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也来聊聊N家新出的D3和D300,冰茶帮着参考参考 -- 定远麾下

共:💬58 🌺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也来聊聊N家新出的D3和D300,冰茶帮着参考参考

    因为上班没有抢到第一个发言,被图灵拔了头筹啊。等了很久的N家新机终于出来了,果然有全画幅的东东。我看了看,大致如下:

    D300

    有效像素 1,230 万, CMOS 感应器, 23.6 x 15.8 mm; 总像素: 1,310 万; Nikon DX 格式

    半专业机也用CMOS了,色彩饱和度上档次了,估计是准备让D2x退役了,幸好当时忍住了没出手。据说这是Nikon自己开发的,不知道比以前D1D2系列如何。

    感光度

    ISO 200 ~ 3200, 以 1/3、1/2 或 1 EV 步长调整, 低于 ISO 200时, 可以进行约为 0.3、0.5、0.7 或 1 EV(相当于 ISO 100)的调节; 高于 ISO 3200 时, 可以进行约 0.3、0.5、0.7 和 1 EV(相当于 ISO 6400 )的调节

    放弃125的感光度了,不知道调起来麻不麻烦

    高速连拍 [CH]

    这点好象比C家做的好

    [COLOR=red]自动曝光包围 曝光和/或闪光包围(2~9张, 增量为 1/3、1/2、2/3 或 1 EV)

    这在D200上就有了,拍大反差的景就方便了

    • 家园 是不是原来的aps的镜头都用不了了?

      这下升级的成本高太多了。

    • 家园 D3的ISO3200样片

      http://forums.dpreview.com/forums/read.asp?forum=1021&message=24564293

      really amazing!

    • 家园 关于这个CMOS

      D300的性能的确挺震撼的,搞的我也有些心动了,可怜我用的Minolta的7D,先凑合用着吧。

      D300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对焦,增加十字对焦点太有用了。除尘、更好的显示屏也很实用

      CMOS并不意味着更好的性能,传统上CCD更好。但是CANON执着的在CMOS上走下去,并且在某些方面做的更好。这一块CMOS应该是SONY的,据说进一步提高了集成度,降低了高ISO噪点,大大提高了连拍性能。

      D3的那一块,NIKON明确说了,是它自己设计的。Nikon和Sony在感光元件上有很大的合作。

      • 家园 N家的D1系列可一直是CMOS的

        D1系的CMOS在色彩饱和度上比D100的CCD好的可不是一丁半点的

        • 家园 可能因为是高端产品

          我没有用过,不过这不是CMOS的必然优势,可能还是因为是高端,所以会有所不同。你是不是笔误,D1系列都是CCD的。

          D2系列是CMOS的,主要为了提高速度。

          我觉得不能说是色彩饱和度更好,只能说色彩更好,比如更真实。而且这个比较主观。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越高色彩越纯,低则逐渐变灰,取0-100%的数值。

          所以饱和度只能说高低,谈不上好坏。

          Canon一直用的CMOS,优势在噪点,这还是因为Canon采用了特殊的技术,它的网站上有介绍。颜色谈不上更好。但是Canon新推出的机型的CMOS的宽容度似乎比SONY的CCD有优势。但是也可能和其他的方面有关,比如同样的CCD,Pentax的宽容度就比较差。

          • 家园 哎呀,糊涂了。花谢指正

            你说的对,D1系是CCD的,我糊涂了。

            饱和度一说是很久以前在大众摄影上看到的。不过D1x的色彩还原确实比D100强很多,D1x用了F100的机身,我又考古了一下,D1x用了一种叫Optimal Color Accuracy的技术。不过D1x的宽容度确实不太好,我的机器和别人的D70,D200测光有时候差几档。

            理论上讲,CMOS的噪点应该比CCD多。

            • 家园 这就是Canon的厉害之处了

              用CMOS实现较高的ISO,但依然成功地抑制了噪声。D300和D3的高ISO性能不知道,但此前Canon的高ISO性能一直是最好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