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龙门闲扯】闲来看闲书 -- 李禾平

共:💬22 🌺3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龙门闲扯】闲来看闲书

    事先申明,我这是闲扯,完全都是些个人的想法!

    打小就爱看小说,出国之后感到最不方便的就是看书不方便,幸好后来发现不少图书馆都有些中文小说,这多少解了些寂寞。

    记得最早办的是西敏寺的借书卡,西敏寺的好处是区里有好几个图书馆,于是我把这几个图书馆里对胃口的书都看了个遍。

    全本金瓶梅就是在西敏寺最大的图书馆里借到的,以前不是没有看过,但那是“供批判用”的洁本。当时真应该把这本书黑下来,因为我后来知道因为那图书馆当时对中文书没有价格评定,因此如果是丢了书的话,只要支付3个英镑的赔偿就成了,至今遗憾。

    汤姆.克兰西的系列,“追踪红十月号”、“红色风暴”、“黑色旋涡”、“克里姆林宫的红衣主教”,都是在图书馆里看到的,台湾出的翻译版,翻译的质量相当不错。

    “是的,首相”,也是在图书馆里借来看的,非常喜欢,等后来看了英文版的电视剧,才发现这本书的翻译实在是了不起,相当到位,相当好。

    倪匡的卫斯理系列看了不少,一开始还行,后来实在是受不了了,这人文采没的说,但是有点偏执了,看来老一辈的文人像流沙河这样的还真不少。当然,和流沙河比,倪匡勉强算是正常人。

    金庸的小说,古龙的小说,温瑞安的小说,在图书馆的这个阶段也看了不少,不仅是知新,而且温故。

    也买过书,“黄祸”、“中南海的牌局”,都是在唐人街的书店里买的。当时伦敦唐人街里有3家书店,分别是亲中、亲台和1家香港书局。这两本书都不便宜,好像都是18英镑一本。后来还买了本叶永烈的“王洪文传”,多少钱忘了。

    当然,香港的杂志买过不少,除了中文版“阁楼”以外(这些杂志后来全被个朋友拿走),买过不少争论性的杂志,名字就不提了,其中大部分现在好像还有出版。最初一看,确实对里面的内容很震惊,满足了不少我的好奇心,但是后来觉得这些杂志的水平基本就只能用两个字来评价:“垃圾”!

    后来有一段时间,对看书完全失去兴趣,主要原因是没有好的书看。不是没有好书,是我没有看到这些好书的渠道。

    幸好后来有了互联网,最初的一些中文文学网站,基本上都是纸体书的电子版。现在想想也挺佩服那些做网站的,因为这些书都是靠人工打字硬搬上网络的。

    再后来就有了原创小说,最早出名和看到的,居然是同性恋小说,印象比较深的是“北京故事”,后来也看过电影,感觉文学性相当不错。

    在此之间,由于看书的渠道多了,同时还看了纸体书的“白鹿原”和“废都”,这两本小说应该都是90年代中期的小说,“白鹿原”还可以,但是“废都”让人极其失望。在经济社会的冲击下,每个人都在迷茫,都在浮躁,看来连才子也写出这样极其没有水平的东西,有意思的是,“浮躁”也是贾先生写的。

    到了新世纪,看的书就多了。

    王朔的小说一直都是我说喜欢的,估计我看他最早的小说“空中小姐”和“浮出海面”的时候,还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浮出海面”是合著,另外一个作者是位女性,当年应该曾经见过此人,但是名字和人脸一直对不上号。“看上去很美”,我是看上去极其失望,江郎也有才尽的一天。

    苏童的小说,看过一些,人是很有才,但是他的小说一直得不到我的喜欢,余华也是一样,觉得他们的小说太阴,缺乏生气。对方方和池莉,这两位武汉女作家的小说,我是一直喜欢到现在,到现在还记得20多年前看方方的“风景”时的震惊:小说原来可以这么写,中国也有马尔科斯!

    刘震云和刘恒的小说,以前都是很喜欢,但是遗憾的是,最近10年好像也没有一本象样的文学作品能拿出来。

    想想80年代的那些才子才女,现在还真没有几个能坚持下来。我认识的几个,现在都不知道在写什么了。朱苏进好像还在写,有个清装电视剧应该就是他写的。

    忘了谁说的了,文人不能有钱,就得穷才能写出好东西。

    最近几年,对纸体书是越看越少,网络小说是越看越多。个人比较偏爱的是军事和侦探小说,最早是上铁血看,“夜色”和“我在黑暗中”是我个人认为写得最好的,可惜是后者被禁,不知何日可以出头。

    再后来就是看起点中文,实在是无聊的时候看,至少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小说“太监”了,什么是“种马”和“后宫”小说,虽然到现在还不太清楚这两者的区别。

