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金大姐的智力问题说起 -- 萨苏

共:💬66 🌺9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深有感触.

      到国外后不久, 就觉得看到的残障人士很多. 他们坐着电动轮椅在道路上四处走,坐公共汽车时司机要下来开专用的升降梯并帮他们上下车,花费不少时间. 当时觉得有点奇怪,因为那时在国内很少看到残障人士,偶然看到,旁边的人也会有点嫌弃地避开,觉得他们碍事. 最开始那段时间我疑惑国外的残障人士比例怎么比国内的高这么多,按说国外医学和科技要先进得多啊,怎么到处都看到身体残障和智力残障人士.

      后来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人们对残障人士很友好,没人大惊小怪,都把他们当作正常人士看待却又时时帮助他们开门、上楼梯;他们因为行动不便会经常耽误大家搭车、等电梯、排队的时间,但没人露出哪怕一点不耐,都在安静等待;他们在停车位、排队等事上有优先权...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所有的公共设施都一定会有方便残障人士的通道、电梯、卫生间等等,这些设施也让我后来推孩子出门时有了很大的方便。我还发现残障人士在就业、住房、上学等方面都有优先权。后来我对家人说不是这里的残障人士比例高,而是社会不歧视他们,并用立法保障他们的利益,让他们觉得和正常人没区别,不用象在国内那样只能呆在家里,当然经常能看到他们。

      我感动于那些对弱势群体(包括残障人士、孩子、妇女、老人等)的保护措施和强制执行。多年前我刚到国外时那些对我的触动和震撼远大于物质差距给我带来的感受,觉得这些小细节的周全才是社会先进的体现。国内这一两年提倡以人为本,对人的尊重和照顾已比过去要好一些,让人也觉得温暖不少。

      • 家园 西方在建设马路时,路边的人行道就有让轮椅上下的斜坡

        国内的人行道好像还是高高的垫起来,有斜坡也是让汽车走的,当然国内轮椅相对收入价格也高,还很少有残疾人富到用得起电轮椅。购物中心也有残疾人用的电动购物车,这些都极大方便的残疾人外出。很多残疾人用品国家都帮助购买,而国内东西比人力贵的多,更不要说国家帮助不过来,所以残疾人外出太多不便了,街上当然看见得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嗯 同感刚来德国的时候也有这个疑问

        德国公共汽车是有一个板可伸出,而且汽车会倾斜一定的角度(不知道提高多少汽车造价),这样板就可以和人行的路面形成一个坡度让残障人士上车。当时觉得老外想的真周到。有妈妈推着童车上车中门会专门打开,通常会有乘客帮忙来。各种主要的市政建筑都有残障人士通道,残障人士的专用厕所,为他们带来便利。而且残障儿童有专门的车接他们上课。国家人民是否富裕还是要多这些细节是否周到,老人是否生活幸福。

    • 家园 国内招残疾人的企业一样可以减免税。

        好象是残疾人超过30%就可以全免,甚至有让残疾人挂名来取得免税的。

        南京在文革前就有个专招残疾人的工厂,号称哑叭工厂。

        不过残疾人优先就业这条没做到。

        好象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高校就不能以残疾为理由拒招,唯一的条件是生活要能自理,这据说是邓朴方的功劳。

        现在规定新建的公共建筑都必须有残疾人通道,南京每个地铁车站都有残疾人专用电梯,我们新建的教学楼大门就有轮椅通道,不过除了我骑自行车外还没有车轮在上面走过,每层还有个残疾人专用厕所,不过因为没有残疾人来变成清洁工休息室。

    • 家园 这个制度好

      很值得中国借鉴。不要说中国人太多,就来不及考虑残疾人的就业,日本国够小的,人口也不少,不是一样有这些政策么?这些年,残疾人就是被边缘化了,明显的歧视他们,把他们的生活推给了各个家庭。萨老大是不是可以写一些这方面的文章到国内的平面媒体去宣传宣传啊。

    • 家园 中国人实在是太多了,正常人都没作到完全就业
    • 家园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吧

      我的朋友70年代的时候去加拿大的halifax参加教师经验交流会,会上遇过几个日本教师

      会上加拿大人说我们学校里有老师专门为残疾人设定辅导呀,还有特别学校给智障的人

      日本人说他们没有这些东西

      我朋友当时特惊讶的问道:你们日本人素质这么高呀,都没有disability

      日本人回到:他们不去上课就是了

      应该是日本经济发达后,社会保障才开始一步步建立吧

    • 家园 晕,原来如此
    • 家园 呵呵 老萨今天大爆发了.
    • 家园 也许中国人太多了

      我美国的导师是位残疾人,高位瘫痪,坐轮椅,只有两只手能动,也不灵活。但是学术做的相当好,美国科学院院士,本领域公认的泰斗。有时候私下想,他虽然残疾,但是还是运气好,生在了美国。否则以他的情况,在中国能不能读书都是一说。

      也许中国人真的太多了,大学选拔学生从来都是高门槛,对残疾人也就没什么必要照顾了。

      • 家园 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与社会的文明程度成正比。

        与富裕程度有关系?没关系?

        • 家园 对于大国而言,恐怕的确是这样。也许对于小国不适用

          比如瓦努阿图,基里巴斯之类

        • 家园 客观事实

          富裕国家做的好

          你说美国人比中国人思想崇高,我看未必。也就是资源够了,人人都有饭吃了,当然不排挤弱势了。

    • 家园 尊重生命

      这需要整个大环境的谅解与支持。首先要尊重生命的价值与生存、平等的权力。哈,我这么说,不久后就会有人骂我说日本人会尊重生命吗?

      在国内,现实的情况会不会有人反驳说,还有温饱的问题要先解决……

      • 家园 个人生命的价值和尊重在传统教育思路下是不被重视的

        因为要让位于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是被批判的,难道现在就不是吗?

        当年不是曾经因大学生救掏粪工牺牲而引发“是否值得”的讨论吗?

        也许人口众多的确是个影响因素,我们有太多的无名英雄,有太多默默无闻的好人,个人总是被一笔带过,被突出的是组织,是组织的领导人...

        我们有什么职业是被尊重的?什么岗位是被尊重的?被尊重的难道不是权力,被羡慕的难道不是利益;被学习过的那些人,如北京公交售票员李素丽等人,他们今天又在做什么?学习的结果就是少了一个爱岗敬业的好同事,多了一个不懂管理的领导,多了一个不懂政治的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

        这样的思路,怎么能让大家爱岗敬业?怎么会让年轻人不产生“一夜成名”的念头?

        在一个寻找被全面需求的时代,个人哪里有尊重可以获得,尊重是荣誉,不是道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