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投资黑石的风险 -- MRandson

共:💬92 🌺19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说俺的错误认识

              俺之所以提这一问,是源于俺对央行的认识(很可能是错误的)。而这个错误认识没有被纠正之前,您的说明(十分感谢您的劳动)还是没有解决俺的疑问。

              出于朴素的理解,俺认为央行是人民币的管理者,而不占有这些人民币。具体说,就是央行只负责经济的发展符合预定的目标。手短包括货币政策。 也就是说央行利用发行货币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而并不在意发行的时候是赔是赚。 举个极端的例子,为了某个目标,央行收回大量的人民币并付之一炬。也就是您说的“央行负债”。但央行应该并不在意啊,只要实现了经济走势的目标就好了。

              再者,俺很好奇这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是怎么造的。比如,央行要发行100元钱,就印了一张百元钞放在金库里。这算是它的资产么?这100块是凭空产生的,不会改变央行的负债。会计恒等式还恒等吗?所有者权益凭空多了100?

              • 家园 关于央行的一些运作情况

                首先央行是不能随便印货币也不能随便烧货币的。央行的调节货币总量的手段主要有三条:公开市场操作、调节利息、规定准备金比率。

                以美联储为例子,美联储的资产(1993年底)包括:证券(美国政府及其机构政权和银行承兑票据)3445亿美圆、贴现贷款9亿美圆、黄金和特别提款权191亿美圆、硬币4亿美圆、待收现金帐目65亿美圆、其他资产382亿美圆。合计4093亿美圆。

                负债:联邦储备券(美钞)3439亿美圆、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存在央行)350亿美圆、美国财政部存款148亿美圆、外国和其他存款8亿美圆、待付现金项目55亿美圆、其他负债93亿美圆。合计4093亿美圆。

                数字我觉得有问题,可能是把十亿翻译成亿了。但是大致结构应该很清楚了。

                央行的货币发行,主要是国债造成的。财政部发行国债,央行为了保证货币流通的稳定就印刷货币,买入国债。一般情况下,都是借旧债还新债,所以央行资产中的债券和市面上的货币也就越来越多。

                这个过程是债务的货币化。央行货币增加与财政国债密不可分。

                中国特色是外汇占款占比例特别高。商业银行把外汇上缴央行,央行给商业银行对应的人民币。外汇成为央行的资产,也就是外汇储备。人民币成为央行的负债,在市面上流通。其他国家也有这样的事情,但是中国因为货币总量小,外汇储备多,这个问题特别突出。

                象你提到的央行印货币的问题,其实央行可以随便印,但是没有对应的资产以前,是印刷品不是货币。这样的货币,好象一个躯体,没有灵魂。这样的货币流同到市面上,属于无准备金发行,直接后果就是恶性通货膨胀。中国历史上元代的宝钞后来象废纸一样,就是这个原因。

                我这样解释,您看可以吗?

                • 家园 多谢多谢,昨天回来的迟了,没有及时献花

                  您说的 美联储的负债中有个项目是 联邦储备券(美钞)3439亿美圆,这个不就是cash吗? cash 怎么放在了负债里面?

                  特别提款权是不是就是欧元的前身?

                  请问有没有讲央行运作的书可介绍?

                  • 家园 美圆是美联储的债务,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债务啊

                    世界上最早没有央行。各个银行自己收入金块、银块,然后放贷。后来觉得贷金块、银块太不方便。各个银行就发行自己的钞票(比如中国的银票)。按照本银行的银票,可以到本银行提取对应的白银。

                    这就是纸币最早的雏形。

                    贵储户在本银行存入100万两的白银,本银行给贵储户100万两的银票,贵储户可以来本银行随时提取100万两白银。换句话说,本银行欠贵储户100万两白银。所以银票是本银行的负债啊。

                    如果这个储户把甲银行的银票存到乙银行,乙银行就有了甲银行100万两的银票,这100万两银票就成乙银行的资产。乙银行就可以给这个储户100万两乙银行的银票,这是乙银行的负债。乙银行可以到甲银行兑现100万两银票获得白银,也可以到年底一起结算,还可以把甲银行100万两银票直接当资产,一直缩在自己的金库里。

                    甲银行的银票,是甲银行的负债,是乙银行的资产。

                    大家习惯用银票以后,渐渐淡忘了白银,就觉得银票就是货币了。其实银票只是白银的影子。

                    后来,商业银行都喜欢多发行钞票,弄的钞票贬值。

                    于是有了央行,把发行银票的权力收贵央行。由国家直属金融机构负责发行钞票,其他银行都别乱发了。于是,其他银行不能再发行钞票了。

                    钞票就是银行的负债。所以,美圆就是美联储的负债啊。如果流入中国国内,被结汇以后,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啊。

                    您看我这么说,可以吗?

