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投资黑石的风险 -- MRandson

共:💬92 🌺19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投资黑石的风险

如果不了解黑石,不能理解我为什么反对用外汇储备收购黑石的股份。

首先讲黑石公司主业是干什么的。简单地说,是杠杆收购的企业贩子。通过杠杆收购把企业买进来,然后拆分、资产重组,经营一段,找机会买出去。杠杆收购的好处是用的资金少,风险就是大量的负债。如果不能有稳健的现金流,很可能出现经营困难。打个比方,这种公司的经营方式类似期货,容易一本万利,也容易倾家荡产。

黑石这些年能发展得快,除了“政治经济”的背景。主要原因是资本过剩,全球流动性大,资产价格高。贷款便宜,资产价格在不断上涨。美国的房地产、印度的企业都是在不断地上涨的,而利率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如果资本市场崩盘,全球收紧流动性,资产价格重新定价,而利率上涨,黑石可能在几个月之内从巨额盈利变成巨额亏损,并且以倒闭收场。此其一。

做企业贩子,就难免看打眼。一个企业收购过来,结果没有搞好的事情很常见。可以说,60%看对了,就是一本万利,60%看错了,就是倾家荡产。胜负就在一线间。此其二。

类似的工作,投行也在做,但是不是主业。黑石的主业是投行利润最高的部分,也是风险最大的部分。投行遇到类似的冲击,可以黑了南方有北方,好歹能生存。黑石这样的公司,基本做不到。

以上是黑石风险的部分,后面是与外汇储备有关的。

国有外汇储备入主黑石,四年之内不能出让股票。四年之中,究竟会发生多少事情,谁也预测不到。四年前美国刚开始入侵伊拉克,信心十足,谁能想到四年之中发生的这些事情?四年不能出让股票,此其三。

国家外汇储备入主黑石,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先例。假设,三项投资亏损和赢利的概率都是50%,A如果出现亏损或赢利,亏损或赢利额各占总资产的20%,B的亏损或赢利额各占40%,C的亏损占100%,赢利60%。稳健的投资者会选择A,激进的会选择B,国有资产代理人会选择C。对国有资产代理人来说,赢利可以分红,亏损只要承担很小的责任就是了。具体经营风险不好把握的情况下,国家一般是限制投资类型。原先外汇储备投资是最稳当的美国国库券,现在一下子放开到风险最大私人股本基金。有这样一个先例,所有的口子都开了,后患无穷。此其四。

国家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负债,一旦有什么闪失,必须财政买单。这部分钱就要变成通货膨胀的来源。国家对外汇储备的投资,类似个人的养老金投资,必须谨慎而稳健。用赢利的方式来衡量投资方式,极其不妥。金融产品赢利与风险是挂钩的。用赢利的方式来衡量,往往就要忽略风险。自然短期之内因为流动性过剩,可能有大量的浮赢,帐面效益不错。但是一旦有闪失,政治效应决不是能用帐面来衡量的。企业出现问题,倒闭就是,有法律解决。国家外汇储备出现问题,很可能以通货膨胀的方式收场。这是开了投资黑石这个先例的第二个潜在危害。此其五。

前三个风险如果发生,损失是30亿美圆的全部或部分。后两个危害,则后患无穷。

有这五点,我当然不赞成投资黑石。

通宝推:老树,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受教了
家园 这个好像不是这样的

做企业贩子,就难免看打眼。一个企业收购过来,结果没有搞好的事情很常见。可以说,60%看对了,就是一本万利,60%看错了,就是倾家荡产。胜负就在一线间。

我有个同事,他的上一份工,帮某银行旗下的一个基金编程,主管该基金的只有四个人,生意就是这种企业贩子,基本上就是,收购,包装,再出售。收购前的准备功夫极多,计算极复杂。他的编程就是涉及这些计算的。

据他说,大约六成的交易是亏的,但是,四成赚的钱,足够填补亏损。

我觉得,一般而言,稍微像样的基金,大概都是精于计算,胜算多过负算。至于路线问题,就不大好评论了,或许央行正如安兄以前说过的,黔驴技穷了。

外加一句,这个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很久以前的沙特也遇到过这个问题,好像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那只不过是个小国啊。