    “鬼吹灯”不错,好像是山而王在河里推荐的,但是总体感觉,不如青林mm写的那个系列,这个要感谢小猪推荐了。

    起点还有“修真”小说,对我来说也是新名词。这一类的小说中,我喜欢“鬼股”与“神游”,这两部都是同一个作者,前一部已经写完,后一部还在连载。

    特种兵小说,是这几年流行的,漠北狼(我是特种兵)的“兵王”和“国之利刃”相当好看,可惜后者也是被禁。

    刘猛的“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算是开拓了军事小说的一个新的类型,非常煽情,但是煽得非常好。前几天看了一下他的新书“冰是睡着的水”,大跌眼镜,虽然用不少电影剧本的花样,但是无论是故事,还是写法,都是让人惨不忍睹,难道这位作者也是那类“一本书”的作者? “安全五处”(也是河里某位mm推荐的),要比刘猛的这本新书至少强上10倍,可惜就是更新太慢。

    现在很多写小说的新人,由于缺乏文学写作的基本训练,在故事性和文学性上不知道如何取舍。像我前几天推荐的小说“石油咽喉保卫战”,第一修改版的文学性非常好,但是第二修改版就一塌糊涂,真是让我费解。说到这里,再说刘猛,他也是科班出身,可是怎么就能写出两个水平截然不是一个档次的小说?

    很多作者能够驾驭故事,但是驾驭不了小说,更驾驭不了没有一个好故事的小说。

    现在国内的出版业很发达,但是好的小说书不说。最近几年,回国的次数多了,养成个习惯:每次都在要在机场的书店买几本小说,好在飞机上打发时间,不过到现在还没有遇到本值得我在下飞机的时候不扔掉的书。以前最爱的“当代”、“十月”等等,现在也不行了,好小说极少。反而是“收获”还好一点,不过以前我就不喜欢这个杂志,小资味太重。

    最后说说国外华人写的已经出版的小说。不过,也没的什么好说,因为自从在某年某月某日听了某位女作家朗诵的她已经出版的英文书之后,我已经彻底放弃了。

    (完)

    • 家园 花,英国的图书馆还能借到中文小说?俺当初在某国跑断了腿也

      找不到。是不是因为英国华人多呢

    • 家园 这边图书馆武侠倒是不少

      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全集都有,但我很少有看二遍的习惯。唯一在国内没找到的就是发现了一套王度庐的卧虎藏龙,网上一直找不到讲李慕白年轻时的那两本。再有就是看了一堆日本作品,阴阳师系列,甲贺忍法帖,柳生忍法帖什么的,导致目前对安倍晴明和柳生十兵卫很感兴趣。

    • 家园 推荐一套侦探小说

      加德纳探案集,只是不知道楼主能否找到

      作者是Erle Stanley Gardner,我看的是台湾周辛南翻译版,好看啊

      • 家园 哈,看过!

        梅森那个系列没有怎么看,都是看另外一个系列的,主角和胖老太婆开侦探社的那个。

        看的是台湾版,翻译得很有趣。

    • 家园 关于刘猛啊

      我倒觉得他一向就是那个样子吧。他自己说是导演科班出身,写的东西有分镜头的感觉,不过看多了也就差不多,特别是煽情部分,而且还有点自以为是了。

    • 家园 我很久都没有静心看书了

      只顾着给小子选择童话故事。

      倪匡写东西很天马行空,可惜文笔实在是太粗糙了,看得我比较难受。

      香港的李碧华是我比较喜欢的,可后来看到她对中国大陆人事的刻薄,我就有所保留了。霸王别姬写得好,但终究,少了一份气度,同样是写文革,写这么多人整来整去,比起陆文夫的美食家,还是少了一份宽容。不过不疯魔不成戏,入戏太深,才写的好。可是进了去出不来,不能说是功力不够,只能说每个作家的心态,经历决定了他们写作的心胸气度。同样的还有龙应台。

      本来也喜欢陈染王安忆,可后来看多了,又觉得不少上海作家写着写着,似乎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整个网络的写作很热闹,可惜有点儿集体浮躁,所以经常是开头很好看,后面越看越让人心浮气躁。评论的,催稿的,互砸的,粉丝团争风吃醋的,网络传送速度越快,人的耐心就越容易减少,气量就越容易变窄。

      曾经给晋江毒害过一阵子,很快就厌烦了。

      喜新厌旧如我,选择多了,看书的心态也就不够端正。这么久,只有一本书让我耐心地等阿等啊,可就是没有结局,那就是红猪的半部“庆熹纪事“

    • 家园 推荐一部你肯定不爱看的书——

      木融雪村《谁的新不曾柔软》

    • 家园 活,比老夏黑

      至少比老头敢想

      引用:全本金瓶梅就是在西敏寺最大的图书馆里借到的,以前不是没有看过,但那是“供批判用”的洁本。当时真应该把这本书黑下来,因为我后来知道因为那图书馆当时对中文书没有价格评定,因此如果是丢了书的话,只要支付3个英镑的赔偿就成了,至今遗憾。

      记得老头以前说过,他是从图书馆借出来复印了一本

    • 家园 花, 赌个球也这么麻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