                    特别提款权的概念,也是一种债权,应该不止欧洲的特别提款权。这个我不是很清楚。

                    一般来说,您随便买一本货币金融学的书,其中都有介绍央行的部分。

                    • 家园 您这样说,我明白多了。又不明白了

                      您的白银和银票的例子,让我想起了“纸币是发钞行的负债”的道理。虽然现在美联储发行货币并没有相应的黄金准备,但不改变这个道理。 您看我说的对吗?

                      但是又有另外一个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还在的时候,美元和黄金挂钩,是黄金的影子。 但现在美元和黄金脱钩了,那么现在的美元是什么的影子? 美联储的信用的影子?

                      换句话说,布雷顿时代,“美元是美联储的负债”就很好理解,因为美联储有义务向美元持有者兑现黄金。但现在,没有这个义务了,这个负债关系就又有点难以理解了。

                      • 家园 现在的美圆是美国未来财政收(国债)的影子啊

                        多数国家央行的储备中,国债都站绝对多数。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子,也是社会未来总生产成果一部分的影子。

                        国家发行了国债,然后收税还国债。央行手里有国债,就是用未来的政府财政收入做货币的担保了。在宏观角度上,财政收入不是钞票,是物资和劳务。世界上最早的财政收入都是实物和劳务。比如中国的皇粮和徭役,有些地区还要交绢和棉。后来到明代为了方便,实行以银子代替实物,但是徭役仍然保留。政府把全社会未来一部分总产出抵押在央行,换取现金。于是国债就成了央行储备的多数。

                        所以,美国央行储备的TB是美国未来财政收入的影子,也是美国未来一部分总产出的影子。

                        政府不能发太多的国债,透支太严重,结果就是通货膨胀。有些国家的央行是从财政部里分裂出来的。因为如果央行和财政是一个部门的话,财政总有多发国债的冲动。分裂以后,央行不一定必须买国债,央行不买的话,过量发行的国债必然贬值,只能折价发行,这对财政是一个很好的约束。

                        随着每年经济增长,社会流通需要的货币量都略有上升。因为经济扩容了,这些货币量,一般不会再回到央行。如果用国债做担保的话,无形中就给财政一个很大的额度的额外收入。中国这些年经济增长强劲,对财政也是非常有利的事情。

      • 家园 这个投资过程咱俩都清楚

        这个公司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外汇储备获得比较高的收益。这样的投资,出了问题损失的是央行外汇储备。30亿只是一个开端,还有若干亿(估计两到三千亿)在后面。都按这个样子投的话,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风险怎么处理?这个公司的投资不是与央行没有关系.如果亏损了,还不上央行的债券了,会是什么情况?老弟也设想一下。具体到这个例子的话,只能是财政出钱把240个亿还了,类似国有四大的核销。中国国本怎么样不乱说,大幅度通货膨胀是真的。

        另外,代我问你家爱MM好。

    • 家园 这个好像不是这样的

      做企业贩子,就难免看打眼。一个企业收购过来,结果没有搞好的事情很常见。可以说,60%看对了,就是一本万利,60%看错了,就是倾家荡产。胜负就在一线间。

      我有个同事,他的上一份工,帮某银行旗下的一个基金编程,主管该基金的只有四个人,生意就是这种企业贩子,基本上就是,收购,包装,再出售。收购前的准备功夫极多,计算极复杂。他的编程就是涉及这些计算的。

      据他说,大约六成的交易是亏的,但是,四成赚的钱,足够填补亏损。

      我觉得,一般而言,稍微像样的基金,大概都是精于计算,胜算多过负算。至于路线问题,就不大好评论了,或许央行正如安兄以前说过的,黔驴技穷了。

      外加一句,这个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很久以前的沙特也遇到过这个问题,好像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那只不过是个小国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