。那些王子们,谁都以为财神爷大驾光临,一个个掏尽箱底也要搞到银子跟注押威王赢。看看马赛即将开始,马匹入场,田忌就骑马到孙膑的帷帐车前问计。

    关键词(Tags): #庞涓(当生)#田忌(当生)#孙膑(当生)#战国(当生)#齐威王(当生)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孙膑和庞涓。

      根据我看东周列国志的回忆写的。

      跟随鬼谷子学艺时,庞涓虽然知道孙膑比自己厉害,跟孙膑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庞涓一出道就被魏王聘为将军,等于是博士毕业直接当大公司的CTO,人就飘起来了。

      孙膑出道开始隐居,没有辅国称相的打算。庞涓的老板,魏惠王,听人说,得孙膑可安天下一类的话,就派人去请孙膑。孙膑知道师弟庞涓在魏为将军,觉得这是一个和师弟很好的合作机会,就答应了邀请,往魏国去了。没有直接见魏王,孙膑先去找了庞涓。

      庞涓大概琢磨,自己的CTO可能作不长了,最多做个director of engineering,就开始了自己的小算盘。

      还有一点,孙膑学成离开时,鬼谷子(神算)曾警告他,庞涓是小人不是君子。

      • 家园 我依然对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弟子持怀疑态度。

        《史记》《战国策》似乎都无此记载。再说说的这么有鼻子有眼,反给人事后人附会的感觉。

        鬼谷子的本事被后人极度夸大了,从古至今,哪里真的有什么神算?鬼谷子也不过是精于辩术而已。有作品传世,可以参考。

    • 家园 花奉小巴好文

      和和和,近五年未见,巴兄一向可好?在下有礼了~

      读过巴兄此文,方知孙膑最后是归隐了。千古奇士,令人感慨不已...

      孙膑的军事思想在战国时代确乎神鬼莫测,主要是那个时期军事思想军事艺术还处于低级阶段。到了三国时期,春秋战国的那些军事艺术、军事实践案例,但凡兵家,多已烂熟于心,就不容易出现孙膑对齐王、庞涓这样的智力落差了。当然,如果孙子 吴起 孙膑 白起 等人时空穿梭 到三国时期,仍然是宗师大家。技术上可以长江后浪推前浪,思想艺术上却跟前后关系不大。

      顺便问一句:淡淡微风好像也是从前茶轩的老人儿吧?:-)

      • 家园 呵呵,讨论很热烈呀 :)

        多谢大家捧场 :)

        淡淡微风,我不是很清楚,也没什么交往。

      • 家园 老酒兄还是不对

        兵法人人可以学习的,但是学习的好坏还是有差异,而且学的好的将领未必能够独当一面,韩信和曹操多次的对手大多都是那些不能活用兵法的,所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摊在一个不懂兵的将领手下,再好的建议不能被采纳,也是白搭啊。孙膑和孙武的幸运在于他们的军事思想能够彻底的贯彻到全军。

        • 家园 好像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吧?

          我的意思是,春秋战国时代,大多数将军在军事思想/艺术方面,都只是二流,这样偶尔出一个超一流人物,就会造成极富传奇色彩的战例。秦汉之交,也大体如此,所以有韩信傲视天下。而到了三国时代,却再也没有类似孙膑破庞涓那种环环相扣、妙手连篇,极富传奇色彩的战例了 --- 三国三大战役,官渡、赤壁、彝陵,所谓谋略庙算,更多的是小说家的杜撰而已,真实历史中的谋略只是次要因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战国、秦汉之际那些军事实践在三国时期已广为流传,你知道的兵法,你的对手也知道,你懂得这条兵法何时可用何时不可用,你的对手也不在你之下。诸葛与司马、姜维与郭淮、姜维与邓艾这些对手之间的缠斗,都是因为彼此在军事思想上难分上下。即使让孙膑复生,接替孔明,也不会取得什么成就。

          说到底,军事指挥艺术的作用,受多方面条件限制,齐魏两强之间两次上演的传奇性战例,到了三国时期的强强对话中却再难重现,就是因为:(1) 交战双方的军事指挥艺术差距不大;(2) 其他条件(比如地理地形)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双方军事艺术的发挥。

          • 家园 这个不能苛求后人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斗比后代频繁的多,很多实用的兵法经验都是战斗中积累出来的。但是您也低估了后人的智慧,春秋战国时期的兵法后人在实际中也有发挥和提高,比如骑兵这一独立兵种的使用,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很大的分量,但是在后来汉代和匈奴的作战中占据了很大的分量。您说的赤壁和彝陵等战役,尽管演义有夸大,但是如果胜利一方没有活用兵法,要将不利因素转变成有利因素也很难吧。孙吴兵法的原则很多是抽象的,要如何使用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 家园 这就是老祖宗留下的典籍的奇妙之处

              同样一本书,有的人读了之后明白了很多道理,添了许多本事,有的人就只能读成书呆子。

    • 家园 帮助孙膑逃出魏国的人是墨者禽华离
      • 家园 我很小的时候看过这个故事

        孙膑装疯了一段时间之后,

        有天晚上突然有人拍他肩膀。

        来人就是墨家的禽滑离。

        原来孙膑的冤屈已经传到墨家耳里,

        好打不平的禽滑离决定帮助他逃出魏国。

        孙膑刚开始还想继续装疯,

        可是禽滑离悄声地对他说:

        你的冤屈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是齐国派来的使团。

        后天离开魏国。你就跟我们的车一起走吧。

        说的孙膑眼泪都快下来了。

        到时候,孙膑真就跟着齐国使团的车走了。

        临走禽滑离让人穿着孙膑的脏衣服还招摇了几天。

        那个人找个机会把衣服扔在河边, 也跑了。

        庞涓让人找一下没有结果, 就只好假定瘸子淹死了。

      • 家园 这个我倒不清楚了 :)
    • 家园 路过

      路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