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引进装备,我们做过比台湾更蠢的事 -- 海权论者

共:💬38 🌺7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样的事情咱们肯定有过

      发展的道路无非就是两条,靠别人,或者靠自己。咱们20年前就在搞大飞机,当时欧洲也刚开始搞。后来咱们自己把自己耽误了20年,现在只能花上百亿欧元美军买别人的飞机。现在终于痛定思痛,继续了。

      • 家园 火炮是火炮

        运10是运10,这是两回事。运10下马是当时正确的选择。听着您“欧洲也刚开始搞”的说法我就想笑,您把英法那么多年的航空工业积累都无视了?英国的“彗星”客机50年代就出来了,英法联合研制的超音速协和客机1969年就试飞了。人家联合组建空客的时候是什么技术水平?我国连个斯贝都消化了20多年,还指望运10能投入商业运行?不说运10本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发动机来源问题,请问这与50年代水准的波音707相当的民航机要怎么在90年代立足?

        • 家园 运10的研发是20多年前的事情

          你说的对,搞工业发展是要讲究积累的。我不是要和你在这里讨论谁的工业水平高,我想说明的是我们明明在20多年就已经认识到了发展大飞机的重要性,但是后来却被迫停止下来了。如果说原因是你说的,当时运十的水平只相当于50年代的707(姑且不追究这个说法的可靠性)就单纯的把这个项目停下来。那么这个决定是荒谬可笑而且短视的。我想请问你,我们国家现在的航天技术和美国差多少?美国60年代送人上月球,我们还在刚开始绕月探测?难道我们就因为这个不搞太空科技了?刚好相反,国家在大力投资,迎头赶上?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是综合国力的体现,这种关键技术别人是不会转让的!

          你知道当初为什么我们停止运10,因为我们后来和麦道搞合作,希望人家拉我们一把。结果如何,被美国人玩了。关键是20年浪费了。

          我的意思是,希望我们不在走这样的老路,把这个项目能做出来。

          • 家园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

            大飞机应该发展,但不是像发展运10这样的民航客机。大型军用运输机算不算?远程轰炸机呢?

            发动机受制于人,机体结构存在问题,不可能拿到西方颁发的适航证,要面临新技术机型的市场竞争……运10要坚持搞下去才真是个错误,就算搞出来了,结局不可能比老红旗轿车光明。您拿航天类比,本身就是个错误,因为航天事业可不像民航市场那样,面临着激烈的商业竞争,而运10最终恰恰是要面对国内外市场的。

            我们要掌握的大型机关键技术,基本上都可以通过诸如发展远轰这类的军用大型机得到,而在轰6基础上的四发扩大型,可行性也更好,更适合中国当时的工业水平。当年停止远轰项目,集中力量改上大型民机,本身就是个决策失误。你见过哪个国家是还没造出大型军机,就先一步登天搞出了大型客机的?

            现在国家的大飞机工程,我也是主张一定要搞出军用机的,民机则需要量力而行,别又要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两头都落空。

            • 家园 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你说的发动机问题,空气动力学问题,都会在军用飞机上碰到。只有一个适航证的问题,军用飞机不会碰到。但是军用飞机会碰到更加严格的技术转让的审查,这是肯定的。

              民用机型的商业问题,只要机型有了zf一定会用各种资源来推广。就像zf在3G中国标准TD-SCDMA上一样。毕竟这是一块如此巨大的蛋糕,而且对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大的好处。

              • 家园 不一样

                难度完全不一样。运10尽管是借鉴了波音707和三叉戟,机体设计难度依然大于按照轰6放大来的远轰。实际上我国原先就是考虑利用放大轰6机体来研制民航机的,就像苏联的图104一样。远轰的发动机可以用涡扇6A(为歼9准备的,进度比后来打算装运10的涡扇8快),也可以用斯贝,如果四发不行的话,当时还准备了6发动机方案。结果被一条“缓办远轰,集中力量先搞708”就都给否定了。只能说当时的决策者太短视,没有能够预见到改装成巡航导弹载体的战略轰炸机在今日的威力。当年要是搞出远轰,那么今日的空中加油机和预警机就都有平台了。

                您说的这条“但是军用飞机会碰到更加严格的技术转让的审查”基本上就不能成立,战略轰炸机是国之利器,一开始设计时就不会打算能得到技术转让的,只会根据国内已经或即将掌握的技术。只有运10才会想着引进美国发动机,我就一直在想,就算运10当时不下马,89年以后被美国禁运了发动机怎么办?

                军用飞机不会也不用考虑市场问题,民航则不能不考虑。在90年代就已经拿到英国CAA和美国FAA适航证的运12,在市场上依然卖的不好是不是?也没见国内公司如何支持这一机型,倒是非洲兄弟们买了一些。

                • 家园 呵呵,似乎争论的话题有点跑了

                  从自主创新,到运10该不该上,呵呵。对于前者大家是有共识的,但是对于运10的历史,似乎老兄比较清楚。我看了篇程不时的文章,从他的角度讲了些运10研发历程。似乎93年已经在试飞,后来因为什么停止的708工程,毕竟从70年8月开始的历时近15年的工程不能说停就停吧?

    • 家园 此文颇多有挟土自重的味道。

      红旗61一研制就是20多年不能实用

      其实到了订购的时候都不能满足战术指标

      下订购目标完全是为了养研制机构

      当时说的很明白,就是为了保住研制机构

      从头到尾只订购了两套,其技术指标差的可怜

      搞出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巨大发射筒。

      76甲的双73,这上面说83年取得突破,结果到21世纪才列装,突破了近20年才完成?

    • 家园 还没是没钱给闹的?

      要是当年有现在的经济实力,中国的装备早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 家园 要是技术最后能归我们也行啊

      去买“米国已定型的东西”?买一大堆人家已经过时的东西?你在想什么呢?

    • 家园 写文章不要夹带私货。没有那么多买办。
    • 家园 舰炮可不是就那根炮管,简单说吧,当时咱军舰上的火炮都是啥家伙。

      61属于淘汰边缘产品,咋改也折腾不出花来,当年是没办法的办法。后来有机会引进响尾蛇海标枪,还浪费那钱干吗。

      真有那么多的选择?老美的标准在哪?咋不让咱引进?

      几个没捞着项目的人发发牢骚可以理解,当事说就没意思了。国家也没欠薪水,还要啥自行车。

      拿几门炮对比潜艇那事有点过,何况咱还是带技术地。咱买军火啥时亏过本,当冤大头。如果你还有啥例子咱再好好唠唠。

      • 家园 同意你。

        楼主的心态不好,虽然批评的也有道理。

        特别是说别人“买办”什么的,极其不负责。指责国家办过蠢事可以说,也可以讨论,但就事论事就算,不该转而攻击办事者买办之类的道德问题。

        技术上、判断上出了问题做了蠢事使国家吃了亏我觉得可以原谅,大不了撤换有能力的人替代办事者。但是如果你要联带把犯错者的道德问题也批斗了就实在不大讲理,而且说明批斗者自己本身思想也有问题。

        • 家园 知识问题

          楼主曾经在其他地方骂买办,结果一堆学霸上来给他解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