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浅析邓小平“黑猫白猫”论 -- 茶园农工

共:💬57 🌺10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偶人为

      发展使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是小品平同志说的

      对我触动最深的两句话。

      前者说明了方向,后者说明了方法,也就是攻略!

      10年前,就被发展是应道理着菊花折服。

    • 家园 一个政策要结合那个时代来看

      老邓最闪光的功绩可不只是这个,“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呢?您老也应该看到。

      老邓的错误是发展生产力的时候停掉了一些原创的基础项目,比如大飞机等等。但这些错误并不能掩盖他的功劳。

      您抱怨的并不是他让人“富”起来,而是抱怨的贫富悬殊的问题,但最关键的在于从改革之前那种死胡同中走出来,之后怎么样,应该是我们这一辈考虑的问题。

      说到贫富悬殊,您说的好像改革以后才悬殊了似的,实际上从民国到改革前,老百姓何尝有过真正的平等?打倒了皇帝民权还没真正建立,财富和权力就被军阀地主资本家买办所把持,建国后呢,被大大小小的干部们把持,改革后,至少大家还有点投机的机会了吧?

      • 家园 黑猫白猫论正是老邓理论的精华,世人这么看的,你不这么看当然可以。

        黑猫白猫论正是老邓理论的精华,世人这么看的,你不这么看当然可以。

        无庸置疑,“黑猫白猫”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最精华部分。这不是你我可以下结论的,这是全世界这么看的。美国人提起他,除了在他手里实现了美中邦交正常化(建立外交关系),就是猫论啦。而“猫论”有其精彩之处的,它让人们关注、重视猫的本领(功能),而不是猫的外形(色彩等)所代表的涵义。只是这种思维方式(哲学)背后是片面性,片面性(行而上学)是要去掉滴。

        邓当然是历史巨人,尽管他身体个子矮。但是他有他的历史局限,其中他对前人的随心所欲式否定(完全带有个人成见了),是损他声誉最甚的。

        关键词(Tags): #黑猫白猫论
        • 家园 看得角度不一样

          我看到邓公的理论精华是“发展才是硬道理”,黑猫白猫的说法不过是为了消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而且事实证明用阶级来区分人的能力本身就带有极大的缺憾。另外,我倒是不认为土改以后建立合作社有什么必要

          所谓“先富带动后富”的说法,这里有一个相对的概念,就是在一个社会里,总是有富人和穷人,不可能大家都是富人。而且富人和穷人是当时相对来说的,“后富”本身就以为着这些人在当时的社会里还是处于“穷”的一方。而现在的穷人生活水平本身就比以前的穷人要好出不知道多少,与以前的“富人”相比也不差,就是前些日子“黑砖窑”新闻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最底层人士的生活条件还要比某段运动中间的一些人的生活条件要好。“生存权是最基本人权”,中国的人权状况很明显有很大提高

          说到“错全是别人的”这种说法,我想邓公是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倒是某些一心否认伟大领袖有过错的人比较接近这个说法

        • 家园 我觉得猫论最重要的是回避意识形态问题

          在那个时代,意识形态毕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讲猫论,那么就需要先解决意识形态问题,然后再谈其他,就是先有理论后有实践,这样的话,恐怕经济改革根本不可能。

          这也就是邓的伟大之处。其实他又怎么会不知道一些口子放开了就收不住了?

          但是后来仍然讲猫论,就是胡闹了。这个是后人学得不好。

          猫论只是在那个特定的时期的产物。

          • 家园 Hand hand,窃以为邓最伟大的地方还在于解放思想

            猫论只不过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 家园 解放思想,黄金万两

              十几年前去老区金寨,靠近县城,公路对面的山上写着巨大的标语,解放思想,黄金万两...看起来深得邓思想的精髓

              问题是解放思想不等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上吧? 总还要有个党纪国法,觉悟再低点还有个道德底线吧?

              我斗胆把猫论在发展一点,不管白道黑道,能挣到钱就是正道,不管清官贪官,把领导伺候好就是好官,可以说得通吗?

              现在那么多严重的问题,根子都能追到那两只猫上.

              • 家园 照您的意思现在做事以前还要考虑下是姓社姓资?

                事实上,自“放卫星”“破四旧”以后,某些人的良心已经很难衡量了。浮夸风起后,我们可不可以问下:说真话的那些人都那里去了?溜须拍马吹牛欺上遍地的时代,道德底线都哪去了,被猫叼了?

                不管清官贪官,把领导伺候好就是好官

                这个在某些运动时期早就得到了体现,赖在猫身上?

    • 家园 有你这么算的吗?

        三家的收入只有粮食?分得的钱不算收入?

        自粮食统购统销后,农村的粮食也有限额,按人口分配,超过限额的要卖给国家。

        当年合作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消除贫富差距,而是为了防止土地并兼,八十年代后的分田到户与五十年代的分田并不一样。

      • 家园 在“生存最重要的物质条件”粮食上面,你看到的是“按劳分配”么?

        在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上,获得粮食是最重要的生存手段。

        对比,张三家以2.4%的资源贡献(土地),2.0%的劳动贡献(工分),获得4.0%的粮食。

        VS 李四家则以7.2%的资源贡献(土地),10.0%的劳动贡献(工分),获得6.0%的粮食。

        VS 刘二家则以1.2%的资源贡献(土地),2.0%的劳动贡献(工分),获得1.0%的粮食。

        不错,口粮也是要“钱”去买的,可是光是钱就能买到粮食么?更何况买不起口粮的,还可以“欠债”,这是什么“社会因素”(社会元素)?合作化当然不能、也不是为“消除贫富不均”而进行的,但是,它提供了一个“安全阀”,让贫富不至于扩大至解放前水平。

        不那样算?那该怎么算?我把钱已经算作收入了。我的看法,非但要那么算,还必须那么看问题,当时的实情(典型的缩影),就是如此。吃到了第三个馒头,说饱了,前两个已下肚的也是馒头啊,不是纸上画的,老邓说那是白吃了,“是浪费”,呵呵,好一个唯物主义理论家!

        关键词(Tags): #黑猫白猫论
        • 家园 对,你在前面是把钱作为收入了。

            但你后面的评论中提到钱了吗?全是按净得粮食算所得比例。

            人吃粮是有限的,分再多也只能吃这么多,多余的也只能卖掉。当然在那时只能卖给国家,集体卖了分钱与分粮后个人卖有多大区别。

            而且那时还有个重要问题:粮食从总体上不足,所以要统购统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