家园 neo装糊涂?入股黑石的根本不是央行的外汇储备,

而是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发行人民币债券而获取资金,向央行购入外汇进行投资。外汇投资公司以资产升值为目的,与央行没有关系。国家成立外汇投资公司的目的,对内是以发行债券收缩流动性,对外是分流不必要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不是越高越好,这个没有争议吧?至于到底要多少,当然是个可讨论的问题。但外汇管理公司的功能则很清楚,它只是把过多的那部分外汇储备削减掉拿去投资。你可以说外汇储备还不够高,那是可以讨论的宏观经济问题。你可以说投资private equity和私墓基金都是脑子进水,那是各人的风险偏好问题。你也可以说外汇投资公司投向金融产品不明智,应该投向资源,那时国家战略眼光问题。但你不能说外汇投资公司的亏损会伤及外汇储备的国本,因为那是技术错误。

家园 人算不如天算,许多东西是无法预期的

譬如战争,战前肯定要有详细的计划,甚至兵棋推演。但是真正打起来,谁有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打仗。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嘛。

家园 这个投资过程咱俩都清楚

这个公司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外汇储备获得比较高的收益。这样的投资,出了问题损失的是央行外汇储备。30亿只是一个开端,还有若干亿(估计两到三千亿)在后面。都按这个样子投的话,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风险怎么处理?这个公司的投资不是与央行没有关系.如果亏损了,还不上央行的债券了,会是什么情况?老弟也设想一下。具体到这个例子的话,只能是财政出钱把240个亿还了,类似国有四大的核销。中国国本怎么样不乱说,大幅度通货膨胀是真的。

另外,代我问你家爱MM好。

家园 咱们推演一下,看看这种投资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和会发生什么事情

假设央行原先有30亿美圆的外汇储备。那么央行原先把这30亿投入美国国库券,同时在国内发行240亿的人民币。30亿国库券是央行的资产,240亿人民币是负债。

现在央行把这30亿交给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给央行240亿的债券。值得注意的是,不是谁都能印债券给央行就可以获得央行的美圆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能这么做,一个潜在的条件是中央财政要承担全额风险。

这时候,央行的负债是240亿人民币,资产是240亿的资产。外汇投资公司资产是30亿各种投资,负债是240亿债券。

咱们都认可吧。

现在,如果这30亿损失掉了。最简单也最恶劣的情况,全损失了。

外汇投资公司资产是0,负债是240亿的债券。外汇投资公司资产是0的时候,它的债券价值多少钱?也是0。央行呢?240亿人民币的负债还在,资产呢?240亿的废纸。

这种时候,央行当然受影响。

这种时候,财政就要出来了。用财政收入,弥补这240亿的损失。这样,央行的资产和负债又平衡了。

中国财政可钉可铆,去年提取的机动财力,应付突发事件的是600亿。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必定是用长期国债代替现金给央行。所以央行的资产是240亿财政长期债券,负债是240亿人民币。

对财政来讲,这就是无形中多花了240亿。所以,结果必然是通货膨胀。

我这么推演,你觉得怎么样?

家园 俺不是很懂得这些知识。请教一下

俺以前以为资产负债表只是适用于企业的。原来央行也适用?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标示所有者权益。央行的资产负责表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央行也有所有者权益这一项?

之所以请教这些,是因为看您的帖子中间的言下之意好像是: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必须造平。因为您提出了财政弥补央行的损失。难道不可以就是损失了算了?

家园 沙特可是花旗的大股东,央行要是买点花旗的股票,估计分歧就没那么大
家园 是这样的

央行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权益,潜在的所有者权益就是中央财政啊。

在这个例子里面,为了简单起见,我没有提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

央行的30亿美圆,是从商业银行(比如国有四大)收上来的。收上来美圆,还给商业银行240亿人民币。这个时候,市面上就多了240亿人民币(不考虑货币乘数)。

国有外资公司,给央行债券,贷走30亿美圆。然后,央行就可以向商业银行发行债券,从商业银行收回240亿人民币。

如果国有外资管理公司出问题了,它的债券没价值了。它欠央行30亿美圆,央行就欠商业银行240亿的债务。而商业银行这240亿的债务又是欠储户的。储户当然不乐意了。

这个时候,央行、商业银行、储户,谁也不愿意承担损失。所以财政就必须出面,或者用财政收入,或者用国债抹平这个损失。用财政收入的话,就是财政支出减少240亿。用国债的话,就是增加240亿货币发行。手心手背的事情。

我这么解释,您看说清楚了吗?

家园 我原先也以为是投花旗、汇丰、通用之类。没想到投黑石

胆子真大。

家园 胆子忒大,且不符合常理

我国的外汇储备原本都是流向购买美国国债,国债是风险最小的投资,嫌收益低,那也该把储备投给风险次高一级的证券,一步步放开啊,现在倒好,要么不赚,要赚就赚最大的,储备是外国人寄存在我国的钱,迟早都是要兑换回去的,所以安全性看的很重,其次是流动性,国债,股票都可以随时在市场上出售,兑换成现钞,流动性甚佳,而投资黑石,一押就是4年。除非有我们看不到的内部信息,从公开的资料上看,这笔交易是不符合外汇储备投资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的基本原理的。

家园 没错,这就是我一直想说明的问题

如果不是有内部交易,就是在败家玩。

家园 说说俺的错误认识

俺之所以提这一问,是源于俺对央行的认识(很可能是错误的)。而这个错误认识没有被纠正之前,您的说明(十分感谢您的劳动)还是没有解决俺的疑问。

出于朴素的理解,俺认为央行是人民币的管理者,而不占有这些人民币。具体说,就是央行只负责经济的发展符合预定的目标。手短包括货币政策。 也就是说央行利用发行货币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而并不在意发行的时候是赔是赚。 举个极端的例子,为了某个目标,央行收回大量的人民币并付之一炬。也就是您说的“央行负债”。但央行应该并不在意啊,只要实现了经济走势的目标就好了。

再者,俺很好奇这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是怎么造的。比如,央行要发行100元钱,就印了一张百元钞放在金库里。这算是它的资产么?这100块是凭空产生的,不会改变央行的负债。会计恒等式还恒等吗?所有者权益凭空多了100?

家园 关于央行的一些运作情况

首先央行是不能随便印货币也不能随便烧货币的。央行的调节货币总量的手段主要有三条:公开市场操作、调节利息、规定准备金比率。

以美联储为例子,美联储的资产(1993年底)包括:证券(美国政府及其机构政权和银行承兑票据)3445亿美圆、贴现贷款9亿美圆、黄金和特别提款权191亿美圆、硬币4亿美圆、待收现金帐目65亿美圆、其他资产382亿美圆。合计4093亿美圆。

负债:联邦储备券(美钞)3439亿美圆、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存在央行)350亿美圆、美国财政部存款148亿美圆、外国和其他存款8亿美圆、待付现金项目55亿美圆、其他负债93亿美圆。合计4093亿美圆。

数字我觉得有问题,可能是把十亿翻译成亿了。但是大致结构应该很清楚了。

央行的货币发行,主要是国债造成的。财政部发行国债,央行为了保证货币流通的稳定就印刷货币,买入国债。一般情况下,都是借旧债还新债,所以央行资产中的债券和市面上的货币也就越来越多。

这个过程是债务的货币化。央行货币增加与财政国债密不可分。

中国特色是外汇占款占比例特别高。商业银行把外汇上缴央行,央行给商业银行对应的人民币。外汇成为央行的资产,也就是外汇储备。人民币成为央行的负债,在市面上流通。其他国家也有这样的事情,但是中国因为货币总量小,外汇储备多,这个问题特别突出。

象你提到的央行印货币的问题,其实央行可以随便印,但是没有对应的资产以前,是印刷品不是货币。这样的货币,好象一个躯体,没有灵魂。这样的货币流同到市面上,属于无准备金发行,直接后果就是恶性通货膨胀。中国历史上元代的宝钞后来象废纸一样,就是这个原因。

我这样解释,您看可以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